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测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引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所有初中学生都应参加学业考试,学业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命题指导思想
初中学业考试命题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推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注重试题素材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适度,体现水平评价和考试选拔双重功能,试题难度系数确定在0.65左右。
(二)学业考试内容
学业考试分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和测试科目三类。考试科目包括语文120分(含书写卷面分5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25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思想品德50分,历史50分,地理50分,生物50分,信息技术30分;考查科目包括理化生实验操作30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等科目;测试科目为体育与健康70分。总分共计810分。
等级确定办法:考试科目按照原始成绩达到满分的一定比例划分A、B、C、D、E五个等级。原始成绩≥满分的90%为A等,满分的80%-89%为B等,满分的70%-79%为C等,满分的60%-69%为D等,<满分的60%为E等。E等为不合格等级。除体育与健康测试外,其他科目按分数划定等级时,如果A等不足考生总量的15%、B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C等不足考生总量的30%、D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时,则分别按考试总人数的15%、25%、35%、20%比例划定。考查科目评价结果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