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湖北中考 - 恩施中考 - 正文

2013恩施中考数学考试大纲试卷题型

来源:恩施州教科院 2013-4-7 20:33:14

 

  考试内容:

  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

  考试要求:

  (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了解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4)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5)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⒍ 尺规作图

  考试内容:

  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考试要求:

  (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⒎ 视图与投影

  考试内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视点、视角,盲区,投影.

  考试要求:

  (1)会画简单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示意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4)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线、莫比乌斯带).

  (5)知道物体阴影的形成,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光下,观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

  (6)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含义,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7)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图形与变换

  ⒈ 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考试内容:

  轴对称、平移、旋转.

  考试要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或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或平移、旋转)的性质及其相关性质.

(4)利用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⒉ 图形的相似

考试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图形的相似及性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图形的位似,锐角三角函数,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

  考试要求: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5)通过实例了解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6)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 tanA),知道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7)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坐标

  考试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试要求: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图形与证明

  ⒈ 了解证明的含义

  考试内容:

  定义、命题、逆命题、定理,定理的证明,反证法.

  考试要求:

  (1)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4)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6)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⒉ 掌握证明的依据

  考试内容:

  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考试要求:

  运用以上6基本事实作为证明命题的依据.

  ⒊ 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

  考试内容: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5)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干一点(外心).

  (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8)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考试要求:

  (1)会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上述命题.

  (2)会利用上述定理证明新的命题.

  (3)练习和考试中与证明有关的题目难度,应与上述所列的命题的论证难度相当.

  ⒋ 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统 计 与 概 率

    1.统计

  考试内容:

  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抽样,总体,个体,样本.

扇形统计图.
  加权平均数,数据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极差和方差.

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

样本估计总体,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总体的平均数、方差.

  统计与决策,数据信息,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2)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5)会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与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6)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8)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9)能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10)能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⒉ 概率

考试内容:

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实验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与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3)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 题 学 习

考试内容:

课题的提出、数学模型、问题解决.

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

考试要求:

(1)结合实际,会提出、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进而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3)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

 

.考试形式

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试卷题型与分值比例

1. 试卷包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作图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推证过程或按题目要求正确作图.应设计结合现实情境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杜绝人为编造的繁难计算题和证明题

2.内容分值比例

⑴数与代数45%   

⑵空间与图形35%

⑶统计与概率15%

⑷课题学习5%

3.难易程度

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易、中、难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试题整卷难度值为0.700.75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