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诸多考题涉及社会热点
“经过14年的建设,黄河风情线独具特色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兰州玫瑰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游人鳞次栉比。”“兰州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这三句话分别出现在语文试卷单项选择题——选出词语使用不当的两道题目的选项中。近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持续热播,中考题目也把这部分内容加了进去,让对节目里的语言顺序进行先后排序。这些题目让考生第一眼看上去,可能会不至于太紧张,有助于缓解考试压力。
兰州五中一线教师鲁银燕也这样认为,通读整份试卷后,她的第一感觉是,“死读书的学生考试越来越没优势,而会读书,眼界宽,了解社会热点的学生很容易拿到分。”今年的阅读题目是《向日葵》和《皮影戏》。尤其是后者考察的题目是:“文中介绍了‘皮影戏’哪几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考生要读得懂文中的讯息,从而掌握阅读的主线。
分值所占比重最大的作文是考察学生语文功底的“重头戏”,但在点评作文时,鲁老师却提到了“困惑,痛心”等词语,这也是她在教学工作中的真实感受。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鲁老师认为,现在的初中生文学功底令人担忧,一次她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说出自己的偶像时,许多学生回答的是“黄继光、邱少云”,但对现在社会各领域的突出贡献者却知之不多。鲁老师说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太少,甚至脱离生活,只活在“过去”或只在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里。对于许多同学,如果审题过于粗糙,作文丢分最多的不是没写好,而是审题时没掌握核心就贸然动笔,导致写了半天不知所云。因此,这些现象都造成学生在写作文时生硬,缺乏感情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