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学习心得

来源:漳州市教育局 2013-4-29 11:27:55

掌握高考语文取胜的"金钥匙"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学习心得

龙海二中    苏宝缎

高考命题风向标考试说明像一盏指明灯,指引着我们高考前进的方向,所以如何有的放矢地查缺补漏,提高复习实效,解读考试说明就显得尤其重要。经过认真研读和比较2013年和2012年的《考试说明》后得知《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不变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不变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版)》,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语文),确定语文学科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二、“岁岁年年人不同”

变化1.“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增加5篇

 我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阅读积累与语言积累, 2013年从国家义务课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选增5篇,要求背诵默写。增加的5篇是:(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陆游《游山西村》;(3)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变化2.改“参考试卷”为“参考题例”

2013年把“参考试卷”改为“参考题例”,并注明“为了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特编制下列题型示例(题型示例由近年高考试题组成)供参考,所列样题力求体现试题的各种题型及难度,它与考试时试题的题序安排、考查内容及难度没有对应关系。”参考题例所选用的题目均选自近年来高考真题,体现了试题的权威性、多样性和鲜活性,更好地诠释“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兼顾命题的灵活性、时代性和教学的稳定性、全面性。而且“参考题例”中,只标明了每一大题的赋分情况,而每一小题之后却没有具体赋分,这都说明“参考题例”仅仅是一种参考,而非样板,这就给高考出卷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这就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据此限定自己的复习范围而是应当按照《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所规定的考点,逐一落实。

三. 复习备考策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高考复习应当以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切忌主观臆断。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复习有必要注意突出重点。坚实抓好语文基础题得高分的三大基石:扎实系统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的攻关提高,最后冲刺的综合训练。

 (一)古代诗文阅读。

名句名篇默写落实两项措施:

(1)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先将课本中精选出来的古诗文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考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2)定期检查,强化落实。首先是自查,即老师在汇总"名言名句"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题,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其次是抽查,如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再次是考查,每次阶段性考试,都要设计6个名言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和个别指点。

古代诗文阅读逐渐趋向散文体文章,设题上,文言文:常态化--实词、内容赏析、翻译。多训练学生的"裸读"能力。不借助工具书,不依赖教师讲解,自己根据语境读懂作品。在读懂的基础上做题。最后才对照译文,逐步提高规范答题。
    诗歌鉴赏复习注意:1、要掌握诗歌的基调;2掌握其思想内容;3,掌握其主旨;4、掌握其表现手法;5、掌握主要的修辞方法;最后注意炼字。
    (二)文化经典著作阅读

文化经典重点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批判继承的能力,而不是考查一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习文化经典,注重整体感悟。

文学名著的复习:选择题一般高考命题设计的错点有时间、地点、人名、物名、数量、言行、因果等,识记时应做到细心精确。

简答题考客观复述,检测考生对小说情节、场景、原因、结局等的熟悉程度,考查文学名著内容的识记、理解和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名著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细心辨析错别字,精确把握情节内容,注意帮助学生梳理名著情节中的主要细节,把握一题多问这种题型的特点,处理好情节叙述的详略关系,避免细节模糊、情节混淆或现场直编,提高识记的准确性和叙述的简明性。指导复习时教师要以浅白的语言讲清深刻的道理,考生要以朴实的方法夯实应试的知识,力戒浮躁、花俏。

文化经典的复习:文化经典教学不宜偏难,不宜单纯当作古代汉语的复习,要在通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对其内涵的体会,尤其要善于比较两部文化经典中对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事物所做的异同分析,认识孔子到孟子的发展与变化,认识儒家与道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异同,从更深层次上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本身,首先把文章读懂。集中精神、细读文本,标注段落、圈圈点点,生疑解疑、上下联系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要注意强化。另外,引导学生养成即时记忆的习惯也很重要。学生进行信息筛选、语言比对、归纳概括往往比较粗糙,教师讲题时注意培养学生理解性筛选和进行语言深度比对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的习惯。主观题训练要特别强调审题和表达的全面和简明。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学生读不懂作品的原因之一是考前没有读过类似的作品,因此训练选文一定要精心,不同体式,如散文、小说,散文中的典型散文和非典型散文,小说中的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东方小说和西方小说要尽可能覆盖。不同主题的文章也最好兼顾,让学生见多识广。既引导学生体会读懂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又要注意归纳答题方法要避免简单化。

 (四)语言文字应用

如何在这块自主创新园地里播种出艳丽多姿的"创新之花",也是考量一份高考语文"套餐"成败的关键。有鉴于此,"新"一直是本"板块"的底色与基调。"区位"特色更加明显,"文化"与"地域"成为自主标杆特色;个性参与评点探究色彩愈加浓厚,与现实契合更为娴熟自然。

解答此类试题,一要多体察生活"语境",日常用语,传媒动态,民众关注、街谈巷议等均为试题源头;二是注意"嫁接"与"转换",特别是人称与场景的切换;三是注意交际运用,把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统一起来为学生所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解决问题。

在高考阅读方面,制约学生考分提升原因并不是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三的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的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的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

(五)作文

明确要求考生写考场作文必须注意文体的规范性,不要写出 “四不像”作文,而应写出规范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新材料作文虽然具有审题角度的多样性,但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仍然是至关重要。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指导:

1、加大审题力度。教师必须加大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比如因果分析、矛盾分析以及整体分析等,同时进行适度的互动性审题训练,通过课堂的组织,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擦出思辨的火花,紧紧把握材料的核心点,以防偏离题。

2、加强立意指导。立意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明确,一篇议论文首先要能够让人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次是坚定,全文必须禁止话题转向,也不应平面打转,而应通过因果、对比、递进等方法将其贯彻到底。再次是深刻,能够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洞察生活的深处秘密。

3、推进习作修改。努力走出写作教学“学生写老师改”的误区,应大胆实施“学生写学生改”的教学策略,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弱项提升,力争使学生的作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

4、增加说理训练。通过分发范文、课堂指导、思辨训练等多种形式,来不断强化说理意识,培养分析习惯,引导学生做好观点的守护和反击。也可适度尝试驳论文写作。

5、扩大阅读视野。通过搜寻时评材料,印刷经典美文,让学生走出高考前二个月的阅读真空,尽量找回写作感觉。

《考试说明》提出了"文体要求"对于高考命题乃至中学作文教学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备考中,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一变化,努力增强自己作文的文体意识,最起码应做到写记叙文像记叙文,写议论文像议论文。

总之,《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指明灯,指引着我们高考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认真细致的阅读品尝。紧跟福建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思路,明确复习目标,在全面、有序的复习基础上,根据考点的变化,重点复习,而且要找准“升值空间”,针对学生的缺漏、薄弱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加强,如作文的审题和文言文翻译是考生普遍存在的难点,但也是“升值空间”较大的“点”,抓住了这些“点”, 重点突破,复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