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教育部公布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

来源:2exam.com 2013-4-12 15:39:43
 继“211”、“985”之后,教育部于去年启动的“2011计划”一直被全国各大高校视为第三块诱人“大蛋糕”。昨天,教育部公布“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经专家三轮评审,共有14个协同创新中心从全国176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些中心的牵头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南大、天大、中科大等国内20多所名校。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份名单上,上海高校集体“缺席”。

  资金扶持跨界新组织

  “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介绍,“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包含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大类。

  “2011计划”在框架设计时,就表现出一种对高校扶持模式的颠覆:国家资金投入的不再是某一所特定的大学,而是一个跨界新组织—— “协同创新中心”。从进入首批名单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看,每个中心都由高校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组成。比如名单中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北大、清华、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协同”。在国内量子研究领域,这三家单位实力都属顶尖水平,某种意义上是“竞争对手”;而按照“2011计划” 的要求,团队作战取代“单打独斗”,目标是实现“1+1>2”。

没吃透特点导致失利

  去年5月4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2011计划”后,全国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26个省市成立了“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此次进入首批名单的14个中心,是从176个申请项目中过关斩将胜出的。

  名单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里,没有出现上海高校的名字,只有两所沪上科研院跻身“协同单位”,分别是:“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里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及“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中科院上海技物所。

  记者从相关途径获悉,“2011计划”启动后,沪上高校曾申报13个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结果11个项目在初审阶段就没入围,仅剩上海交大和同济两家,但它们也在第二轮评审被相继淘汰。

  沪上高校缘何失利?市教委相关人士解释说,上海一些高校虽然学科实力不俗,但可能对“2011计划”的特点还没完全吃透。高校学科发展如何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效对接,上海高校在申报方向和选题上有待进一步聚焦。

“计划是为机制改革买单”

  王延觉在谈及“2011计划”时强调一点:它的资金应该用在“现有体制的投资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通过协同机制、学者流动机制、学生培养方式以及资源共享方式组建高水平的队伍,推动高校运作机制改革。简言之,“2011计划是为机制改革买单”。

  沪上高校有没有强烈的凝聚团队和学科,进一步推进创新改革的动力?

  实际上,市教委去年曾出台“上海2011计划”,其中明确,将构建一批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为此,市教委不仅投入充足的经费,还提供了较大的政策空间。比如,为打造产学研创新协同载体,高校3%的编制可用于人员流动,有意愿全职到企业工作的研发人员在需要时可申请回学校工作,满编的学校可申请增加流动编制——这是很大的政策突破。

  但目前,在建的地方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有19个,还没有一家开始实施上述政策。

  一位高教界资深人士评论,从首批公布的名单看,“2011计划”释放了一个明显信号:高校要想吃到这块“蛋糕”,前提是加强校内校外的协同,探索有效的创新机制——但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上海很多高校的软肋。

  如何加强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确是当下摆在沪上高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