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14年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程序,依法治招,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的全称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部标代码为12423,地址为长沙市雨花区体院北路71号。
第三条 学校为湖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公办),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上级主管部门是湖南省体育局。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招生办公室组织实施。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学院成立由院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学院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学院招生日常事务,工作职责主要是: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编制并报送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组织实施本校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等。
第五条 学院纪委、监察室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调查处理有关招生违纪事件。
第三章 招生条件
第六条 按照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及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精神执行。附: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武术专业均招收体育类考生(文理兼招),其中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可招收部分非体育类考生,表演艺术专业招收音乐(文)大类的考生。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七条 根据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考察,择优录取。
第八条 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线上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但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要求高于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
第九条 招生按招生计划数的120% 比例投档。
第十条 原则上按已公布的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当录取过程中出现各专业之间线上生源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在总计划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减少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计划,相应增加生源充足的专业招生计划。对生源比较充足的热门专业,根据生源情况,在适当调整增加招生计划的同时,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向省招生办提出最低录取分数线。
第十一条 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参考相关科目考试成绩,依照文化加专业术科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相应专业。优先录取获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奖励的进档考生。
第五章 其 他
第十二条 学费收费预收标准为:运动训练专业:4600元/年;体育教育专业:4000元/年;社会体育专业:4600元/年;体育保健专业:4600元/年;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4600元/年;武术专业:4600元/年;表演艺术专业:7500/年。
第十三条 学院专业介绍、奖助学金政策等详细信息见当年招生简章。
第十四条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体院北路71号;邮编:410019;咨询电话:0731-85072855(兼传真)85072701;电子邮件:hntyzy2013zs@163.com;学校网址:http://www.hntyxy.net/。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十六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科类)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小学、幼儿园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相关体育协会从事体育指导和体育管理的高素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制:三年制高职
核心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体育心理学、体育游戏、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操、游泳、轮滑、健美操、体育舞蹈、跆拳道、体育管理、体育运动与选材、教育实习等。
就业方向:面向各级中小学、幼儿园、社区、企事业单位、相关体育协会、体育部门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与科研人员、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运动训练(专科类)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专业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运动训练专业知识,既有一定的运动训练理论水平,又有较强运动专项技能和操作能力,能够胜任专业训练、业余训练、专项指导、全民健身指导和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制:三年制高职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训练学、运动损伤与治疗、运动生物力学、运动选材及篮球、网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等主修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面向专业运动队、业余体校、拥有运动队的企事业单位、各类体育俱乐部,各类群众体育组织,从事教练、指导教师和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面向各健身俱乐部(会所),从事专业的健身健美操课。
社会体育(专科类)
社会体育专业(省级精品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经营性健身场所和大众体育活动中从事体育健身的教学指导、咨询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培养层次与学制:三年制高职(大专)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社会心理学、体育保健学、人体体质监测与评价、私人健身教练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营养学、网球、健美操、健身舞蹈(有氧拉丁、街舞、爵士健身舞等)、瑜伽、跆拳道、高尔夫等。
就业方向:
(1)器械健身指导方向:面向各健身俱乐部(会所)和体育健身场馆,从事专业的健身健美教练和私人教练等工作。
(2)健身舞蹈方向:面向各健身场所,从事专业的操课教练和健身舞蹈私人教练等工作。
(3)运动项目健身指导方向:面向各健身俱乐部(会所)和体育健身场馆,从事网球、跆拳道、高尔夫等项目的健身教练工作。
体育保健(专科类)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医院、疗养院等保健康复机构从事运动损伤治疗与预防、理疗、康复等工作;在健身俱乐部(会所)从事科学健身、膳食营养咨询与指导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培养层次与学制:三年制高职(大专)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学、推拿学、针灸学、中医筋伤学、营养学、保健学基础、理疗学基础、康复医学、私人健身教练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医学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
(1)健身指导方向:面向体育健身场、馆、俱乐部(会所)健身指导部门从事科学健身、膳食营养的咨询与指导工作。
(2)康复理疗方向:面向医院、疗养院等保健康复机构从事运动损伤及退行性病变治疗与预防、理疗、康复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