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教育案例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1. 主题与背景
每一个案例都应有一个鲜明的主旋律,它通常涉及的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理 念、常见问题和困扰事件等。
2. 情境描述
教育案例的描述不应当是杂乱无章的课堂实录,而应该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 来讲述,但同时又必须是源于教师的真实经验而不是子虚乌有杜撰出来。
3. 问题讨论
这是根据主题与情境描述,设计的一份案例讨论前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的 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案例教 学服务的,目的是提髙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让学生有章可循。一般而言,不同的 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手段,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
4. 诠释与研究
即对教育案例做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 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做理论上的分析。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 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所期望的内容学生没有答出来或者是偏离了,教学内容 呈现的先后与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运用与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等问题存在 着矛盾,每个矛盾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诠释,挖掘 这些矛盾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5. 分析与反思
这是教育案例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回顾和小结,是对自己经历 的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或事件进行的深入思考。在分析与反思部分,要谈自己独 到的见解、疏漏失误,谈学生学习中的进步、闪光点和值得注意的伺题,它既有成 功的记录,也有失败的分析,既有教者的感受,也有学者的反馈。因此,教育案例 的理论水平高低,往往能在这部分中得到反映。肤浅的描述,可能只是停留在就事 论事的层面,让现象掩盖了本质;深刻的论述,能够以小见大,在更深层面上挖掘 出蕴含于其中的教育教学真谛。因此,写作这部分内容时,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 结合起来,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故事或事件,以事论理,以 理析事,达到事理交融,凸现出要说明的观点和悟到的道理,最终揭示出教育教学 规律。
(三)教育经验总结
教育经验总结是班主任研究成果的表达,是对其工作研究结果的真正反映,体 现班主任的工作特点,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论文”。教育经验总结是班主任对 自己在班级建设和研究中的亲身经历、尝试的思考和认识。这是班主任最熟悉、最 擅长的研究成果表达方式,而且班主任的研究成果也大多选用这一表达类型。由于 经验总结自身的局限性,班主任在书写教育经验总结时,应注重对提供的事实,进 行回顾、反省、分析和概括,避免简单的议论,而且要把经验概括与典型事例有机 地结合,并从教育理论层面给予必要的梳理和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教育经验总结的 研究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