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市的中考在进行着,与考试的平稳相对,今年的高中招生却变化颇大。“综合育人”、“普职融通班”、“全面自招”、“‘3+4’扩容”、“五年贯通培养”,今年中考,这些招生新词冲击着学生和家长的升学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每位初中生的升学命运。从2014年到2016年,细数3年来青岛市中考招生形式的变化,是高中更加自主的选才模式,是更多形式的升学之道,也是高考改革中考伴舞的大势所趋。
■普高之变
从取消择校
到全面自招
从2014年起,青岛普通高中不再招收择校生,“拿钱买分数”现象成为历史。2012年、2013年左右,青岛高中择校生比例均维持在招生计划20%左右,取消择校生,不仅腾出了更多学位给普通学生,在教育招生公平上也是一次大进步。2014年的青岛普高招生中,还有一大变化,就是指标生计划数的增加,由占普通班计划内招生的60%调整为占普通班招生总数的65%。这个比例一直持续到现在。

细数下来,2014年普高的招生形式主要有直升生、指标生、普高特色班、自主招生、艺体特长生。从2014年到2016年,这几种招生形式都有较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直升生、自主招生和特色班的变化。2014年和2015年有直升生的普高是青岛1中、青岛2中、青岛9中和青岛58中,到了今年的招生中,直升生成为历史,普高的直升招生全部变身自主招生,并增加到了11所。除去青岛16中和青岛66中,其余所有的普高都尝试自主招生。
从自招本身的招生方式上看,变化也不小。从2016年开始,自主招生学生资格的产生,不再需要初中学校进行统一推荐,只要条件符合各高中开出的最低标准,“敲门砖”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校荐变自荐给了更多学生选择喜欢普高的机会,而具体考试也有变化。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在发布政策时表示,自主招生在中考之前进行,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中考,自招淡化纸笔考试强化面试,笔试科目最多不超过3个学科。
■普高趋势
普高招生
越来越有特色
放眼青岛普高招生,除了自主招生,迅速增加的普高特色班也成为亮点,2016年普高招生中,各个特色班成为学校的拳头“品牌”。从市区来说,2014年市内三区的普高中,共有8所普高招收13个班。2015年有特色班招生的普高达到了10个,特色班数量猛增到了22个。这也成为当年普高招生中的最大变化。到了2016年,普高特色班的数量基本稳定。
2016年,经过普高全面自招改革后,目前青岛普高特色班的种类达到12种。青岛一中有两种特色班,分别是“交运创新班”和“海尔创新班”。青岛三中的特色班是“信息化实验班”。青岛六中的特色班是“中意班”。青岛九中的特色班也是两种:“爱基金班”和“外语课程改革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5中)的特色班是“新人文创新人才培养班”。青岛十六中是“书法班”。青岛十七中的特色班是“卓越工程师班”。青岛十九中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青岛三十九中是“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班”。青岛五十八中是“大学先修课程班”。
“事实上,尊重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教育公平的解读,是高中阶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提升。”青岛十九中校长孙刚说,举办特色班也促进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质量提升。
■中职之变
“3+4”成职校
招生王牌
普高招生变化多多,但细看近几年中职招生,更是招生创新模式频出。提到中职招生,“3+4”的招生不得不提。所谓“3+4”试点,通俗地来讲就是中考升入相应中职学校,3年学习后通过春季高考等相关考核升入对应的本科大学就读4年。2013年开始在山东试点的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职业学生上升的天花板,4年优质本科的培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岛优秀初中生报考“3+4”。“3+4”已经成为岛城中职招生中的“王牌”。
2013年岛城“3+4”试点共有3所中职参加,涉及3个专业,140个招生计划。2014年,“3+4”的岛城中职增加到6所,提供227个计划,对应高校也增加到4所。2015年的岛城“3+4”招生继续开花,招收的中职又增加两所,达到8所,招生计划达到485人,对应高校也增加到5所。
2016年可谓是岛城“3+4”招生的又一黄金年,不仅数量激增而且专业形式更为丰富。2016年招收“3+4”专业的中职由2015年的8所增加到了11所。从计划上看,今年11所中职的14个专业提供了760个计划,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7%,对口高校也增加至6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