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科补充说明
|
|
| 整理自:湖北招生考试网 2009-3-19 13:39:09 |
sp;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2006年全国卷Ⅰ】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 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2007年北京卷】 4.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作家的诗文篇名。(两题任选一题) (1)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写出杜甫“三吏”、“三别”中两篇作品的名称。 (2)①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②写出柳宗元两篇散文作品的名称。 【2006年广东卷】 5.默写。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 ①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②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⑧ ,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只选一小题) ⑨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 , 。 ⑩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 。 【2006年福建卷】 6.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 白 苏 轼 欧阳修 B.白居易 曹 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 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 曹 植 苏 轼 司马迁 【2008年北京卷】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把曹操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宫印一并送还。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三国演义》) B.吴荪甫和同道成立了一个银行,并收购了几个工厂。由于战事频繁,企业发展受扼制,吴荪甫面临困境。尽管如此,此时的他还是为自己打气:“不!我还是要干下去!”(《子夜》) C.方鸿渐与孙柔嘉订婚后,为了摆脱家庭的束缚,双双与赵辛楣等人一道前往三闾大学任教。他们一行受到了校长高松年的热情接待和真诚欢迎。(《围城》) D.德·蓬风先生去世后,作为丧子的欧也妮虽然每年有八十万法郎的收入,但生活仍和做姑娘时一样。她根本不把金子放在心上,一心只向往天国,并不停地暗中帮助那些受苦的人。(《欧也妮·葛朗台》) E.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便鼓起勇气当面向她忏悔,并表示愿意娶她以赎罪;玛丝洛娃宽恕了他,并请求他向法院疏通减刑。(《复活》) 【2008年福建卷】 8.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下面是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其中的“一堵墙”可以有哪些理解? 周围是那样地静寂,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见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完全明白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 (巴金《家》) (2)请你谈谈下面画横线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这时,加西莫多重新抬起眼睛去望埃及姑娘,看见她的身子吊在绞刑架上,远远地在她的白衣服里作临死的痛苦的颤抖。随后他低下头去看看直挺挺躺在钟塔下面的摔得不像人样的副主教,他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雨果《巴黎圣母院》) 【2008年福建卷】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龙渊义塾记 [明]宋濂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卜地官山之阴 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 C.俾无有所与 俾:使 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 ②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 ③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 【2008年湖北卷】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②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围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③,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其职之不举 举:称 B.再四皆不然 然:这样 C.烛之则狗也 烛:照 D.且数十武 武:步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以柳枝横扫之然以其猛也 B.旦若遇之于市卒灭于虎 C.过冉氏门而东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 D.主人疑狗之不吠也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冉氏烹狗原因的一组是 ①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 ②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 ③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 ④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 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 ⑥县人冉氏,有狗而猛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B.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 C.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抨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 D.石勒听从母亲的劝告未杀石虎,结果石氏反受其害。 (5)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故 曰 勇 于 私 斗 而 怯 于 公 战 又 奚 独 怪 于 狗 而 烹 之 嘻 过 矣 ! (6)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冉氏以是颇患苦狗。 ②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2007年辽宁卷】 3.阅读下文,完成(1)-(5)题。 《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及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 ②较然:明显。 (1)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3)“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 (4)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5)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 【2007年上海卷】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2008年北京卷】 (二)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006年全国卷Ⅱ】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nb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