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试卷整体有点难
中学高级教师 王新中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巿中考科学试卷的整体偏难,难度主要来自个别题目题材较偏、审题阅读能力要求较高、答题取向难以把握上,这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压力。科学中考的重心依然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命题注重试题素材的现实性、加强试题素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人文精神充满时代气息;重点考查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迁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保护与生理保健等现实问题上的诉求。
一、强调实验操作讲究活学活用,强化科学探究注重科学精神
本卷大部分内容与实验能力相关,尤其是第3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20题(生物实验基本操作)、第29题(电学基本实验操作)、第9题(电学小实验)、第18题(热学小实验)第22题(力学小实验),等等,不胜枚举。实验探究题共4大题39分,题材分布遍及力学(第23题浮力)、生物(第24题植物)、化学(第25题化学反应)与生理健康(第26题)。内容考查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注重过程性知识的形成与积累;考查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探究与科学实验的能力;考查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
二、人文性与科学性齐飞,时代性与现实性共色
精美的图片(第1、5、9、14、30、31题),鲜活的生活(玻璃砖块,静电感应,飞机舷窗,水面成像,灯丝晃动,步行健身,用电安全,溪流生态,非遗保护等等),充盈着全卷的科学探究与精神,洋溢着满满的人文关怀与气息,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与赞许。
三、弱化数学计算,还原科学本色
一直以来,考科学成为考数学,成为许多科学试卷的特色;教科学成为教计算,成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习惯。科学一直游走在数学的边缘,成为数学的附庸,学科特色很不明显甚至迷失,尤其在科学竞赛辅导方面,这也成为大家所诟病的事情。本卷大胆地进行拨乱反正,这方面设计得很“科学”,增强阅读分析能力,而计算分析能力方面要求很低,甚至有学生考后说,“怎么这次中考科学好像没有计算题”,这是对本卷大大的点赞。科学本身是格物致理,计算分析只是它的手段罢了,相信本卷对今后的科学学科教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我们期待着科学教学真正地朝科学方向发展。
四、尽管略有瑕疵,总体瑕不掩瑜
第7题题意上值得商讨,第9题与第11题表达上值得商讨,第20题有点偏。另外光学考点重复且占分有点重,而有物理重头戏之称的机械功与简单机械内容少之又少,生物内容分布也有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