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精兵简政,内容创新
中学高级教师 徐文霄
2015语文中考卷的设计非常大胆而创新。
一、在积累与运用中(即基础部分)继续“精兵简政”。在基础考察中,坚决摒弃辨析错别字、改病句、判断标点等这些内容单一而繁琐的考查,强调突出古诗文和名著阅读的积累。精简基础内容表达出如下理念:语文学习的重点不是做习题,而是看书;语文水平的提高首先会在阅读的积累和思考中去实现。
摒弃繁琐的基础题考查,同时也是放下包袱,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生机。该板块另一个亮点是把文言文基本字词的考查从阅读移到积累与运用的板块里,而且只考实词,不涉虚词。此举既符合初中生文言阅读的认知现状,又是对文言教学中过于纠结虚词现象的对症下药,避免文言文字词解释上过细过死的倾向。
二、现代文阅读设计精妙。本次现代文阅读部分居然只考一篇文章,但是文本内容与考察要求丰富多样。从作者简介,到文章本身,再到涉及该文章的一些评价,对阅读文本的呈现上是全面而立体的。其次,从阅读题型排列来看,把一般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了有效结合。整个系列不仅考察了学生概括、原因分析这些基本能力,同时又具备了语句品味到思想感悟这样较为高级的阅读要求。整个题目系列有效并且有序,科学地呈现出阅读能力的阶梯延伸。另外,本文注重考察了学生对作品与作家、作品风格与作品生活的联系,强调了“作品如人,人如生活”的指导思想。
三、写作别具匠心。以“种子”为关键词设计出三个有所联系而又有各自拓展方向的题目。这表明出题者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们在写作中“有话可说”,鼓励他们说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内容。然后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自由选择一个题目,从而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文章。本次作文题目坚持了一个写作价值取向:文章首先要有内容。
纵览本卷,结合宁波中考几年来一直努力前行的过程,给关注语文和学习语文的人一个提示:语文不是习题堆砌的模具,它是认识生活、提升思维、感悟心灵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