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浙江中考 - 绍兴中考 - 正文

2013绍兴中考社会思品政治答案发布

来源:3773中考网 2013-6-17 18:33:46
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社会·思品试卷

试卷  I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    、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 问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开局之旅。
A.德国    B.俄罗斯    C.美国    D.瑞士
2.2012年12月26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     全线开通运营。这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杭深高铁    D.京哈高铁
3.回眸历史,世界上火车和电力铁路最早出现在
A.英国  德国    B.英国  法国    C.法国  美国    D.德国美国
4.关于右图中①、②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上游的水力资源都丰富
B.两条河流下游都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C.①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②河发源于黄土高原
D.①河治理的重点是防洪,②河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
5.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选项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哈尼族——西藏——那达慕大会    B.蒙古族——广西——四季放牧
C.哈萨克族——宁夏——梯田文化    D.维吾尔族——新疆——绿洲农业
6.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该主题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②宋朝时党项族吸收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
③元朝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织技术传人松江    ④l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相互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8.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  明    D.隋元明
9.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
10.我国第l2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A.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B.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C.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D.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近代中国政体经历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转型。建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2.2013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
A.农业科技    B.三农工作    C.水利工程    D.现代农业
13.右图是l949年至l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某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15.下列古训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蕴涵的道理相一致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③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点击下载完整版试题及答案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