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4〕12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15〕6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玉林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区、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全面检查初中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遵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遵循考试规律,体现升学性考试与水平性考试特点,使考试内容科学、方法正确、操作规范,体现公正性和公平性。
(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原则
要综合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原则,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阶段招生的主要依据。通过实施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导向性原则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必须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有利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三、工作思路
——实行初中毕业考试与初中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凡在玉林市取得正式学籍的九年级学生均应报名参考。
——中考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各笔试科目均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地理与生物两科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全市考试(笔试、闭卷方式),两科总分的30%计入次年中考总分;
——坚持对体育与健康进行考试,总分30分,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坚持中考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八年级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技能考试,技能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信息技术技能考试为次年中考)总分;
——中考阅卷实行网上阅卷;
——中考的总分及笔试科目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
——坚持优质高中定向生招生制度,将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45%的招生名额作为定向生分配到辖区公办初中;
——坚持对全市的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中考笔试科目、综合评价结果及地理与生物、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技能的考试成绩等均为初中毕业升学与普通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依据;
——继续实行普通高中招生“知分后填志愿”改革,通过网上公布中考成绩、网上填报志愿,进一步完善网上录取改革及管理;
——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新生学籍与义务教育学籍直接入籍制度。
——高中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少、生源多的县域要科学统筹引导县域内的适量生源分流到到市直、区直的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四、领导机构
为使我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公正、规范、有序、及时地开展,顺利完成,成立2015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 俊 玉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覃光婵 玉林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
张洪振 玉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陆 军 玉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创军 玉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梁伟雄 玉林市教育局调研员
熊 明 玉林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唐 昊 玉林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
李 桂 玉林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张 力 玉林市招生考试院院长
沈德海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成 员:李 杰 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
梁 蔚 玉林市教育局成人与职业教育科科长
梁兴波 玉林市教育局秘书科科长
蔡德升 玉林市教育局财务基建科科长
林咏红 玉林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宁忠智 玉林市教育局语工科科长
区善钦 玉林市教育局监察室主任
黎 静 玉林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肖 琴 玉林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科科长
欧 坚 玉林市教科所所长
张 军 玉林市教学仪器站站长
赖昭仁 玉林市电教站副站长
李昌华 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
陈业瑜 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五、中考
(一)中考的内容和形式
1.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
科目 |
形式 |
赋分
(分) |
时间
(分钟) |
说 明 |
语文 |
闭卷 |
120 |
150 |
|
数学 |
闭卷 |
120 |
120 |
考生只准带圆规、直尺、三角板等画图工具进入考场。 |
英语 |
闭卷 |
120 |
120 |
其中听力占30分,考试时间20分钟;笔试占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
物理 |
闭卷 |
100 |
90 |
|
化学 |
闭卷 |
100 |
90 |
试题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
思想品德
与历史 |
闭卷 |
120 |
120 |
“同堂分卷” |
思想品德 |
历
史 |
思想品德 |
历
史 |
60 |
60 |
60 |
60 |
体育 |
考试 |
30 |
|
考试内容为5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投掷实心球三项,每项10分,合计30分。 |
地理
与
生物 |
闭卷 |
200 |
120 |
八年级的学生6月份进行,到中考时按两科总分的30%计入中考总分。 |
地理 |
生物 |
地理 |
生物 |
100 |
100 |
60 |
60 |
2.不计入总分的技能考试科目
技能
考试 |
科目 |
形式 |
成绩评定 |
时间 |
说 明 |
物理实验 |
考查 |
合格或不合格 |
15分钟 |
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市教学仪器站制定实施方案,各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生独立完成,不合格不能被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录取。 |
化学实验 |
考查 |
合格或不合格 |
15分钟 |
信息技术 |
考试 |
考试结果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 |
30分钟 |
考试对象为八年级学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行。 |
3.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玉林市的课改实验的实践,我市2015年继续进行中考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和在八年级进行地理、生物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技能的全市考试。往届及在八年级没有参加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学科技能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2015年这三科的考试。
(二)中考时间安排
1.中考笔试时间安排
日期、
科目
考试时间 |
6月24日 |
6月25日 |
6月26日 |
9:00-11:00 |
语 文
(11:30结束) |
数 学 |
英
语 |
听力:9:00-9:20 |
笔试:9:20-11:00 |
15:00-16:30 |
物 理 |
思想品德
与
历史 |
思想品德
15:00-16:00 |
化 学 |
历史
16:15-17:15 |
2.地理、生物考试时间安排
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于6月27日进行,下午15:00-16:00考地理,16:15-17:15考生物。
