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EDTA滴定中,下列哪些效应能降低配合物MY的稳定性?( )
A.M的水解效应
B.M与NH3的配位效应
C.EDTA的酸效应
D.MY的混合效应
E.EDTA的聚合效应
2.下列色谱方法中,属于按分离机理来分类的是( )
A.吸附色谱法
B.分配色谱法
C.柱色谱法
D.离子交换色谱法
E.排阻色谱法
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比气相色谱法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输液压力高
B.流动相种类多
C.固定相颗粒细
D.检测器灵敏度高
E.操作方法简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非水滴定中,常常利用______效应测定各种酸或碱的总量,利用______效应测定混合酸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2.用KMnO4法可间接测定Ca2+浓度。先将Ca2+沉淀为CaC2O4,再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最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H2C2O4。若此时溶液的酸度过高,使结果______;若溶液酸度过低,则结果______。(答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3.当浓度增加时,苯酚中的OH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将向______移动。
4.发射荧光的物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在磁场中,若I=1/2,其核有______种空间取向。
6.在HPLC中,给定固定相后,流动相的种类主要影响______,流动相的配比主要影响______。
7.红外光谱中习惯上将______cm—1区间称为特征区,______cm—1区间称为指纹区。
8.在消除______误差前提下,测量结果的______越高,测量结果越可靠。
9.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0.2~0.8范围内,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恒重
2.红移
3.同位素离子
4.比移值
5.发色团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为什么莫尔法只能在pH=6.5~10.5范围的溶液内进行测定,而佛尔哈德法却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2.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直接配制?为什么?如何配制?
3.在Al3+、Zn2+、Mg2+共存的酸性溶液中欲测定Mg2+,试指出以下分析步骤中的错误之处(简述理由),并改正。
吸取一定量的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KCN 1ml,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约等于10,加入1∶3三乙醇胺15ml,再加入0.2%二甲酚橙指示剂2~3滴,以EDTA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红紫变亮黄色为终点。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欲配制在酸性介质中标定0.02mol/L KMnO4溶液的Na2C2O4溶液,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的Na2C2O4溶液?配制100ml这种溶液应取Na2C2O4多少克?(
=134)
2.以碘量法测定Cu含量时,需配制约0.1mol/L Na2S2O3溶液1L,应称取Na2S2O3·5H2O多少克?称取0.4903g纯K2Cr2O7,以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移取25.00ml,酸化后加入过量的KI,以Na2S2O3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4.95ml,则Na2S2O3的浓度为多少?称取铜合金试样0.2000g,处理为溶液后,用上述Na2S2O3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5.13ml,计算铜的质量分数?[已知:
=248.17,
=294.16,MCu=63.55]
七、谱图解析(本大题5分)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0,其红外光谱图的主要吸收峰为:3080cm—1,2955cm—1,2919cm—1,2867cm—1,1602cm—1,1500cm—1,1372cm—1,745cm—1,695cm—1。试推测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