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中考生物试题评析
生物试卷特点说明
在考查内容上,紧扣省考纲、市考试说明要求,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既突出重要概念考查,也重视对学生归纳比较、信息分析与提炼、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完整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在试题情境设计上,注重结合社会热点、生活情境,关注学科观点立意,关注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突出科学技术造福生活,发挥考试在学科育人方面的导向作用;在试题呈现方式上,注重呈现方式多样化,加强图表呈现的直观性。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发挥考试对初中生物教学正确的导向作用。首先,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其次,通过概念图、流程图、直方图等概念模型、数学模型,考查学生对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第三,通过阅读文字、阅读图表等非连续文本,考查理科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学生须在阅读、理解文图含义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回答问题。
2.重视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将社会新闻、本地资源等背景结合到试题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答题的积极性,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例如在第25题设计了“黄豆渣是否有利于茉莉花生长”生活化的情境,拉近试题与学生的距离;在第32题以厦大科研成果“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为背景,33题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鼓励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为背景,34题以筼筜湖生态修复为背景,从科学思路、方法和成果等不同角度,体现科学技术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导向正确的价值观。我国古代在养蚕、荞麦栽培以及《庄子·山木篇》对自然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观察,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意在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等。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本卷考查实验的分值达16分,考查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将课堂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试题分别从分析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等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突出学生对科学探究和概念建构的关系的理解,凸现科学探究在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4.突出生物学基本观点立意,突出学科育人价值。试卷在第15、16、17、22、29、30、35等考查学生对进化规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等生物学观点的认识,揭示生物自身、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的说来,本卷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例,多角度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渗透价值观和传统文化题材,进一步发挥考试在学科育人方面的导向作用。
第二,重视概念建构、理科阅读、实验探究等学科素养的考查,进一步体现试题的学科观点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