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关于印发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通知》的通知
区教研室、区属各中学:
现将《关于印发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通知》的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二O一三年三月十四日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 文 件
乌教发〔2013〕28号
关于印发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局属各学校: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参照《关于印发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教基办〔2013〕9号),结合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我局制定了《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3月12日印发
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
测试说明
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均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标准和与其配套的现行教材为依据。命题将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测试结果将作为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校招生的依据之一。
一、测试科目及其分值、测试时间、试卷难度
1. 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分值及测试时间为
|
科 目 |
分值 |
测试
时间 |
说 明 |
|
语 文(民语文) |
150分 |
150分钟 |
民语文分为维语文、哈语文 |
|
数 学 |
150分 |
120分钟 |
|
|
英 语(汉 语) |
150分 |
120分钟 |
1.民语系为汉语
2.含英语或汉语听力30分 |
|
物 理 |
90分 |
(合卷)
120分钟 |
|
|
化 学 |
60分 |
|
思想品德
(含民族团结教育) |
90分 |
(合卷)
150分钟 |
思想品德60分
民族团结教育30分 |
|
历 史 |
60分 |
含新疆地方史10分 |
|
体 育 |
50分 |
|
|
各学科总分合计为800分。
民语系考生的数学、物理、化学、新疆民族团结篇及思想品德、历史与汉语系考生采用相同的试卷。
2.试卷难度
试题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
容易题 难度在0.7以上
中等题 难度在0.4~0.7之间
难 题 难度在0.2~0.4之间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所占分值比例为5:3:2。
各学科均采用分离式试卷(分为问卷和答卷)。
3.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各学科成绩以等级呈现。等级设置为A、B、C、D四个等级,各单科等级划分方法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规定,根据考生各学科原始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A等占考生总人数的15%左右,B等占考生总人数的35%左右,C等占考生总人数的45%左右, D 等严格控制在考生总人数的5%以内。
二、命题原则
1.2013年各学科命题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2.命题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检测学业水平的达标度,适度体现选拔功能。
3.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水平,还关注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4. 命题注意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试题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5.命题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不出繁、偏、怪的试题,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提供多元的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做出有创意的解答。
6.命题遵守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使测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三、各学科测试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内容比例、试卷题型、分值比例等具体说明如下。
语 文
一、测试内容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根据乌鲁木齐市的语文教学和评价的实际,纸笔测验主要考查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三方面目标所达到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二、测试能力要求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具体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积累与运用
能识记基本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二)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
(三)古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以教材为主)。
(四)写作 D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见应用文。
三、测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与分值:
1.积累和应用,约34分
2.现代文阅读,约38分
3.古诗文阅读,约18分
4.写作,60分
试卷题型及占分比例:
选择题约占23%,
填空、简答、写作和其他题型约占77%
数 学
一、测试范围
2013年初中数学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所有教学内容和要求。
二、测试内容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
1.知识技能要求
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分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各水平层次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相互的联系,高一层次的要求包含低一层次的要求。具体含义如下: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2.能力要求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着重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建立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数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化;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空间观念: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事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的进行讨论与质疑。
三、试卷题型及分值比例
试题的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和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改错题、阅读题、应用题和开放探究题等。在解答时都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作图题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并给出结论,不要求写作法。
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约占26.7%,填空题约占13.3%,解答题约占60%。考试时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
英 语
一、测试范围
2013年乌鲁木齐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初中毕业考试)以 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五级要求为依据,以2003年重新修订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下册)、八年级英语(上、下册)和九年级英语(全册)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为参照,着重考查考生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主干知识和技能的覆盖率不低于80%。
二、测试要求
(一)基本技能
初中英语学业考试主要测试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
1.词汇(按《课标》中的五级要求)
2.语法及句子结构
3.功能意念项目表(交际用语)
4.话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英语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值150分。试卷分第I卷(客观性试题)和第II卷(主观性试题)。
试卷容易题(难度在0.7以上)、中等题(难度在0.4~0.7之间)、难题(难度在0.2~0.4之间)所占分值比例为5:3:2。全卷小题号通排。
2.试卷结构及分值
|
第I卷
选择题
(105分) |
听力部分 |
题 型 |
题 号 |
题量 |
计 分 |
|
I. 图片理解 |
1~5 |
5 |
5 |
|
II. 情景反应 |
6~10 |
5 |
5 |
|
III. 对话理解 |
11~15 |
5 |
10 |
|
IV. 短文理解 |
15~20 |
5 |
10 |
|
笔试部分 |
