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突然感到生命的宝贵,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
②我不由回过身来。只见沙枣、杨、榆、柳,筑起莽莽的林带。透过绿墙的缝隙,后面是方格的农田,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这大概就是丰收岭名字的由来。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这绿色在史前原始森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现在,这许多的绿树,连同她们的根须所紧抱着的泥沙,泥沙上覆盖着的荆棘、小草,已勇敢地深入到沙海中来,形成一个尖圆形的半岛。
③我沿半岛的边缘走着,想到最前面去看看那绿色和黄沙的搏斗。前面杨、榆、柳那类将帅之木已经没有,只派这些与风沙勇敢肉搏着的尖兵。她们是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一簇簇,一行行。要论个人容貌,她们并不秀气,也不水灵,干发红,叶发灰,而且稀疏的枝叶也不能尽遮脚下的黄沙。但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方圆几百亩,我抬头望去,一片朦胧的新绿,正是“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遥看近却无”。这绿雾虽是那样的淡,那样的薄,那样的柔,但却是一张神奇的网,她罩住了发狂的沙浪,冲破了这沉沉的死寂。
④我沿着人工栽植的灌木林走着,只见一排排的沙土已经跪伏在她们的脚下,看来这些沙子已被俘获多时,沙粒已经开始黏结,上面也有了稀疏的草,有了鸟和兔子的粪,已有了生命的踪迹。治沙站的同志告诉我,前两三年这脚下是流动的沙丘,我们引进这些沙生植物后,沙也就驯服多了。梭梭林前涌起的沙梁,虽将头身探起老高,像一匹嘶鸣的烈马,但还是跃不过树丛。那树踩着它的身子往上长,将绿的枝去抽它的背,用绿的叶去遮它的眼,连小草也敢“草假树威”,到它的头上去落籽生根。它终于认输了,气馁了,浑身被染绿了。治沙站的同志又转过身子,指着远处那些高大的防风绿墙说:“七八年前,连那些地方也是流沙肆虐之地。”
⑤我停下脚来重新打量着这个绿岛,她由南而北,尖尖地仲进沙漠中来,像一支绿色的箭,带着生命世界的信息,带着人们征服荒原的意志,来向这块土地下战表了。
⑥我在这座人工绿岛上散步,细想着。这里的绿不同于黄河上碧绿的水库,也不同于天山上冷绿的天池,那些绿的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生命的抽象,是未来的理想,而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
⑦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
16.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答: ▲
17.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
18.请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④自然段画线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思想。(4分)
答: ▲
19.第⑥自然段是作者对丰收岭的“绿”的评价和感悟,对此你怎样理解?(3分)
答: ▲
20.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②学而时习之, ▲ ?(《论语》)
③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⑦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 ▲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⑨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⑩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六)(10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在无锡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中国出现的“申遗热”成为热点文化话题。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己的历史,保护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但是,也要看到,地方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品牌效应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于是,许多城市不恰当地放大“申遗”的经济效益。有些地方的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建设、危房改造中被“乔装打扮”“改头换面”。也有些地方不惜投入巨资大兴土木,大造“假古董”和“假文物”,出现了仿古泛滥的现象。
请你对此发表评论。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二)(
http://www.2exam.com/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富人和一个旁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穿着,轻蔑地说:“这怎么就叫幸福?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世事无常,一把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间,富人沦为了乞丐。正当三伏,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碗清凉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确实,幸福就是现在。现在的幸福可能是干渴时的一碗清水,饥饿时的一块点心,苦闷时的一句安慰,危难时的一把帮扶……
请以“幸福就是现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现在”可以是“今天”,也可以是“昨日”“前天”等一个较近的时间段。
要求:
(1)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2)不少于600字。
2012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3分)B
2.(2分)C
3.(3分)B
4.(2分)A
5.(2分)C
6.(3分)D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7.(2分)A(因为)
8.(2分)C
9.(4分)①谢:道歉。②异:认为……奇特(奇异)。③窃:私下。④去:离职,离开。(每个1分)
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
和“为”)
(二)(4分)
11.(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三)(4分)
12.(2分)“挂”字形象地说明了水泡的小(1分),突出水资源的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1分)。
13.(2分)作比较、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强调了淡水资源的匮乏(1分)。
(四)(5分)
14.(2分)“耐得寂寞”才能有深厚的积累,而深厚的积累正是不甘寂寞,大有作为的基础(1分)。
而有了“不甘寂寞”才会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使“耐得寂寞”有真正的价值(1分)。
15.(3分)举例论证(1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名人并举,全面而典型地论证了本文的论
点,更具说服力(2分)。
(五)(14分)
16.(3分)用三个表否定的词语强调沙漠的荒凉(2分),为下文描写丰收岭的绿色做铺垫(1分)。
17.(4分)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沙枣等植物抗击风沙的姿态(1
分);气势磅礴地表现了绿色植物蓬勃顽强的生命力(2分),也给了作者勇气与鼓舞(1分)。
18.(4分)表现了作者对治沙成果由衷的自豪和兴奋(2分),也赞美了治沙站同志的辛勤劳作
和科学精神(2分)。
19.(3分)丰收岭的绿的生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1分),是由充满生命力的人和植物共同
创造的奇迹(1分),歌颂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旺盛(1分)。
(六)(10分)
20.(10分)
①君子好逑 ②不亦说乎
③老骥伏枥 ④非是藉秋风
⑤随风直到夜郎西 ⑥感时花溅泪
⑦谁家新燕啄春泥 ⑧自古逢秋悲寂寥
⑨留取丹心照汗青 ⑩听取蛙声一片(每条横线1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得6分;观点明确,论证较充分,条理较清楚,得4分;观点
不明确,论证不充分,条理不清楚,在2分(含2分)以下打分。
(二)(60分)
22.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标准 一类
60-55分 二类
54—48分 三类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