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与高中招生信息技术操作考试实施细则
为了切实做好鄂尔多斯市2013年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信息技术操作考试(以下简称“信考”)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考试对象
全市参加2013年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的蒙、汉授初中毕业生。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19日,各旗区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每场考试用时20分钟,场次间隔10分钟。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为基础,考查信息技术初步知识、网络应用初步、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五个模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
四、考试形式与分值
每场考试的试题由计算机考试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全部通过上机操作完成。考试结束后,由考试系统自动评分。试卷满分为100分,按20%折算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五、组织实施
(一)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信息技术与实验操作考试办公室(简称“信实考办”),办公室设在市电教馆,负责全市信息技术与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各旗区要成立相应的“信实考办”,配合市“信实考办”做好考务及相关工作。全市九个旗区分别设为“信考”的九个考区,原则上凡有初中毕业生的学校均设考点,确有困难的学校可相对集中。各考点要配备“信考”所需的计算机机房,并确保运行良好。
(三)市“信实考办”组织四个考务组,在各考区的各考点组织考试。
六、考场编排及原则
(一)各考区的考场编排工作由旗区“信实考办”完成,采取与实验操作考试相同的考场编排方法,每个学校依据中考信实考号顺序从小到大每24人一组进行编排,只编排场次,不编排具体时间,按照机房计算机数量每场安排1到4组考生进行考试,一般情况上午安排8场下午安排9场考试(特殊考点灵活安排)。
(二)旗区“信实考办”备齐各类表格:考生对照单、信息技术操作考试准备情况检查验收表(见手册后面的样表)等。考生对照单,按信实考号顺序每12人1张,应有考生的照片、学校、姓名、信实考号和场次等信息。
七、考试环境与考点设置要求
(一)考试环境。每个考场为一个独立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不得有其他计算机接入本考场,不得接入互联网,并且不得安装电子教室,考场内要配备1台考试系统服务器,服务器主频P4 2.0GHz以上,内存不低于1G,硬盘安装完考试必备软件后应有2G自由空间,10/100Mb自适应网卡,配备刻录机、打印机、UPS电源,100Mb交换机,安装中文版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要求完全安装IIS服务)及Office 2003应用软件(包含Access数据库);学生机主频不低于赛扬1.5GHz,内存不少于512M, 10/100Mb自适应网卡,根据考试内容安装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统及完全安装Office 2003应用软件。服务器及学生机均安装IE6.0,不得使用其它版本的浏览器。
(二)各考点要根据机房条件设一至二个考场,一个考务办公室、一个待考室,并要有明显标志。
(三)每个考场要提供5套以上的备用计算机;备好打印机和打印纸用来记录学生成绩。
(四)考场内要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单独接入互联网或教育城域网与市电教馆监控室连通,视频监控设备由各旗区教育局负责安装调试,保证在考试期间正常使用。
八、考务安排
(一)考生在指定考点参加考试,使用信实考号登录考试系统。
(二)考试过程中,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统一印制的证徽。巡视人员和监考人员的证徽由市“信实考办”统一印制,其他考务人员的证徽由旗区“信实考办”统一印制。
(三)考务人员安排
1.各旗区“信实考办”组成人员:考区主任(兼“实考”)1名,由旗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担任(兼纪检员);考区副主任(兼“实考”)1名,由旗区电教站站长担任(兼纪检员),考点主任每个考点1名,由考点学校校长担任;监考由市“信实考办”选派;其他工作人员由学校安排:点名员(兼领考员)每考场1名,负责组织考生点名和分组后领入考场;保卫人员2名;医务人员1名;网络管理人员每考场1名,负责处理考试中软件和网络等技术性问题,维护网络安全畅通,考试期间在考务办公室待命,未经主监考同意不得进入考场。
