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湖北中考 - 宜昌中考 - 正文

秭归县教育局2013年中考高中招生工作方案

来源:2exam.com 2013-5-9 12:20:58

2013年秭归县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县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3年秭归县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

     一、学业考试

(一)报名对象及条件

全县建立学业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报名资格审查依据县教育局教育股提供的学籍库进行审核,凡属秭归户籍并在县教育局注册正式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属中考报考对象,凡在县教育局注册正式学籍的八年级学生均为地理、生物结业考试报考对象,没有学籍者不能报考。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必须是具有初中学籍的应届生。往届初中毕业生只可报考中职学校,只报名参加中职志愿填报,不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每所初中设置一个报考点,学校校长为资格审查的管理责任人,分管副校长和学籍管理员为资格审查的直接责任人。

本县户籍在外地就读的学生,原则上回本县户籍所在地初中学校报考(报考时需提交户口簿和学籍证明),高中录取享受县内考生同等待遇。在宜昌市内学校参加考试的考生,考前须在县教育局申请备案,考后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具的中考成绩证明,高中录取可享受县内考生同等待遇。凡在宜昌市外报考的学生,须在原就读地取得高中入学资格后,转入我县相应高中就读;若要参加县内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只能就读中职学校。所有县外就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律在原就读学校进行。

外地户籍在我县取得学籍(含临时学籍)的考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因各种原因确需在我县报考的学生,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家长签署明确意见,经学校审查签字后报县教育局审批备案。否则不得在本县报考。高中录取时享受本地考生同等待遇。

(二)报名办法及时间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全市统一使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网址:http://gzjd.hubzs.com.cn。考生报名流程:资格审查→领取报名号→网上采集图像信息→网上录入报名信息→打印考生报名登记表→考生本人对报名登记表进行校对并签字确认→班主任审核签字。

考生报名资格审核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于329日前审核结束。学业考试图像采集、网上报名时间为48418

(三)考试收费

根据省物价局中考收费文件(鄂价费[2003]221号)规定,考试费共计70元,八年级地理、生物统一考查不收费。九年级收费中学校全额上交县教育局后按中考报名人数每人10元返还给学校用于体育、实验操作、信息技术技能考试和中考考务开支。

(四)考试(考查)科目分值及时限、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统一纸笔考试科目:宜昌市2013年学业考试纸笔考试的九年级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八年级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以上科目的考试形式统一为闭卷。

纸笔考试科目分值和考试时限:语文、数学、英语卷面分各为120分,物理卷面分80分,化学卷面分50分;其他纸笔考试科目: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和生物卷面分各为100分。语文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数学、英语考试时限各为120分钟,物理、化学考试时限各为90分钟,其它学科考试时限各为60分钟。

纸笔考试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宜昌市2013年学业考试科目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

日期

上午

下午

620

星期四

语文(900-1130

化学(1430-1600

历史(1630-1730

621

星期五

英语(900-1100

物理(1430-1600

思品(1630-1730

622

星期六

数学(900-1100

地理(1430-1530

生物(1600-1700

注:英语听力考试开考铃响毕开始播放,且只放一遍。

考试(考查)科目: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体育考试项目为耐久跑(男生1000跑、女生800跑)、肺活量体重指数和握力体重指数,分值为20分。体育考试帖教育股具体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科目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由教育科研电教信息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体育与健康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统一使用报名号、电子照片等中考报名信息,具体要求和安排,由教育股、教育科研电教信息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另行发文。体育与健康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科目考查,应于5月底以前完成。

学校综合考查科目。音乐、美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语文听力与口语交际、英语听力与口语等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于5月底以前完成。

(五)学业考试成绩发放

中考成绩以原始分数形式呈现。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总分为510分。

成绩发放。全市统一在网上公布成绩。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对社会公布。学业考试成绩在公布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公布之后,考生可通过宜昌教育信息网(www.yc.e21.cn)和宜昌教育招考信息网(www.hbyczk.com)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未经县教育局同意,任何人或单位不得向外提供或使用学业考试成绩数据。

成绩复查。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查卷面分。由学校统一组织登记,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招办办理复查手续。县招办汇总上报到市招办,由市招办统一组织复查并通报复查结果。每位考生限查二科。

