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不是词藻,不是结构,而是立意。立意,就是在对材料(题目)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向读者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立好意,应该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准,就是立意要准确
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要明朗。不同体裁的文章,表现立意的方式不同。议论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多半是直接把观点摆出来,或题目示意,或“开宗明义”,或“卒章显志”,或“立片言以居要”去点题。而记叙性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往往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表达主题。无论是什么文体,都要保证全篇内容从始至终都旗帜鲜明地为立意服务。
二、新,就是立意新颖
文贵创新。“新”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新颖不等同于哗众取宠和故弄玄虚,新颖要立足于生活,它所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现象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三、高,就是立意高远
就是指文章格调清新,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高远的立意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
四、深,就是深刻
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能使读者受到启发,能从平凡的事件中发掘出不平凡的精神。不能只抓表象,就事论事。它要求考生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材料深刻的挖掘力,对生活高度的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