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I部分(选择题 共3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8小题,38分。
1.西周时期,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2.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 D.无等级名分差别
4.“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它使秦国
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
C.促使地主制经济发展 D.发展了商品经济
5.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俸禄制 D.三长制
6.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A. 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B.阅读到用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C. 火药用于军事 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7.唐朝时,洛阳和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下列各项属于其原因的是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大运河的开通
C.取消了对城市的管理 D.对交易场所不再加以限制
8.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 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
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摒弃了佛、道的干扰,振兴儒学
10.右图中E处应填写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1.王安石变法中,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的政策是
A.市易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12.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 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经济发展新变化的是
A.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C.出现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 D.有些地区开始用纸币交易
14.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求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思想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以“众治”取代“独治” D.“存天理,灭人欲”
15.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中国能改变马克思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在澳门大学进行演讲时指出,以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为标志,中国文化注入了一种异样的色彩。下列作品中,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17.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
18.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圆明园大水法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建于清朝初期 ②毁于西方列强侵略 ③反映了清朝由盛转衰的趋势 ④体现西学东渐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主要表明
A.反抗外来侵略的愿望 B.反对地主剥削的意愿 C.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D.社会进步的色彩
21.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
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 B. 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
C.洋务运动需要更多劳动力 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
22.《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它的主要影响是
A.扰乱地方社会秩序 B.控制清政府的决策 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限制中国商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