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惬意(jiā) 濒临(bīn) B.媲美(pì) 瓦砾(lè)C.迸溅(bèn) 荒谬(mào) D.歼灭(jiān) 忐忑(t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眉山多风光,绿树葱茏的瓦屋山、神奇美妙的老峨山、碧波万顷的黑龙滩……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B.当九级地震来袭时,日本全岛地动山摇,刹时海浪涛天,来势汹汹的海水沧海桑田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C.当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通过电视媒体向全世界公布后,美国民众当晚在曾经被撞毁的纽约世贸中心前,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
D.利比亚连日来遭受北约多国部队的空袭,反政府军又节节取胜,加上美国等国钓推波助澜,利比亚政府军已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前景让人堪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C.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
D.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②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③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④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⑤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A.①②⑤④③ B.②⑤③④① C.④①⑤③② D.②⑤④③①5.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材料链接】
时下,在繁忙的都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 慢活族。在教育部公布的新增171 条词语中,“慢活族”一词解释为:“慢活族”是“慢并快乐”的一群人。这个名称缘自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慢》,由小说延伸出一种名叫“慢生活”的国际运动,并出现了“找回失去的时间”这样的组织,他们思考“生命的过程除了工作,还应该拥有什么”,呼吁品味缓慢的生活节奏,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提倡“慢生活”观念,用适当的慢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
与“慢活族”的生活方式恰恰相反的是“快活族”。早上,他们在闹钟的“滴滴”声中匆忙起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到公车站,以最简短的时间解决“快餐式”的午饭,在繁忙而充实中度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回到家或许还要在灯光下继续查阅文件或者起草策划书。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就是“快活族”的真实写照。
(1)某班就上述材料中的两种生活方式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慢活族”的生活方式好,乙方认为“快活族”的生活方式好。你支持哪一方?请说明理由。(不超过80 字)(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了这则材料后,如果就“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一次社会调查,并形成报告,你认为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有用素材?请写出其中一点。(示例除外,2分)示例:人们对现今生活方式的满意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现代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5题。
(一)湛江赤坎法式建筑里沉睡的历史①赤坎是湛江的一个老城区。
②但它似乎并不甘心落后,仍然努力地更新换貌,希望与霞山一赛高下。
③这或许就是湛江人的特质,渴望安逸,然而又永不服输。
④她每天的变化,显示着一个曾经沉淀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城区的大气,她就拥有永不被世人遗忘的风范,就算是在迅猛发展的时代,她依然保留着难以撼动的威仪。
⑤从赤坎往霞山,在你的汽车驶上海滨大道之前,你得经过民主路,民生路。而这里,你会隐约感到,两边建筑物的“老”。两边平行排开的建筑物,其结构独特,房门均是半个拱圆,墙体全部抹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别具一格的风格让我驻足观看。【A】表面上被岁月与风雨所侵蚀的建筑就如同老去的宫女,虽然看上去都已步入“风烛残年”了,但岁月却没法否定、埋藏它们曾经的辉煌,它们依然隐约透出令人没法抗拒的优雅气质。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它们就是带有异国风情的法式建筑,其中保存得较为完整的有广州湾商会会馆和今天的赤坎工人文化宫。
⑥当你经过这里的时候,或许就会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唤醒了沉睡了许多年的历史。然而,你可能已经记不清楚那些英雄的名字,那些战争中遗留下的斑斑血迹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一度忘记了,那些刻骨铭心,永远难以磨灭的耻辱。那段历史,那些记忆,是否像这些建筑物一样,在数尽上百个春秋,经历过苦难的岁月后,岌岌可危呢?
⑦是我们重温历史的时候了。经过这里的时候,记得带本历史书,或者《湛江志》来看看吧;找个周末,去湛江市博物馆逛逛吧。这样,或许当你再度踏过寸金桥,走过民主路的时候,除了欣赏、闲逛,还会有思考。
⑧只有记住了耻辱,我们才会不忘前进的步伐。一个民族,每天匆忙的脚步,亦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有意义。而这个小城,也才不会在某一天,气数殆尽。
⑨解放前的湛江,被称为广州湾。早在清朝政府的时候,这里就是一个渔港城市,物质富庶,人民安居乐业。然而懦弱的清末政府,根本无法抵抗外敌的入侵。【B】从1898年法国入侵至1945年抗战胜利这47年间,湛江就曾先后受到了法国47年和日本2年半的殖民统治。
⑩湛江人民无法忍受列强们如此的欺凌,他们用自己的热血,保卫属于自己的家园。1898年3月20日,法国竟悍然派出战舰巴斯噶号、狮子号、袭击号直入南三岛和海头讯(今霞山),强行武装登陆,此举激发了湛江人民举行历时20个月、声势浩大、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C】那些销烟,那些战火,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人们,永远不应在我们的内心中消亡。在寸金桥旁立着的石碑上,人们可以看到我国着名文学家、革命家郭沫若先生的题词:“一寸河山一寸金”。而在寸金公园烈士陵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里静静矗立着的抗法英雄。
?……?我们可以埋怨赤坎的街道不够干净,可以埋怨人们的脾气常常很暴躁,可以埋怨这么多年仍未能奔上小康的生活……但我们必然的要记住,这座城区的人民,同他们的先辈们,曾经受到过的洗礼。他们勤勉、勇敢、坚强、正义。他们用锄头、石块、大刀,还有血肉之躯,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他们懂得,尊严比生命重要,民族比个人重要!在节日里,缅怀先人,我们就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不因为金钱、权势和虚荣而变得自私,而抛弃美好的品质。
?湛江新的一春又来了!来得快速,来得有内涵!
?八国联军这些侵略者们已经成为过去式,曹秀康等人已深埋在地下,曾让湛江走了许多弯路的大奸大恶们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人们,也在新生中渐渐忘记了那些伤痛。同时,我们迎来发展的新机会。我们重新反思自己,各界人士对展开了对湛江文化定位的大讨论,我们把湛江文化与城市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把我们湛江建设为一座文化大市;我们每一个市民,自强不息都感受到了奋进的喜悦,安居乐业、生生不息;政府招商引资,宝钢、能源港、各界商业巨头梯队进驻……南珠小姐让世人懂得了湛江的和谐与美,十大杰出青年,让世人了解到湛江人的勤劳和智慧。
?铭记历史,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未来。抚摸着那些法式建筑,心灵深处就树起了一块坚忍的石碑,构起一段永不枯败的城墙,不要让它倒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步子迈出去。我们不希望再走弯路了,教训实在已经很多。湛江,现在还是一座小城,是否这一次,就能向大城市迈出让人满意的一步呢?
7.阅读全文,你认为湛江人具有什么精神特质?请概括出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段“湛江新的一春”指的含义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⑤⑨?段划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效果。(任选两句)(6分)【 】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广州湾”曾被法国租借近半个世纪,留下了大量的法式建筑,如今有人建议市政府要保护好这些“法式建筑群”,你有何看法?请谈一谈。(字数30-50)(4分)(二)一个七美元的梦①“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②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乎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
③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④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⑤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姗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么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⑥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我默默地发誓。
⑦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姗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琴。”
⑧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小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
⑨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我回答道。
⑩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11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12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
13们回到爱丽思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向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14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象。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额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15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第三排。
16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座无虚席。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鸦雀无声。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