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高考状元情结为何屡禁不绝
来源:2exam.com 2010-6-28 【字体:小 大】
高考状元情结为何屡禁不绝

状元之炒作,只是汪洋般的应试市场之海的冰山一角而已

近日,广东省考试院宣布今年不公布高考(论坛)状元,江苏、广西也有类似规定。然而,各地高考状元仍在纷纷出炉。多年来不得炒作高考状元的三令五申,基本如风过耳,没人真当回事儿。

其实,如今的高考状元,已经与过去不大相同了。因为招生渠道的多元,经由高考进入大学,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必过的独木桥。别说海外高校吸引了不少尖子生,国内升学也有保送、直推、特长生、自主招生、加分政策等诸多途径,需要全力以赴拼高考的学子,在很多省市的比例日益缩减。有些重点中学,“裸考”生只占一半左右,甚至更少。

那么,一边是三令五申,一边是“状元”缩水,何以这一年一度的状元炒作仍然热火朝天呢?

往远了说,中国的状元情结,持续上千年了,岂是说断就能断的?状元及第、“天子门生”,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可以立马改写省志、县志、族谱、家谱,足以辉映千秋。除了功名利禄的现实诱惑,状元情结中也不乏正面的导向作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草根百姓而言,崇拜书香,往往就朴实地落墨在了状元头上。

往近了说,在今天,除了骨子里断不了的状元情结,更有极其诱人的现实利益。状元出自哪里,就标志着哪里拥有“美妙”的升学率,也就在来年拥有可观的生源和财源。据媒体报道,一个省级状元,竟然有可能带来高达百万元的直接经济利益,让状元本身、状元所在中学甚至状元所在县市一夜之间名利双收。更不要说由此而带来的高昂间接收益,在有些县市,培养出状元的学校领导或县乡教育部门的领导,也能由此得以升迁……

试问,这样一本万利的状元利益链,焉能不让人心动?还不单是养成状元的一方,炒作状元的一方如媒体也能收获眼球、发行量甚至广告,这种种岂是一纸禁令所能约束?

其实,偶然报道个把状元的成才经验,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错事儿。如果将状元背后的利益链彻底斩断,就算有状元报道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呢?

问题在于,如今类似高考状元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各方炒作的欲望被应试体制挑动得极为亢奋,这不是简单的禁令就能压抑得了的。就连应试制度的屡禁不改,背后也有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拨弄。奥数、作文竞赛、各路等级考试以及教辅材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背后有多么巨大的市场,多么庞大坚挺的利益集团,就连胆敢对小升初说个“不”字的媒体,也要被或明或暗地“潜规则”。所以,状元之炒作,只是汪洋般的应试市场之海的冰山一角而已。“冰山”不融,削掉这一角,于事无补,它还会不断顽强地拱出头来。

撼状元炒作易,撼应试体制难——但是,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计,再难,也得开始措手了。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