3.体育考试时间安排
中考体育考试由市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具体工作由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实施,于5月15日前完成。(具体实施见附件)。
- 物理实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时间安排
5月31日前完成。(具体实施见附件)
- 信息技术学科技能考试时间安排
4下旬至5月下旬。(具体实施见附件)
(三)报名、填报志愿与考点设置
1.中考报名
报考资格条件详见《考生须知》。凡在玉林市取得正式学籍的九年级学生均应报名参考,由各初中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工作由市招生考试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中考报名时间为4月10日至20日。
2.中考报名费
按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桂价费〔2010〕418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报名考试费。为促进教育公平,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考生中考报名考试费进行适当减免,具体做法参照《玉林市中考贫困生报名费减免实施办法(暂行)》执行。所减免的费用,由初中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原初中学校公用经费有困难的,从县(市、区)教育经费补助。
3.填报志愿
在中考考生成绩公布后,考生通过互联网按照“分批次、分时段” 自主选择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具体见本方案第八款或《考生须知》)。
4.考点设置
由市招生考试院根据考生人数和初中校点相对集中分片设置考点。
(四)命题、审题
为确保中考命题与阅卷质量,市教育局加强命题、审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确定命题、审题人员的资格标准,提出命题人员构成与职责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命题、审题制度。命题人员和审题人员必须分开。
1.命题原则
(1)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有利于全面检查初中教学质量和普通高中阶段录取新生;
(3)有利于保持稳定,能为广大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所接受;
(4)遵循课程标准,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
2.命题的依据和要求
各学科中考命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在试题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热爱家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和环保教育等重要内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杜绝偏题、怪题。
3.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要把握好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妥善处理各种题型的使用与搭配。各科试题的平均难度应为0.65左右;易、中、难题目的比例为6:3:1。既要充分发挥传统题型优点,又要积极尝试使用新题型;既要注意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合理搭配,又要注意探索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
4.命题管理
中考命题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1)成立由各级骨干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为主的命题、审题小组,各学科命题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分别建立命题、审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2)做好命题、审题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3)进一步健全命题、审题工作制度。
(4)切实做好命题和试卷的保密工作。命题和审题人员在进入工作起至考试结束必须实行完全隔离。命题和审题过程中要落实各项保密安全措施,试卷要交由符合保密要求的印刷厂印制;必须与命题、审题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对参与命题和审题的人员要建立保密诚信档案。一旦发现命题和审题人员泄密,要将其记录在保密诚信档案,取消其参与命题、审题和参加各级教育系统评选先进的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责任。如有试题泄(失)密的举报,要认真追究并严厉查处。
(五)阅卷
1.统一阅卷
完善阅卷人员聘用机制,组建由具有较高诚信资质、作风正派、认真负责、遵纪守法、服从领导的在职骨干教师构成的阅卷队伍,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管理下,制定科学严密的阅卷、登分工作程序,全市集中统一阅卷,采用无纸化阅卷方式,确保阅卷工作客观、准确、公正和公平。
2.成绩的呈现与管理
全市中考成绩均按分数制阅卷,考试结果以等级制方式呈现。
(1)总分。中考各科成绩总分(含体育成绩及生物、地理科总分的30%)以分数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我市教育资源状况划分为A+、A、B+、B、C+、C、D、E八个等级。各等级比例大约分别为 5%,10%,15%,20%,20%,15%,10%和5%(可根据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2)中考各文化考试科目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等六个学科(思想品德与历史归算为一科)成绩从高分至低分排序,按参考考生人数比例划分为A+、A、B+、B、C+、C、D、E八个等级,各等级比例大约分别为 5%,10%,15%,20%,20%,15%,10%和5%(可根据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3)学生考试的分数成绩和由此转换而成的等级成绩均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布考生原始分数,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公布名次。中考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升学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任何部门和学校都不得另行组织升学考试。
(六)中考质量分析
要高度重视中考质量分析工作,将中考质量分析作为提高命题质量和检查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评卷结束后,由玉林市教科所、玉林市仪器站、玉林市电教站分别组织人员按照各自负责的工作分别进行命题质量和中考质量分析,要在8月底前对笔试科目、体育与健康考试,以及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信息技术科技能考试,分别作出质量分析报告。要发挥教育统计专业人员的作用,利用相关统计软件服务学科数据分析,逐步使中考质量分析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中考质量分析数据和信息由市中招办负责对外宣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对外公布。
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对全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操作要求见《玉林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另见附件)。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部分:一是综合性评语。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发展潜能。二是等级评价。采用A、B、C、D四个等级呈现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表现很好的,评为A等;表现好的,评为B等;表现一般的,评为C等;表现不好的,评为D等。其中A等占30%,B等占50%,C等约占17%,D等不超过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七、初中毕业标准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我市今年继续实行初中毕业考试与初中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两考合一”顺利实行。凡在玉林市取得正式学籍的九年级学生应报考“两考合一”的考试并达到以下标准者准予毕业:
(一)参加中考
1.中考总分等级成绩及各文化考试科目等级成绩达到D等及以上、综合素质评价达C等及以上。
2.学生的文化考试科目等级成绩为E等的,由原在初中学校自行组织命题补考,学校不能向学生收取任何补考费用。经补考成绩合格,承认该生达到初中毕业标准。
(二)参加渗透职业教育的考试。学生参加意向报名就读的中职学校组织的考试,或参加已渗透职业教育的原就读初中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者达到初中毕业标准,不合格者为结业。
(三)不参加中考、渗透职业教育的考试或经补考后仍不合格者,只发给初中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