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意无锡市第一中学举办科技特色班的批复
无锡市第一中学:
你校《关于申请举办科技特色班的请示》(市一中〔2015〕10号)收悉。为鼓励四星级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经研究,同意你校举办科技特色班,请按科技特色班工作方案和市批准的招生计划组织实施。
希望你校切实围绕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科技特色班建设机制和人才培养路径,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规范工作程序,规范、公正做好招生工作,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水平,努力确保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
此复。
无锡市教育局
2015年6月2日
链接1:
无锡市第一中学2015年科技特色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二○一五年无锡市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精神,围绕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发展工作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优秀科技后备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受教育需求。
二、目的意义
遵循“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发展潜能”的原则,培养具有“基础实,素质全、潜力大、能力强”的优秀科技后备人才,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我校国际化学术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水平。
三、基础优势
(一)师资条件
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8人(数学学科5人,物理学科1人,生物学科2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0人(数学学科5人,物理学科3人,生物学科2人)、无锡市名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60余人。“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基地”是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我校还拥有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共5个名师工作室。
(二)课程设置
1、创新实验课程
我校2008年建成物理DIS实验室,利用数字化DIS系统对传统实验进行“再挖掘”,演示实验运用数字化实验有100个,学生分组实验有10个,同时开放数字化实验室用于学生课外自主课题研究活动;我校2012年建成化学数字化实验室,化学组秉承“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的理念研究化学实验,开发了20个原创性数字化实验;我校2012年建成生物数码互动实验室,将实验、探究与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紧密结合,探究实验创新思路,共设计31个数字化实验。
2、自主选修课程
我校每学期开设近40门自主选修课程,其中30%为科技类选修课程,“数学建模”、“大学普通物理实验研究”、“国际青年物理学家实验探究”、“魔术与化学”、“PASCAL程序设计”、“主题网站设计与制作”、“简易机器人制作”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3、科技活动课程
我校每年5月组织校园科技节活动,活动包括人文与科技演讲比赛、科技英语应用大赛、遥控航模表演、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比赛、定点空投比赛、无线电测向、晶体生长大赛、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大学先修课程
2014年我校成功申请到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全国试点中学和中国教育学会的CAP项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学术英语等多领域的大学先修课程,让他们了解部分大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式。
(三)设施设备
全校设置教室56个,每个教室都配有投影仪、视频展台及中控讲台等教学设备;校内建有覆盖全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含WIFI无线网络全校覆盖)、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构建了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我校建有独立的实验楼,理化生实验室按12:10:9配置,并配有准备室、仪器室、工作室、药品室、标本室等;特色实验室包括物理DIS实验室、大学普通物理实验室、生物数码互动实验室、通用技术实践教室和创新教室,各室设施先进、齐备,充分满足必修、选修课程开设要求。
(四)近五年学校获奖情况
2009年,在“尚德电力杯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无锡赛区选拔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一等奖;2010年,在第二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我校获省一等奖;2011年,我校被评为“无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7月,在首届研究性学习展评活动暨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JSYPT)中,我校获团体银奖;2014年7月,在第二届研究性学习展评活动暨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JSYPT)中,我校获团体铜奖。
(五)其他资源
我校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以及中科院的专家(大多为校友)不定期来校宣讲,讲座主题围绕科技创新,为学生提供了与大师对话、提高科学素养的广阔平台。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半导体物理学博士冯向光的《狭义相对论简介》、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博士曹瑾的《贝尔实验室和信息革命》、中科院空间技术专家蒋祖衍的《励志图强,勇于创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陆龙骅的《南北极探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叔平的《核电与辐射》等讲座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发展前景
结合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发挥学校传统科技教育优势,培养一批“基础实,素质全、潜力大、能力强”的优秀科技后备人才,并为科技后备人才进入知名高校提供科学素养的基础支撑。
五、推进策略
1、改革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模式
配备适切的师资,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科技教育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实施导师制,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培养,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2、精心设置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创新实验课程、自主选修课程、科技活动课程等课程设置,强化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在科技论文、实验探究、机器人项目、技术设计、科技发明制作等方面学有所成。
3、争取高校支持,加强校际合作
努力争取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持,在课程开发、项目研修、科学讲座、实验探究、先修课程、自主招生等方面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六、招生原则
制定《无锡市第一中学科技特色班招生方案》,全面考核学生,规范操作程序,根据考生的志愿和招录标准,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5年5月20日
链接2:
无锡市第一中学2015年科技特色班招生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更好地体现我校“身心和融、个性舒张”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多样发展,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优秀科技后备人才,根据《二○一五年无锡市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精神,我校2015年秋学期举办科技特色班,招生方案如下:
一、招生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2、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
二、招生对象和人数
无锡市区(不含锡山区、惠山区)范围内具有一定科技特长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共招收30人(伟长班)。
三、报考条件
1、初中阶段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学生;
2、初中阶段获得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市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
3、初中阶段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
4、初中阶段获得中小学生电脑作品竞赛市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
5、初中阶段获得物联网创意大赛暨电子技师认证活动市二等奖及以上学生;
6、初中阶段获得金钥匙科技竞赛市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
7、初中阶段无锡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市二等奖及以上学生;
8、具有科技特长和创新潜质,在信息技术等理科科目的学习方面有优势的学生。
四、报名办法
1、报名形式:学校推荐和考生自荐相结合。
2、报名时间:自方案批准之日起至6月6日,上午8:00~11:00,下午13:30~16:30。
3、报名地点:无锡市第一中学(无锡市运河东路98号)招生办公室。
4、报名要求:报名时请携带以下材料(报名材料除原件外不再退还,敬请谅解):
(1)《无锡市第一中学2015年科技特长生报名表》,请登录我校网站(http://www.wxyzedu.net)下载或到我校招生办公室领取并填写;
(2)户口本原件、复印件(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页);
(3)近期2寸免冠照片2张;
(4)有关科技特长方面的获奖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其他证明材料;
(5)初中成绩册复印件。
五、面试安排
1、面试项目:
科技方面的特长和潜质。
2、面试时间:
另行通知。
3、面试集中地点:
无锡市第一中学钱伟长楼报告厅。
4、面试组织:
学校科技特色班招生领导小组负责科技特长报名、面试和录取的组织和实施。
六、录取办法
1、面试结束后,按不超过1∶1.5的比例将面试合格考生名单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市教育考试院,经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在校园网上公示合格考生名单,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学校与考生签订诚信协议,并报送市教育局备案。
2、凡审查合格的考生必须在第一批次统招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参加全市统一中考,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分配生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七、科技特色班招生组织
我校建立科技特色班招生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小组,以保证科技特色班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1、无锡市第一中学2015年科技特色班招生领导小组
组长:陈江辉
成员:马彩红、华志远、赵 怡、冯 婷
2、无锡市第一中学2015年科技特色班招生纪检监察工作小组
组长:马彩红
组员:冯 婷、包晓红
3、无锡市第一中学2015年科技特色班招生工作小组
组长:华志远
组员:赵 怡、钱一千、许 锋、刘 军、郭晓明、杨效鹏
八、联系方式
学校招生联系电话:82804778(招办)、15161586373(刘老师)、15161587922(杨老师)
学校监督举报电话:82804729(包老师)
学校地址:无锡市运河东路98号
学校邮编:214031
未尽事宜,由无锡市第一中学科技特色班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无锡市第一中学
2015年5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