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无锡中考 - 正文

2012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2-6-21 13:54:08

2012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言简意赅(gāi)    矜(jīn)持    B.纷至踏(tà)来    龟(guī)裂
C.鳞次栉(zhì)比    恣睢(suī)    D.毛骨悚(sǒng)然  自诩(x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白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
  C.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
  D.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回头。
  C.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D.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同“又”。
4.根据与画线处语言结构一致、内容相连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句横线上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黄河在这里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  ▲  ;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A.溅珠落盘  B.马嘶虎吼    C.龙腾搅谷    D.激流飞湍
5.用数据反映生活是现代常用的手段,对下面文段中相关数据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世纪周刊》2011年报道全国自来水合格率只有50%左右,而有关部门公布的2011年我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为83%。同时,有关部门又承认2009年全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只有58%。不过,直至现在,人们仍不知道17%不合格自来水的生产厂家及自来水的不合格程度。
  A.新闻媒体关注民生,通过报道,对政府敲响警钟,提醒政府要不断改善自来水水质。
  B.我国自来水水质虽然近年不断提高,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C.我国自来水饮用很不安全,危及城乡居民健康。
  D.让百姓放心饮用自来水,为百姓健康负责,自来水生产厂家任重而道远。
6.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
  ③网友说:“人生无法重来,与其以后付出十倍的艰辛和努力,不如现在多学一点。”
  ④同友说:“学弟学妹要记住,读书学习的黄金时间轻易滑过后,剩下的只有遗憾和追悔。”
  A.利用年轻享受生活    B.遗憾何时能够弥补?
  C.学生时代恐难重现    D.珍惜青春留下精彩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谢之    谢:  ▲    ②监试者异之  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    ④以病去    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二)(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4分)
地球上的水
    ①尽管从太空中看过来地球大部分区域被美丽的蓝色海洋所覆盖,但实际上相对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算多。
    ②美国地质勘探局勘测结果显示,即使我们将每一片海、每一条河与每一个地下湖的水都聚集起来也只不过形成一个蓝色的小水泡挂在地球的旁边。这个水泡相对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仅约1384千米。
    ③地球上的水有98.5%存在于海洋中,还有3.5%存在于大气中的云、水蒸气和河流、湖泊、冰盖、冰谷与所有生物的体内。由此可知,地球表面绝大多数的水都是存在于海洋中的成水,而为我们人类(当然也包括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而提供的水却只是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
    ④总而言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不多的,人类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1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挂”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3.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四)(5分)
细品寂寞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又要耐得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耐得”常务实,“不甘”促飞跃。“不甘”须“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才能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住。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
    ③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埋头与抬头互辅。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14.请你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内容理解画线句的含义。(http://www.2exam.com/2分)
15.第②③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特点和作用。(3分)
(五)(14分)
丰收岭绿岛
梁衡
    ①从戈壁新城石河子出发,汽车像海船一样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我登上了一个叫丰收岭的地方。这已经到了有名的通古特大沙漠的边缘。举目望去,沙丘一个接着一个,黄浪滚滚,一直涌向天边。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只差一块墓碑了。”好一个死寂的海。再往前跨一步,大约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一刹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