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浙江中考 - 宁波中考 - 正文

2014宁波市北仑区中考高中招生录取政策方案

来源: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 2014-4-1 12:24:02

高中招生录取

  1.高中段学校招生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2.2014年北仑区高中段招生计划坚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计划比例1:1左右,并确保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的比例在99%以上。

  (1)普通高中计划招生44班,约1780人。具体如下:

学校

班数

班额

总招生计划

备  注

北仑中学

10

30~40

约400

其中,创新素养班92人,保送生约184人。

北仑中学国际班

2

25

约50

 

柴桥中学

10

45

约450

 

明港中学

12

40~45

约530

 

泰河中学

6

45

约270

 

小计

40

 

约1700

 

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普高班

2

20

约40

 

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国际班

2

20

约40

 

合计

44

 

约1780

 

  另外,北仑新疆内高预科班直升4班,约160人。

  (2)中职学校计划招生约1725人。其中,北仑职高计划招生29班,约1325人;区外职高约100人;中专约150人;技校约150人。

  3.高中段学校招生实行三个批次录取。其中,第一批次为北仑中学4班、柴桥中学5班、明港中学2班、泰河中学2班;第二批次为柴桥中学5班、明港中学10班、泰河中学4班、北仑职高普职融通班1班;第三批次为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区内职高、区外职高、普通中专、技校等)。

  4.2014年各类高中段学校招收录取新生时,继续把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等第作为前置条件,录取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应达到1A3P及以上等第,推荐保送生须达到2A2P及以上,其他高中段学校录取的学生原则上应达到4P及以上等第。在高中招生录取过程中,在分数相同情况下,将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等第作为参考依据,后置使用。

  5.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开展基于初、高中升学直通车的育人模式试点,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北仑中学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班已于2014年1月完成预录取工作,具体可见《关于北仑中学2014年招生计划及拔尖创新学生培育方案的批复》(仑教〔2013〕125号)文件。北仑中学保送推荐生实行提前录取测试,时间不早于5月20日。试卷委托第三方命制,考试在一天内完成,做到试卷命题不超纲,不出偏题、怪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6以上,具体方案另行公布。

  6.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对外合作交流。同意北仑中学、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际课程,开设国际班,两校招生时间不得早于5月20日。被招生预录取的初中学生,由招生学校实行管理。

  7.推进优质特色示范高中建设,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项目建设,探索普通高中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办学机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与综合评价办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同意明港中学开设美术特色班1班、班额40人。同意北仑职高开设面向明港中学的普职融通班1班,班额50名。

  8.继续实行普通高中特长生降分录取政策。对于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体育、艺术、科技(包括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考生,实行适当降低分数录取政策。特长生招生采取学生与高中学校双向选择的办法,结合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特长生录取的降分幅度由区教育局根据今年学业考试的试卷难易度及考生整体考试成绩水平确定,体育类特长生降分一般在40~50分左右,其他类特长生降分一般在15~20分左右。其中,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水平的体育特长生经区教育局批准可以由高中学校直接预录取,但须参加中考,待中考后可不考虑学业考试成绩予以正式录取。

  9.继续实行考生优惠加分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制发。

  10.在区外借读需回本区参加高中招生学业考试的北仑籍初中毕业生,直接向区教育局教育业务科报名(报名办法另行通知),其综合素质测评等第原则上分别视为4P等第,若学业考试成绩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标准,须提供综合素质测评项目中1~2项达到A等要求的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原始证件。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