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高校代码:12805(教育部)
高校名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类型: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校 址: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东路3号(邮编:223003)
学院概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肇建于1978年,前身为淮阴电子工业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江苏省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院校;2007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圆满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连续六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跻身于江苏省公办高职院校六强。
学校占地1080亩,坐落在淮安高教园区,校园环境优雅,景致宜人。设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传媒艺术系、基础部和社政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在校生11000多人,建筑面积27.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 6.6亿元,图书馆藏书6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
学校设3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通信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软件技术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通信技术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占29.0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4.05%;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83.3%;有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指委委员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3人,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9人,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淮安市“533英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名,淮安市“十百千”人才计划培养对象24人,省、市岗位技术能手16人,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9个、校外实训基地115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站(所)18个,可开展51个工种技能鉴定。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集成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工程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财政支持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基础实验实训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性中心建设点。
学校建成了“江苏电子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苏北最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9个省级以上技术开发应用与服务机构;先后承担了省、市科技项目及相关横向课题100多项,获技术专利(技术发明)60多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及其他各类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600多项。
学校是教育部、工信部等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1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联想学院、西子奥的斯学院、华为网络学院、中兴UNC学院等4个校企联合学院,设立了31个企业订单班及企业奖学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学校学生在2009至2013年连续五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9个,实现了“五连冠”,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都名列前茅。
学校先后多次被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育人才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教先进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和“江苏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面向未来,学校正向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化创新型高职院校的目标奋力迈进。
录取规则:
1.江苏省普招录取规则(招生代码:1350、1486)
(1)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普通类文理科,选测科目等级无要求,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1合格”。艺术类(美术)考生,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
(2)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必须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不得均为D级。
(3)对进档考生录取办法: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方法,普通类同分考生按语数两门总分(含附加题分数)确定先后顺序;艺术类使用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进档同分考生按专业成绩确定先后顺序,再按“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填报顺序依次安排专业,当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根据各专业录取进程,参照其专业志愿倾向进行适当专业调剂。
2.江苏省对口单招录取规则(招生代码:1350)
对进档考生录取办法: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文化成绩+专业技能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同分考生按文化总分确定先后顺序,再按“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填报顺序依次安排专业,当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根据各专业录取进程,参照其专业志愿倾向进行适当专业调剂。
3.其它省录取规则
对进档考生录取办法: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院校志愿按“志愿清”方式录取,即优先录取院校志愿靠前的考生,平行院校志愿视为同一志愿;专业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当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根据各专业录取进程,参照其专业志愿倾向进行适当专业调剂。
4.江苏省内外共同录取规则
(1)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无。
(2)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参照进档考生的录取办法处理。
(3)外语语种要求:英语类专业限英语,其他专业无要求。
(4)男女生录取比例: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奖学助学:
优秀学生每年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企业奖学金300—8000元/人。学院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在家庭所在地申请不超过8000元/学年的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校期间每年可申请2000—4000元/人的国家助学金及勤工助学等资助。
收费标准:
学院按江苏省物价局公布及我院备案收费标准收费。学费:工科类专业5300元/学年、文科类专业4700元/学年、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专业71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800元/学年;住宿费:1000-1500元/学年。
其它须知:
学院在籍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毕业时可取得我院颁发的经国家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学院在籍学生可通过普通高等教育“专转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等方式升入本科学习。
学院设立信访电话(0517-83808022),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招生工作信息及录取结果通过学院招生网及时向社会公布。
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400-008-1350(免长途话费) 传真:0517-83808083 E-mail:haxxzs@qq.com
学院官网:http://www.hcit.edu.cn 学院招生网:http://zs.hcit.edu.cn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四年四月十五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科类)
本专业为国内紧缺专业,培养具备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水平,能在各类涉外企业独立从事单证制作、海关通关、口岸商检、国际货物运输及其代理、外贸仓储管理、报关代理、物流管理等相关工作。主要开设课程:商品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货运代理、外贸仓储管理、外贸运输保险、海关法、关税理论与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商检实务、外贸商品归类等。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均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教师,100%研究生学历,博士2名。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主要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国际物流实训、报关报检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本专业定位以培养报关员、报检员、货代业务员为主要方向,并与国内多家知名货代公司、报关企业、海关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许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类)
专业特色:该专业围绕“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总体思路,集合了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特性,具有综合性强、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以富士康科技集团富盟科技(淮安)公司为依托,开展的“工学结合”、“学训交替”培养模式,为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渠道。目前该专业技术人员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人才之一,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 95% 以上。 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面向生产第一线,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装配、维护保养等能力,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职业岗位): 1.从事一般机械产品零件的测绘及设计工作。 2.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 3.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操作及维护。 4.机电设备的控制、运行、安装、调试及操作工作。 主干课程: 1.理论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床电气与PLC等。 2.实习实训:车工实习与考工、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液压实训、PLC课程设计、富士康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
数控技术(专科类)
专业特色:数控技术专业是当今数字信息技术领域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时代复合型的数控加工技术人才,是国家紧缺人才行业之一。我院自2001年开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6年被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厅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年我院增加投资300余万元购置8台生产型数控铣床(加工中心),2007年我院又投资150万元添置14台生产型数控车床,数控实训中心已经成为省内一流的实训中心,通过多年的积累,数控技术专业拥有非常雄厚的办学实力。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机床电气与PLC》、《数控机床结构与维修》、《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等主干课程及钳工热加工实习、车工及考工实习、单片机设计、数控车床中级工实训、数控铣床中级工认证强化实训、数控自动编程实训、PLC课程设计、数控机床维修实训、上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原理、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实训条件:数控实训中心前身数控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本实训中心目前已成为苏北地区高校中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中心之一。该中心占地建筑面积为近1200 平方米,现有南通机床厂数控铣床XK713A六台、加工中心XH713A两台,配备日本FANUC-OI-MB系统,此系统功能强大,运行稳定,并集教学与生产于一体。大连机床集团生产型数控车床CKA6140十四台,配备日本FANUC-OI-TC系统,由于该设备适用于生产,因此为开展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奠定了基础。此外数控实训中心还配备了数控机床教学实验系统、数控技术试验台各一台。另装有南京宇航数控仿真软件51个点,可实现计算机仿真。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立足生产第一线,在工业企业,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主要就业岗位: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次要就业岗位: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 其他就业岗位: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科类)
专业特色: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是属于艺术类的专业,是以实训为中心而展开教学,非常强调一个“练”字,所有理论课程均是一一针对实践项目而设定的。 主干课程:理论课程有绘画基础、设计素描、装饰图案、消费心理学、三大构成、包装概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与加工、包装装潢设计、计算机绘图、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包装样品设计与制作、设计与商务等。实践项目有风景写生、针对性素描实训、构成设计实训、Photoshop实训、认识实习、效果图技法实训、CAD实训、包装样品制作实训、商务调研(含教学参观、认识实习、企业调研与体验)培训、毕业实习(设计),以及我校的主要特色实践环节等。 培养目标:掌握包装技术与设计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设计领域懂得包装基本技术以及品牌策划、消费心理、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必需的独特创意与独立设计能力以及能从事包装设计、效果图绘制、包装样品制作、包装印刷设计等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能科学运用现代化技术与表现手段从事包装设计与制作工作等,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独创精神的,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工商业美术设计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实训条件:建有工业产品模型设计制作室、包装样品设计制作室、画室、数码工作室、实训资料室以及2006年中央财政拨款76万元建设的苹果电脑机房;同时还拥有认识实习、写生基地、商务调研等校内外实训基地20个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面向艺术设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包装设计所需求的策划、设计形态语义传达与表现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