2.考场考务人员安排如下:主监考1名,负责启动和结束每场考试,处理考场中出现的问题,填写考场记录,打印每场考试的考生成绩单,备份考生成绩;副监考1名,负责安排考生座位,核对考生照片,验证和公布注意事项,协助主监考完成各项工作。
(四)考场要划定警戒区,并设有明显标志。在距离考场5米处划出警戒线,除考生和考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所有考务人员必须佩戴证徽方能进入警戒区。考点门口要悬挂“鄂尔多斯市2013年中考信息技术与实验操作考试考点”的横幅;在校园内醒目处张贴《信息技术考试考生须知》。
(五)考点学校在临考前一周,将考试用机逐台进行检查(包括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网络等),学生机要去掉硬盘保护卡(还原卡),服务器和学生机要确保没有病毒且运行良好。考试用计算机检查调试完毕后至临考前不再做其他应用;安装考试必备软件后,不再安装其它任何软件。考前五天,旗区“信实考办”对考场及考试软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信息技术考试准备情况检查验收表,旗区要将检查验收表备案。
九、考试实施程序
(一)5月9日下午3:00召开市“信实考”考务会。
(二)5月10日上午8:00-12:00培训监考。
(三)5月11日早7:00各考务材料保管员领取题库、光盘和封套,8:00各考务组出发,按考务计划组织考试。
(四)5月11日开始考试。
1.时间安排:上午 8:00--12:00 下午 2:00--6:00
2.考前30分:各监考、考务人员佩带标志到考点办公室签到,等待考试。主监考领取半天的空白光盘、考场记录单和考场钥匙并办理交接手续。考生到达考点。
3.考前20分:主监考、副监考进入考场,将姓名和本场考试时间写在黑板指定位置(或打印张贴),启动考场内的所有计算机(包括备用机),主监考启动考试软件服务器端,副监考将考生端进入到登录界面。
点名员、领考员持该半天考试考生报考花名册和考生对照单到达点名处组织考生。要求考生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存放在待考室,点名员进行点名并将考生按照考场数和考场人数进行分组,考生分组后按信实考号顺序(小号在前大号在后)排队,各考场领考员带领本组考生进入待考室,在开考前5分钟领考员持该组考生报名花名册和考生对照单将考生领到考场门口,将考生报名花名册和考生对照单交主监考后,主监考安排考生按顺序就坐。
4.考前5分:主监考要求考生在登录界面规定地方输入信实考号,副监考核对考生的信实考号是否输入正确。
5.考试开始:主监考启动考试,宣布考试开始,不得对考生的答题作任何提示。对考生就计算机故障提出的询问,应予立即当众解决,解决不了的安排考生到备用机续考。如确因设备故障不能续考的,安排到该半天的最后一场补考,主监考应在考场记录单和考生成绩单上注明。考试期间,主监考有权制止与考试无关的人员进入考场,发现考生有违纪、舞弊行为时,应将情况如实记录。
副监考仔细核对考生本人和准考证上的照片是否相符,若有不符,立即查明并予以处理。不得对考生操作过程进行指导与暗示。
点名员和领考员在第一场考生进入考场时,立即组织下一场考生进入待考室。
6.考试时间终了,由考试系统自动强制交卷,考试时间终了前,考生可自主交卷。每场考试结束后,主监考导出考生成绩,填写考场记录单,记录考生缺考、违纪等情况,副监考组织考生退场。每两场考试之间时间间隔为10分钟,主监考、副监考及时做好下一场考试的准备工作,尤其要将学生机进入到登录界面。
7.考试操作过程严禁考生使用U盘和光驱。考生遇到计算机死机或其他故障无法继续答题时,应向监考人员举手示意,及时更换备用机续考,考生已经做答的试题有效。若因设备故障不能续考的,在该半天的最后一场安排补考,补考考生重新抽题。迟到的考生可以参加本场考试,但不得延时和补考。
8.每半天考试全部结束:主监考打印考生成绩单,将考试备份文件以CD-R格式备份在光盘上(要求使用优质光盘2份),由主、副监考检查无误后在每页成绩单上签字,与存有成绩的光盘一同装入信息技术操作考试数据封套,经考点主任清点无误后密封、加盖骑缝章并签字后交试卷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保管员清点密封装并妥善保管。每一考务组考试结束后,试卷保管员将装有成绩单、备份数据光盘和考场记录单的信息技术操作考试数据封套交回市“信实考办”。
9.考试全部结束:保管员将考生成绩数据交市“信实考”办。
10.成绩评定。信息技术考试结果自动记录在计算机内,由计算机考试系统自动阅卷、评定成绩、记录考试结果。
十、考试巡视
市教育局中考领导小组在考试期间向各考区派出巡视人员,负责检查“信考”的实施情况。
十一、考务人员培训
(一)“信考”前市“信实考办”统一组织考务人员进行培训。
(二)监考教师要熟练掌握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十二、其他事项
(一)各旗区要认真检查考点学校考试环境及工作准备情况,并于考试两周前,将本旗区考场准备情况上报市“信实考办”,并提前一周向当地供电部门提交保电申请。
(二)各考点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考场的安全保卫工作,认真排查各种事故隐患,积极做好防盗、防火、防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