(六)命题、制卷和阅卷

命题。统一考试科目实行全市统一组织命题。建立健全命题、审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命题、审题分离制度。科学制定命题原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制卷。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组成,分别由试卷袋和答题卡袋分科分袋包装。试卷袋和答题卡袋分大袋、小袋二种袋型,大袋每袋30份,小袋每袋10份。参考答案每袋10份。

阅卷。阅卷实行全市统一,集中组织,网上阅卷。根据网上评卷技术要求,考生统一使用考试专用笔答题。

(七)考试管理

考试管理工作实行考区负责制。县成立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区委员会,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考区主任,县教育局局长任副主任,公安、保密、监察、招生考试机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管理学业考试工作。县招生考试机构具体负责本考区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考区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管理考试实施及处理考试期间发生的重大事项。考点实行主考负责制,考点主考由县教育局严格按条件选聘。考务管理按照《2013年宜昌市中考考务工作手册》规定操作。

考点设置和保密室建设。考点设置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承担组考条件设施设备较好、有利于考试实施封闭管理的学校。考点原则上设置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考点和保密室管理制度,明确考点、考场设置和保密室建设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立考点申报、审批和保密室检查验收制度。

建立健全考务操作规范。统一严格执行市招考办制定的《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务工作手册》。每个考场统一按30人编排(尾数考场单列编排),按照横五纵六的座位模式,单人、单桌、单行排列,课桌间距适度(原则上间距不低于80cm),考场内的多余课桌和杂物必须全部搬离。县招考办及考点须制定考区或考点学业考试组织实施方案,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定岗定责,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

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格监考管理。从严选聘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监考。监考教师实行亲属回避制,凡有直系亲属及其子女参考的教师不得参加监考。同一考场的两名监考教师不能来自同一学校,每一科考前都要抽签确定监考考场。要规范和完善监考程序及监考工作考核制度。要净化考点环境。

考试巡视。县教育局组织派遣巡视员巡视督查考试工作。

   (八)考试组织

统一考试科目和统一考查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并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学校考查科目由学校组织考查,县教育局安排巡视员督导检查。

二、综合素质评价

所有参考考生皆应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一)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结果呈现方式及比例要求

1、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维度。在具体操作中,五个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可列举若干关键表现,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定。

2、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一是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二是评定等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ABCD四个等级呈现,ABCD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3、各个维度A等人数比例以学校为单位原则上控制在总人数的30%-40%之间,C等人数控制在15%20%之间,D等人数比例不得超过2%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与管理

1、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各初中学校组织进行。

2、学校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校长、有关处室负责人、家长代表组成,负责领导和管理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下设工作实施小组和监察小组。工作实施小组负责制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领导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监察小组负责对校内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接受咨询与投诉,查处违规行为。

3、班级建立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代表等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家长代表和学校领导各一名,负责组织、实施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与综合评定等工作。                                                                                                                                                                                                                                                                                                                                                                                                                                                                                                                                                                                                                                                                                                                                                                                                                                                                                                                                                                                                                                                                                                                                                                                                                                                                                                                                                                                                                                                                                                                                                                                                                                                                                                                                                                                                                                                                                                                                                                                                                                                                                                                                                                                                                                                                                       

(三)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1、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可采取自我描述、提供质性素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互评采取班级全员评议的方式进行。教师评价要按集体评议、单独评价的方式进行,加强协商与交流。对评定结果出现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

2、评价按照《宜昌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初中三年的过程性材料(关键考试的成绩、关键的表现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特长和获奖情况),参考学生自评和他人评语,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3、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分别按50%的比例进行综合定等,同时完成综合性评语,并填写《宜昌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4、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对评定结果进行初审后报县教育局教育股审核,并在班内和校内公示各个维度的A等生名单,调查和处理有异议的评定结果。

学校将学生的《宜昌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归入学生档案袋,填写《宜昌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表》,将评定结果汇总后报县教育局教育股审核备案。

5、为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师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工作量,应辅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评价。

6、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于4月底完成。

三、初中毕业资格的认定

初中学生毕业资格根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确定。学业统一考试(考查)学科毕业等由县教育局根据考试和实际情况确定,学校考查学科和综合素质评价毕业等由学校确定。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中“公民素养”被评为“D”等的不予毕业。凡达到毕业标准的,由学校发给初中毕业证,未达到毕业标准的,由学校发给九年义务教育完成证书。未经批准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不予发放毕业证书。凡回原籍报考的考生,一律由原就读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或九年义务教育完成证书。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