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对付苏联的威胁 D.提高欧洲的地位
18.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内在联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小明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B.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C.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19.“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政治自由和经济秩序的捍卫者,今天却似乎成了国际上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到处兴风作浪,挑起冲突。它要求全世界人民认可自己的想法,将另一些国家归入所谓的‘邪恶轴心’,并加以摧毁。”这句话说明了
A.霸权主义已经对世界造成危机 B.当今世界还处于两极格局形成
C.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
20.2011年7月2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1 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量首次超过发达国家。这最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世纪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C.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中已经处于不利地位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 )2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主要总 结了清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 )22.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土地改革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 )23.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未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是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 )24.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25.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 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 )26.“诺曼底登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告诉我们: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化解危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727年,清政府设 ,代表中央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为了管辖巴尔克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乾隆帝时设立 。
28.在近代化探索中,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9.“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是“发明大王” 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 的名言。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6分)30.材料一: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实行“仁政”。;法家强调用“判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雍正时,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出了“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是把“雍正”去“首”,要砍雍正的头。雍正大怒,把查嗣庭下狱。查死在狱中,还被戮尸示众,亲属和学生也被诛连。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联系材料一,秦始皇后来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采用了哪家学说作为执政指导思想?它给秦朝的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请概述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你认为思想文化专制与国家治理有何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
31.(6分) 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1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关注现在】
材料三 如右图: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材料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来源:学科网ZXXK]
(3)据材料三,说说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思考未来】
(5)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树立怎样的国际形象?(1分)
32.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就中日关系进行探究 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步骤一:收集资料
[来源:Z.xx.k.Com]
A B C
D E F
步骤二:分析探究
(1)以上六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但是图片顺序混乱,请你将这些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字母)(1 分)
(2)古代史上,日本师从我国,成为礼仪之邦,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1分)近代史上,日本求知于世界,图A 反映的事件最终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怎样变化?(1分)
(3)分析图片E,请写出中日两国在国际格局中所起的相同作用。(1分)
(4)图片F反映的是中日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的场景,请写出中日建交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