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虽已大头落地,但一份2014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提前批次特长生录取清单还是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与争论。关注的核心集中在两个方面:特长生分数线极高,是不是会让学校变相“择优”?特长生分数线极低,是不是会让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了“走捷径”的机会?此外,特长生进入高中后,是否应该继续坚持特长发展,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录取情况特长生分数线引来关注
2014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提前批次特长生录取最低分日前公布,尤其是合肥一中、六中、八中的特长生录取最低分,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
在这份录取最低分清单中,合肥一中特长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甚至高出一中、六中、八中三校联招统招线很多。今年三校联招的统招线为736分,而一中科技类特长生录取最低分是745分,篮球类特长生录取最低分是751分,西洋乐类特长生录取最低分是758分,均超过了统招线。今年中考第一名成绩是776分,参加了一中西洋乐特长生招生,在提前批次被录取。合肥八中今年民乐类特长生录取最低分正好是736分,与统招线持平。
这份清单还透露出另一个细节:不少特长生分数非常低,也被顺利录取了。今年合肥六中田径类特长生最低分只有605分,合肥八中乒乓球特长生最低分只有589分。三校联招统招线为736分,指标到校生最低分为统招线下40分即696分,这两名被录取的学生距离指标到校分数线还分别差91分和107分。
这些被录取的特长生,是不需要参加摇号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少数高分段考生想要择校,就选择特长生招生这条路?”一位省示范高中老师程琳(化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此一来就让高分段考生集中到某一所学校去了。“当然,这不是学校主动‘掐尖’,而是考生和家长主动‘择优’,但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而对于分数极低的考生,通过特长生招生这条路,也顺利进入了六中和八中,特长生俨然成了一条捷径。
未来发展很多特长生放弃了“特长”
合肥市中考特长生目前主要包括三大类:体育类、科技类和艺术类。这些学生以特长生身份入校后,在特长方面是否继续受到了良好的指导,继续依靠特长进入理想的大学呢?
高考录取正在进行,合肥六中三年前招收的那批特长生,不少人依靠特长实现了大学梦。2011年以特长生身份进入合肥六中的朱正博,今年被武汉大学以高水平运动员的形式录取。之所以能被武汉大学相中,是因为他出色的运动成绩,曾在去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男子标枪第四名。据悉,合肥六中今年毕业生中共有13名体育特长生获得了一级、二级运动员证书,被顺利录取,录取的院校除武汉大学外,还有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名校。2011年进入六中的郁绍铭,由于短跑成绩出色,去年还在高二时就被同济大学提前录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上,六中高一年级体育特长生代润泽获得了男子单打和双打两块金牌,这一成绩足以让他以后顺利申请名牌大学。
尽管六中体育特长生依靠特长的升学成绩非常不错,但仍有一大批特长生进校后走的是普通高考之路。记者查阅发现,2011年六中体育特长生计划招收39人,如今只有13人凭借体育特长进入大学,只占1/3。据了解,目前像合肥二中的美术特长生,合肥三中的体育舞蹈、播音主持特长生等,未来高考升学也主要是奔着相关的艺体类专业去的。而有些学校的特长生入校后,在学习上则跟普通录取的学生几乎没有差异,高考也放弃了艺体特长,而是参加普通高考。
合肥六中体育特长生1/3依靠特长来升学的比例,已经是极高的了。某省示范高中相关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我们的特长生并不以特长为升学目的,主要还是参加高考。所以特长生入校后,在分班上跟普通学生一样,日常学习也几乎没有差别。
争论1
“绿色通道”VS开放包容
今年中招关于特长生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分数门槛降低到普高线。只要考生在特长生专业测试中拿到合格证,中考成绩达到普高线562分就有机会被录取。这让不少考分不高的考生得以顺利进入一些省示范高中,包括六中和八中这样的名校。
有不少家长就提出:这样的政策对非特长生是否公平?一个考生如果没有特长,即使考到695分(比指标到校分数线696分低1分),也进不了八中,而乒乓球特长生589分就能被八中录取,这是不是变相的“绿色通道”?
