(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3.有损人体健康的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B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知道某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六、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
七、试卷难度
容易题(难度值0.7以上) 约80%(80分)
稍难题(难度值0.5~0.7 ) 约 10%(10分)
较难题(难度值0.3~0.5 ) 约10%(10分)
全卷难度值约0.80
八、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题题型比例
选择题(单选)约30%(约30分) 填空与简答 约30%(约30分)
实验与探究 约32%(约30分) 计算题 约10%(约10分)
九、试题示例
(一)容易题
1.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
是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使用能消除甲醛的空调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降解塑料
答案:C
2.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B. 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氧化钠固体由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答案:B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持续一段时间都只观察到导管口气泡冒出缓慢,进行原因分析,不成立的是( )
A.实验前过氧化氢已多量分解 B.反应容器中放入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太少
C 反应容器口未塞紧 D.生成的氧气大量溶解在水中
答案:D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
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答案:C
5.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的是 ( )
A.铁 B.钙 C. 碘 D.锌
答案:B
6.下列粒子由一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而形成的是( )
A.Na+ B. Cl C.S2― D.Ca2+
答案:C
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B
8.实验室有一瓶石灰水,为确定它是否变质,最终能得到结论的做法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答案:C
9.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4HF + SiO2 == SiF4↑+ 2H2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D
(二)稍难题
1.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
物质是 ( )
A.CaCl2 B.SiO2 C.Na2SO4 D.Fe2O3
答案:C
2.若是人体内的CO2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会造成人体血液的酸性(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先增强后减弱
答案:A
3.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等实验用品试验纯碱溶液的导电性
B.用洁厕精(主要成分是盐酸)来除去铁锈
C.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答案:C
4.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金黄相似,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使用化学试剂揭穿骗局,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镁溶液 C.盐酸 D.硝酸汞溶液
答案:B
5.小建同学在实验室称取15g NaOH固体并量取45g蒸馏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结果所配得的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大于25% ,原因可能是( )
A.所用的NaOH已潮解
B.NaOH固体的溶解度变大
C.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后倒入烧杯中有少量残留在纸上
D.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溅出
答案:D
6. 氯化钠(NaCl)具有广泛的用途。泉州盛产海盐,并进行氯碱化工生产。
(1)举例说明氯化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2)氯碱工业中,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氢氧化钠(NaOH),同时获得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在右图中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个交点,此交点的含义是 。
(4)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变化 (选填“很大”或“不大”),因此,采用 的方法从
海水中获得氯化钠;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则50℃时,每137g氯化钠
饱和溶液最多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g。
答案:
(1)调味品(或其它合理答案)
(2)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
(3)在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4)不大;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37;37
7.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水灾过后,为预防灾区发生瘟疫,常用0.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环境的表面消毒。对于20%的过氧乙酸溶液8Kg,请计算:
(1)含溶质过氧乙酸多少千克?
(2)可稀释成0.2%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千克?
答案:
(1)1.6 Kg
(2)800 Kg 。
8.初三化学实验考查中,老师准备了以下实验仪器装配气体发生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请回答:
a b c d
(1)请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c 。
(2)选择a、b、c、d等4种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所需药品的名称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上述气体,验满时,虽然实验操作正确但是一直观察不到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4)以下几个反应均能产生二氧化碳:点燃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NH4HCO3 NH3↑+ H2O+CO2↑
③CH4+2O2 2H2O+CO2
上述反应 (填序号)最适合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配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 (填标号)。
答案:
(1)酒精灯;铁架台;(2)O2(或氧气);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3)装置漏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4) ① b c d
(三)较难题
1.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其中存在的离子有Fe3+ 和Cl−。在含有Cl−的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生成白色AgCl沉淀,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氯化铁溶液的黄色不是Cl―引起的,设计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
A.观察氯化钠溶液的颜色,呈无色
B.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黑色
答案:D
2. 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Ⅰ.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
中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乙是 ,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 (填“能”或“不能”)。
Ⅱ.如果甲是某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含该元素的可溶性盐。
(4)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 (填写字母标号)。
A. 一定在氢前 B. 一定在氢后 C. 在氢前、氢后都有可能
(5)写出一个符合乙→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H2O + C高温===== CO + H2 置换反应
3. 小强同学发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有气泡冒出。激发了探究欲望,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所产生气体的成分及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的作用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老师提示:排水口洗净剂与水作用的生成物中有两种常见的气体。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木条燃烧得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
和 。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活动二]
老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样品,引导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无色溶液X中含有的一种溶质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对溶液X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2CO3 和NaHCO3的混合物。
资料摘要Ⅰ: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资料摘要Ⅱ: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资料摘要Ⅲ: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上述无色溶液X少量于试管中,至不再冒气泡为止,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X中含有
b.取步骤a中上层清液,滴加
无色溶液X中不含
综合上述两个探究实验的结果,同学们明确了上述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请你简述在排水口洗净剂与水接触产生气体的过程中,柠檬酸所起的相关作用: 。
答案:
探究活动一
CO2(或二氧化碳) O2(或氧气) CO2+Ca(OH)2==CaCO3↓+H2O
探究活动二
过氧化氢(或其它合理答案)
碳酸钠 (或Na2CO3)
无色酚酞试液(或其它合理答案)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或其它合理答案)
NaHCO3(或碳酸氢钠)
① 柠檬酸与碳酸钠(或过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