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福建中考 - 厦门中考 - 正文

2016厦门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试题试卷评析

来源:3773考试网 2016-5-22 19:13:09

2016中考思想品德特点

 

2016年厦门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鲜活的生活情境,深远的命题立意,突出的问题意识,强烈的责任担当,巧妙的问题设计,鲜明的价值取向。命题的定位更加强化价值引领和道德践行,既注重对近几年命题经验和范式的全面传承,又注重稳中有进、稳中求新的“扬弃”和“突破”。试卷集主干知识、生活化、艺术化、思想性、实践性、核心素养与重大时政热点为一体,让考生在广阔的思维天空中抒发情感、表达心声,是一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精神盛宴,促进考生全面发展并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起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试题定位:以“一点四面”为抓手,核心素养为基石,为考生打好人生底色,让考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向。试卷以“一点四面”即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依法治国、创新为主线,借助正能量的、有效的载体、路径,如童谣、全国最美中学生、央视晚会歌曲、生活镜头、图片或漫画等,构筑“打好人生底色”和“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防护工程,通过建立与学生心灵共鸣的情境,润泽考生心灵,哺育考生心田,涵养考生心境,真正让考生在读题、审题、答题过程中经受思想熏陶、得到精神滋养、促进生命成长。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中春风化雨、静待花开。


二、试题命制:注重核心素养,追求知行合一

1.立德树人,价值立意

试卷紧扣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如繁星处处熠熠生辉,真正落实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应有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特质和本色。

如:第11题“诚实守信,坚守良知”;第12题 “我还有大好的明天,我还想沐浴在阳光下呢,我不想死!”;第14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15题“家是温暖亲情的归宿”;第30题“理解是建立和谐融洽人际关系的基石。”、“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散发着思想的力量,熏陶考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阅读审题、精心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教育。

  

【典例】2016厦门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第30

 

30.阅读与感悟(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取材于六尺巷故事的歌曲《六尺巷》亮相2016年央视春晚后,掀起了一股探访热潮。人们希望,这段千古佳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永远传递,持续传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揭示的主题是什么?(1分)

2)谈谈你对材料一、二的感悟。(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结合材料,联系实际)

【命题立意】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六尺巷的故事与取材于六尺巷故事的《六尺巷》歌曲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以此为背景要求学生谈感悟,试题立意高,切入广,让学生在读题、解题中深刻认识理解与宽容的含义和源远流长,并由此化为今后自己的实际行动。

【试题品质】试题以六尺巷的故事与取材于六尺巷故事的《六尺巷》歌曲为背景要求学生揭示主题并谈体会,旨在考核学生对理解与宽容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理解,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并在理解中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它永远传承。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引领功能。

【教学导向】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以实际行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2.主干知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奠定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内涵知识能力素养。注重核心素养,强化核心能力,把课程思想精髓内化为考生核心素养,思想品德学科最具迁移性的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元认知知识中,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程序与策略建构的主干基础性知识是核心。如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基本社会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基本国情国策、当今世界发展现状与趋势等。

注重主干基础知识,实现学科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考察学生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学科命题考核的要求之一。试题考查的孝敬父母、理解与宽容、集体力量作用、自我调控,调整心态、诚实守信,坚守良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特征、在逆境中成长、学习方法、继承权、勤于追问与思考、敢于质疑和探索、勇于拼搏与实践、知识产权、做守法公民、人身权利、权利和义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教育与科技的作用、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均是学科主干基础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既关注学科的稳定性,也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对学科教学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实现的一个有效印证。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