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招生答学生问
1、开设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改变传统师范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能力“双薄弱”的现象,使学生同时进行学科学位和教育学学位的学习,真正实现“双专业”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渠道。
2、修读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在于弥补目前单一学科专业教育的不足,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单一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广泛职业适用性的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使学生通过两个专业的学习,在具备一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实现知识在不同专业面上的拓展和能力在更高层面的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并为日后职业生涯中的进一步突破做好准备。
3、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否申请修读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
答:不能。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双学位教育,是为已经考取在读的除行政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本科生,提供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一种弹性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
4、修读经济学专业的双学位能否选择金融理财、国际经济等专业方向学习?
答:能。为充分满足修学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同学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后,修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金融理财、国际经济等专业方向学习。课程本着宽口径、精炼化、实用性的指导思想设置。
5、请问修读本科“双学位”教育时,涉及到通识课程和主修专业已修的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该如何处理?
答:凡参加本科“双学位”专业学习的学生,其通识教育课程(政治类、外语、计算机、体育、军训等课程)不重复修读;凡在主修专业已修读合格、重复或相近的课程,可申请免修。
6、云南师范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招生条件是什么?
答:(1)校内10级、09级日制本科学生。
(2)遵纪守法,道德品质良好。
(3)身体健康,能胜任同时修读两个专业的学习任务。
(4)主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良好,已修科目无补考。
(5)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学科课程的选择要与学生本人主修专业相关。
(6)三个本科专业“双学位”教育,每个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7)主修专业学费、住宿费无欠费。
符合以上条件者,按申请程序即可报名修读本科“双学位”教育。
7、云南师范大学三个本科“双学位”教育的课程分别是如何设置的?
答: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课程: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基础上,根据“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课程计划表,应修总学分为 72 学分。必修课程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板块、学科课程与教学及职教板块、教育实践课程板块,共960学时64学分;选修课程至少选4门,共120学时8学分。
经济学专业双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共计1056学时,66学分,与通识课程一并构成完整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
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实际需求,必修课程全面体现了公务员考试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共设置必修课程16门,加上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共计61学分。
8、请问三个本科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实习是如何安排的?
答: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实习安排:师范类学生可将其所学专业的教育实习与教育学专业实习合二为一,由两个专业的老师共同指导完成教育实习任务;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其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与主修专业学院协调,采取分散实习或集中安排在假期实习的方式进行,教育见习结合课程进行。
经济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实习安排:专业实习课程的安排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即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由云南师范大学组织实习鉴定,通过者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实习安排:专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即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自己找单位实习,由云南师范大学组织鉴定,只要通过即可获得学分。专业实习安排8周,一般在第7学期进行。
9、请问修读本科“双学位”教育毕业时是否撰写毕业论文?
答:修读经济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的学生必须撰写双学位专业毕业论文,并参加论文答辩,只要通过即可获得学分。毕业论文的答辩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
10、请问本科“双学位”教育学费的收取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我省高校双学位教育等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发改收费〔 2008 〕1663号)文件关于具备开展双学位教育的高校,可以按照就读本科该专业当年入学新生执行的具体学费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二收取双学位费用的相关精神,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收费标准为每年1600元、经济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收费标准为每年1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