针对这一现象,某省示范高中老师则持相反观点,特长生招生就是给身有特长的学生一个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乒乓球特长生能以589分进入八中,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包容性,允许个性发展。而且特长生报名是没有限制的,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报考,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也许特长生招生需要更加完善的操作方法,但这个政策本身是好的,不能因噎废食。”
争论2
增加负担VS提升素质
想要报考中招特长生,是有门槛限制的。比如今年一中、六中、八中音乐类特长生就要求考生须取得专业音乐考级机构颁发的器乐六级(含六级)以上证书,或初中阶段在县区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艺术比赛、展演活动中个人项目获县区一等奖等奖项。
对此一些人提出:“在这样的特长生政策下,逼得孩子参加各种考级,这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尤其是暑期的各种培训班,学生都爆满。”一位省示范高中负责人表示,但这其实是家长对考试升学追求的误解,特长生是针对有兴趣有特长的考生,如果家长只为升学让孩子去学特长,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不能单纯为了升学就跟风,但现在这种跟风却很严重。”
还有一位高中学校负责人打趣说:“如果孩子假期不去学琴棋书画,你以为他们就能在家玩了?家长肯定给他们报了各类学习辅导班。与其让他们天天学语数外,倒不如让他们多学点艺体特长,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争论3
坚持特长VS顺其自然
一些特长生进入高中后,并没有继续坚持特长之路,一技之长似乎只是他们进入名校的一块“敲门砖”。对中招特长生要不要坚持特长培养方向,这也是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人提出,如果特长生进入高中后,与普通学生没有差异,就背离了特长生招生的初衷,还不如取消算了。
采访中,不少省示范高中老师们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这是他们先前努力学习的结果,因特长被录取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回报。”一位高中负责人说,但并不能强求他们进入高中后,还必须走特长之路。如果他们愿意选择特长之路,学校可以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如果他们放弃特长,想参加普通高考,学校也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强求。
这位老师还认为,即使特长生没有走特长之路,这些技艺也并不会荒废。“比如一个孩子学习钢琴,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这对他将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很有益的,不能狭隘地认为,音乐特长生不考音乐学院此前的学习就白费了”。
当事人说真正喜欢才能坚持下去
那些进入高中后,仍然继续坚持特长梦想,并最终开花结果的学生,对特长学习有怎样的体会?
今年合肥一中的梁泽宇全市第一个拿到录取通知书,因为他提前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也是全省仅有的7个保送生之一。之所以能被保送,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对信息学的坚持。
三年前,梁泽宇是以科技类信息学特长生身份被合肥一中录取。入学后,梁泽宇没有放弃对信息学的热爱,课余时间一直在钻研。一开始还有不少同学跟他一起钻研,但随着时间推移,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但梁泽宇依然在坚持。
“真的要非常喜欢信息学,你才能坚持下去。”梁泽宇说。准备竞赛时,经常要在机房一坐就是一天,有时整个机房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寂寞可想而知,但他坚持了下来。最终在第3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力挫群雄获得全国金牌,并以优异成绩同时入选国家集训队。同时,由于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清华大学的青睐,现场就被预录取。
合肥六中今年被武汉大学录取的朱正博也是如此,对体育一直都非常热爱,作为体育特长生被六中录取后,一直坚持训练。不久,他还要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这次跟高考录取无关,他只想去争夺奖牌,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4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特长生录取情况
招生学校招生类型 最低分 合肥一中 棋类727 科技类745 篮球751 武术700 西洋乐758 合肥二中 美术类562 音乐类601 合肥三中 篮球567 体育舞蹈562 手球566 击剑577 播音主持568 合肥五中排球588 合肥六中 游泳677 排球688 田径605 声乐 706 科技类 654 合肥七中 棋类573 游泳673 科技类642 合肥八中 武术类703 羽毛球699 健美操703 田径608 乒乓球589 民乐736 科技类722 合肥九中 射击663 乒乓球680 机器人612 合肥十中 田径566 篮球578 合肥十一中 体育舞蹈607 田径574 合肥三十二中 排球564 合肥一六八中学 科技类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