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物理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江苏无锡市高三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4-12-16 14:10:54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期中基础性检测考试
物 理 试 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3 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绕绳装置,转动A、B,使光滑挂钩下的重物C缓慢竖直下降,关于此过程中绳上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边正前方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正投影轨迹是
 
3.篮球从高处释放,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加速下降过程中
   A.合力对篮球做的功等于篮球机械能的减少量
   B.重力对篮球做的功小于篮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篮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篮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篮球机械能的减少量
14.2013年6月11日,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天官一号”首次为青   
  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开辟了我国太空教育的新篇章。在天宫一号里,长为L的细
  线一端固  ,另一端系一个小球,拉直细线,让小球在B点以垂直于细线的速度vo
  开始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轨道处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球运动的过程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做速率变化的圆周运动     B.细线拉力的大小不断变化
   C.只要v0>O,小球都能通过A点     D.只有 ,小球才能通过A点

 


5.“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在比赛中,高三某同学1min摇绳240圈,跳绳过程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约为总时间的2/5,不考虑人对绳做的功,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平均功率约为
   A.15W     B.60W
   C.120W     D.300W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6.以下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启动加速
7.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距离地面高度为2R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小为     B.角速度为
 C.加速度大小为 g     D.周期为
  8.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
    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
    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l0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机械能守恒
 B.0~l0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
 C.10s~15s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D.10s ~15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处于失重状态
  9.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且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A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 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
 B.当 时,绳子一定有弹力
   C. 在 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变大
 D. 在 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题,共计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8分)小明研究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选用的实验器材是:长木板、总质量为m的小车、光电门、数字毫秒计、弧形斜面、挡光片、游标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装如图甲所示
    (1)主要的实验过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      mm.
 ②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读出小车通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示数t.
 ③用刻度尺量出小车停止运动时遮光板与光电门间的距离L
 ④求出小车与木板间摩擦力f=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挡光片,某同学用一宽度为8cm的金属片替代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中,小车释放的高度应该适当          (选填“大”或“小”)些.
 
11.(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中小车A左端连接一纸
  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轻绳绕过滑轮系于拉力传感器C的下端,A、B置于
  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实验时,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该同学在保证小车A质量不变的
  情况下,通过改变P的质量来改变小车A所受的外力,由传感器和纸带测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
  a数据如下表所示。
 
 (1)第4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A、B、C和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小车加速度a为      m/s2 。
 
(2)在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P
的质量远小于小车4的质量。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中做出小车加速度a与力F的
关系图象。
(4)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疏漏一个重要步骤是            。

三、论证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1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2分)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
  1500kg,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
  闭,如图所示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线,则:
 (1)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Hm为多少?升至最大高度后,再经过多长时间探测器落回星球表面?
(2)发动机的推动力F为多少?

13.(12分)如图为神州八号飞船发射示意图.飞船由运载火箭先送人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在B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忽略地球的自转,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为多大?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为多少?

 

 

14.(15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以4m/s的速度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AB间(B
    为顶端)长度为25m.(取g=l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从A端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从A到B的时间;
(3)物体从A到B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15.(16分)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 =l0c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m,水平距离s=1.2m,水平轨道AB长为L1 =1m,BC长为L2=3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 l0m/s2,求:
  (1)为了使小球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大小;
  (3)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16.(16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1.0kg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l.0kg的小铁块B,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对铁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F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4s时撤去拉力.可认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 l0m/s2.求:
  (1)0~1s内,A、B的加速度大小aA 、aB;
  (2)B相对A滑行的最大距离s;
  (3)0 ~4s内,拉力做的功W

 

点击下载: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