V. 单项选择 |
21~35 |
15 |
15 |
|
VI. 情景交际 |
36~40 |
5 |
10 |
|
VII. 完形填空 |
41~50 |
10 |
10 |
|
VIII. 阅读理解 |
51~70 |
20 |
40 |
|
第II卷
非选择题
(45分) |
I. 词 汇 |
71~80 |
10 |
10 |
|
II.句型转换 |
81~85 |
5 |
5 |
|
III.完成句子 |
86~90 |
5 |
5 |
|
IV.短文填空 |
91~100 |
10 |
10 |
|
V. 书面表达 |
|
1 |
15 |
物 理
一、测试知识范围
本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八、九年级《物理》教科书为内容,教科书中的各个栏目所涉及的知识都将列入考试范围。
二、测试能力要求
1.知识的能力要求: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水平层次,各水平层次既有明显的阶梯,又存在必然的联系,前一个层次是后面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
2.实验能力的要求: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会使用简单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图象和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用图线描述物理现象。所用行为动词有会、学会、测量等。
3.过程与方法的能力要求: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从有关材料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从有关材料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知道科学探究的要素,能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收集到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能从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了解一些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知道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物理知识及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知道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所用行为动词有观察、经历、体验、感知、学习、调查、探究等。
三、试卷内容比例
试卷内容 试卷分值 (90分)
声、光、热现象,能量和能源 约30分
电学 约30分
力学 约30分
四、测试方式及题型比例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为理、化合卷,物理试卷满分为90分。作图可用铅笔,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
试卷题型 分值
填空题 30分
选择题 30分
作图、简答与实验题 20分
计算题 10分
化 学
一、测试范围与内容
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和内容,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两本教科书为依据,进行试题的编制。
二、测试目标与能力要求
九年级化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为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高中学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九年级化学教学以较好的导向性。学业水平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较全面测试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能尽力体现出化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教育性。注重测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 学习接受、吸收、整合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2.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和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的教学目标要求,为了便于考查,将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三、测试方式及试卷题型、分值比例
考试卷为物理、化学合卷,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化学试卷满分为60分,理化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其中化学约占50分钟。答卷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允许考生使用科学计算器。
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填空、简答、实验探究、计算等。
试卷难度:容易题(难度在0.7以上):较容易题(难度在0.4~0.7之间):中等难度题的比例为5︰3︰2
思想品德(民族团结教育)
一、侧试知识范围
1.国家教育部2003年5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新课程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部分内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内容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
2.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篇>>全一册。(2012年6月版)
3.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2012年5月-2013年4月)。
二、测试能力要求
1.考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考试的知识目标要求了解与知道。如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等。
2.能力要求确定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
3.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查。命题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引导学生关注时代与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情操、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4.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与现象的能力。要求考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鼓励考生有自己的见解。
三、测试内容及分值比例
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品德测试卷与历史合卷,共计150分;政史合卷测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品德合卷共计90分。
考试内容 分值比例(90分占全卷的60%)
1.《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篇》 约占全卷的20% 30分
2. 《思想品德》与时事政治 约占全卷的40% 60分
(1)七、八年级《思想品德》 约占全卷的18% 27分
(2)九年级《思想品德》 约占全卷的18% 27分
(3)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约占全卷的 4% 6 分
四、考试方式、试卷题型及分值比例
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品德测试为全开卷笔试(考场上允许带教材及其他学习辅导参考资料,独立做答)。全卷分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约48分,占53.3%;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开放性试题),约42分,占46.7%。
历 史
一.测试范围: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和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内容。
2. 新疆地方史内容:汉代西域 唐代西域 清代新疆
二.测试能力要求:
1.识记:对具体的历史知识及其概念、历史图表和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识别和记忆,具有一定的用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再现、再认的基本能力。
2.理解:对所获得的知识,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形成一定的获取、处理使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应用: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探究、综合评价,熟练掌握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历史思维和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
三.测试内容及分值比例
测试内容 分值比例(60分占合卷的40%)八年级(上下册) 约占合卷的 16% 24分
九年级(上下册) 约占合卷的 18% 26分
新疆地方史内容 约占合卷的 7% 10分
四.测试方式及试卷题型
1.初中历史升学考试试卷为全开卷笔试。(考场上允许带八年级、九年级教材和教辅参考资料及新疆地方史参考资料)
2.考试试卷题型:历史部分全卷分为Ⅰ、Ⅱ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约占总分值50%,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包括识图、材料解析、问答、探究等题型),约占总分值50%。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3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