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山东中考 - 德州中考 - 正文

2014德州中考初中学业水平地理考试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4-2-27 19:52:35

    2014年德州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说明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地理考试说明.doc

(一)考试依据
  1.以国家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
  2.本届毕业生实际所用教材。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
  1.地球与地图
  (1)地球和地球仪
  ①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
  ②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以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2)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
  ①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如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②海陆变迁    .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说明: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
(2)气候
    ①天气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②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一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③主要气候类型
  ●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说明:
  ●“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是指电视等媒体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天气符号和天气。
    (3)居民
    ①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②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③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地区发展差异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5)认识区域
  ①认识大洲——亚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其相互关系。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亚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通过实例说明亚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②认识地区——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西部、极地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
置的特点。    、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主要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
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科学考察和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③认识国家——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巴西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和其他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说明:
    ●本单元通过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南、北及地区是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东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其内容必须涵盖本单元全部“标准”。就某一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
    3.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
    ①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②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①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②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过的土地政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说明:
“标准”没有面面俱到地列出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3)经济与文化
  ①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
要性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地域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实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说明:
    ●为了方便教学,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地域差异,这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应该注意,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地域划分,即使在同一单元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5)认识区域
   ①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
  ②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③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
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说明:
    ●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
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但所选择区域组合,必须涵盖本单元所有“标准”。
    ●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理解不同区域内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4.乡土地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说明:
●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试题形式和试题结构
    1.形式闭卷。笔答。满分50分。
    2.时间:共60分钟。
    3.内容与比例
    地球和地图    约10%
    世界地理    约40%
    中国地理    约40%
    乡土地理    约10%
    4.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20%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填表、绘图、读图、材料分析等)    约80%
    5.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为6:3:1
   (四)样题
德州市2013年学业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月6日至8日在海南博鳌(19031′N, 110018′E)隆重召开,主题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博鳌位于右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
2.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德州市昼短夜长
B.印度正值雨季
C.澳大利亚正值秋季      
  D.黑龙江进入主汛期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原料,并售出全部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全部资金、设备、技术及管理经验
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就无法生存        
 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4.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面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
B.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5.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6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A.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
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C.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
D.在新加坡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奇观
 201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5月13日-2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根据图文资料完成6~7题。
6.下面词组能集中体现该国特点的是
A.黄种人、红茶绿茶、泰姬陵        
B.黑种人、可可咖啡、金字塔
C.白种人、牛奶奶酪、凯旋门       
D.混血种人、飞饼烤鱼、雪砖冰屋
7.世乒赛期间巴黎的天气情况很可能是
  A.会有阴雨天气                B.气温日较差较大
 C.天气晴朗,气温偏高          D.每天午后会有暴雨
8.关于南极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范围一般是指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    
B.降水稀少,但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C.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到9月     
 D.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
9.有关下面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     
 B.乙国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C.丙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北、中、南三大地形区     
D.丁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造船工业中心是里约热内卢
10.读日本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有名的活火山
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该国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11.小林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云南省从2009年遭遇春夏连旱和2010年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又连续遭遇2011年雨季干旱、2012年的季节性干旱以及2013年冬春连旱。”你认为造成云南省连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较弱           B.东南季风较弱
C.西南季风较强           D.东南季风较强
12.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

年份 1990年
(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10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总数 11.6亿 12.95亿 13.7亿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人口压力得到根本缓解
 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13. 关于北京市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4.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 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 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15.第十二届全运会将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将在辽宁省举行,其中大连是主要分赛区。大连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A. 石油加工工业    B.机械工业      C.煤炭工业    D. 钢铁工业
16.下列关于太行山两侧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           
    B.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②是东北平原,以“黑土地”著称
    D.②是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甜菜
17.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18.图中区域①与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其突出优势表现在下列哪一方面
A.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B.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C.充足的电力供应  
D.便宜的农副产品
19.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B.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D.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加工—进口—出口”型经济
20.读山东省略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省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
B.近年来该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C.①京广线经过该省
D.夏季②城市比③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二、综合题(30分)
1.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
(2)若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冬季不能看到日出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__。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米。
(4)如果该河流上游植被遭到破坏,则可能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                                                 。(2分)
2.读“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6分)

 

 

 

(1)图中①是              海峡,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
(2)简述伊朗的地理位置。                                   。(2分)
(3)根据德黑兰气候图,描述德黑兰的气候特点。
                                                     。(2分)
(4)从德黑兰气候特征判断当地比较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 分)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基奎特、南非共和国总统祖马、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邀请,于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材料二  俄罗斯工业区图和非洲地形图

 

 

(1)图中 ①是      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是           (铁矿)。       
 (2)俄罗斯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在乌拉尔以东修建大型水电站,开发秋明油田和天然气田,铺设贝阿铁路等使东部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我国与俄罗斯有什么相似的经济战略?                                       。
(3)习主席出访的非洲三个国家都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本区的许多国家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B.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C.好望角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D.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是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
(4)刚果共和国地处刚果盆地,流经该国的刚果河水力资源丰富,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A省区的简称是         。
(2)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水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降水时间集中
B.联系长江南北的众多跨江桥梁影响泄洪
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
 (3)2012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018′N,1030E)发生7.0级地震,此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__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4)成都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经过昆明、贵阳、株洲到杭州旅游,他需要经过的铁路线依次为成昆线、贵昆线、_____ 、浙赣线。
(5)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你从气候方面简要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
(6)长江沿岸的钢铁厂较多,形成“钢铁走廊”的雏形,试分析①攀枝花、②上海宝山建立钢铁厂的有利条件分别是:                                                        
                                                   。(2分)
5.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 图中A             被誉为“塞外江南”。     
(2) 图中B代表的省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             ,被称为吐鲁番盆地的生命之泉。
(3)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l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达载三名航天员在卫星发射中心C          成功发射,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任务后安全返回。
(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线经过我国四大盆地的
          盆地。
(5) 由图中信息可见,甲乙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是什么?                
                                          。
(6)乙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请列举两种                。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D C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D A B B A B C

二、综合题(30分)
1.(5分)(1)自西南向东北  ( 向东北 )   (2)   乙村   (3)400    
(4)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加剧(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2.(6分)(1)霍尔木兹
(2)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处亚洲西部,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周围有阿富汗、土耳其、伊拉克等邻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3)全年降水较少(全年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温和,夏季气温较高(2分)
(4)畜牧业
3.(6分)(1)莫斯科       库尔斯克
(2)加速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3)ABD
(4)刚果河由高原流向盆地时落差大;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流量大。(2分)
4.(7分)(1)湘   (2)A    (3)印度洋   (4)湘黔线
    (5)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水热条件好(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分热量充足)
(6)攀钢建立的有利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宝钢建立的有利条件是消费市场广阔、临海交通便利(2分)
5.(6分)(1)河套平原      塔里木河   (2)酒泉  (3)柴达木盆地
(4)矿产资源丰富(地域辽阔)   (5)太阳能、地热能、风能(至少2种)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