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模拟题答案 - 历史 - 正文

2013龙东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中考 2013-5-9 13:45:56

龙东地区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样题)
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核分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2012年3月24日上午,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景区举行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今年拜祖大典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此举是因为黄帝(   )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编制了乐谱
2.我们现在倡导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古代社会,哪位思想家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3.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写过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幅对联称颂的是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刘铭传       D.俞大猷
4.世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先河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希腊
5.右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6.下面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人物是(   )

 


 
A                  B                 C              D
7.曹操曾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   )
① 官渡之战        ② 巨鹿之战        ③ 赤壁之战        ④ 淝水之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小明正在阅读一部名作,这部作品广泛触及了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和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据此可判断他在阅读(    )
  A.《红楼梦》     B.《清明上河图》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9.近代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新中国成立
10.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C.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D.网络技术的发展
11.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稳定了本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拥有这些伟大业绩的人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
12.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创建。抗战胜利后,体现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事件是(   )
A.挺进大别山        B.重庆谈判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3.右图为著名油画《井冈山会师》,这幅油画中间握手的两位历史人物是(    )
A.毛泽东、朱德
B.朱德、陈毅
C.陈毅、林彪
D.毛泽东、林彪
14.1949年4月23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   )
A.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B.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
C.统治了二十二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一五计划”    D.新文化运动
16.“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火,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
A.合作社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的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直接实行“三通”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8.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它不包括(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和平与发展
20.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二、组合列举题(21题3分,22题4分,共7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文化典籍(3分)
(1)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2)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细地介绍西方的著作是:
(3)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4分)
(1)中国近代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
(2)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3)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汉元帝时在军事上大败匈奴,实现了西汉军事上的大一统。
错误:                       改正:                 
(2)1919 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错误:                       改正:                 
(3)《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误:                       改正: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路线。
错误: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24题6分,25题6分,26题8分,27题5分,共25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奕䜣       图二 康有为     图三 孙中山     图四 陈独秀
(1)图一中的人物掀起一场什么运动?(1分)

(2)图二中的人物为摆脱列强瓜分中国的灾祸进行了什么改革?(1分)

(3)图三中的人物领导了什么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今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多少周年(2分)

(4)图四中的人物创办了什么刊物?以这一刊物为阵地,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 某军军歌
材料二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 美国将军克拉克
请回答: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 “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1分)

(3)上述部队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举二例)?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3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A火车机车    B汽车       C电灯泡
图A                   图B                     图c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图A和图B的动力分别是什么?图B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图C中的事物是谁发明的?(4分)

 


  • 上一个文章:
  •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