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4人可享优质高中名额分配
招生面向所有初中录取增设名额分配批次
今年中招改革中,优质高中名额分配计划变化最大。今年将有83所优质高中共计拿出7384名招生计划参与名额分配,这些优质高中将拿出30%的招生计划用于名额分配,与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今年在往年中招统一招生8个志愿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次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市教委表示,通过此举充分发挥中考中招政策向下学段的传导作用,减轻“小升初”择校压力,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名额分配比例逐年递增
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从2006年起,本市开始实行将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5%-10%分配到本区县相对困难初中校的试验。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
2013年,按照中央要求,为逐步实现30%的目标,北京市将示范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再次调整,提高到12%-15%。
今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扩大,即将区域内各优质高中招生总计划的30%分配到区域内的所有初中,保证优质高中初中部学生和远郊区县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所有初中可享名额分配
2014年全市参加“名额分配”的优质高中共83所,招生总规模24604人,初步测算“名额分配”招生计划7384人。此次优质高中拿出分配的30%招生计划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原有12%的名额分配计划、原有10%择校生计划和新增计划。
根据市教委安排,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即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各区以优质高中为单位,将本校2014年统一招生计划的30%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优质高中范围由各区结合本区实际确定。各区所有初中均可参加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
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即门头沟区、昌平区、大兴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县、平谷区、延庆县、燕山区,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参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办法执行。
录取工作分两序列进行
名额分配招生坚持自愿原则。具有升学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按照区域内优质高中对本校的名额分配计划数,并结合自身条件可选择1-5个志愿自愿报名。
李奕介绍,与过去“点对点”、“扶贫式”的投放不同,今年名额分配的计划分配和录取均有所变化。每所初中获得名额分配的计划是根据该校初三毕业生占全区初三毕业生人数比例而确定,比例越高获得名额分配的计划数相应增加。
以往,一名普通初中校学生参加名额分配需要经过自荐、老师推荐、学校审核、公示等环节,按照报录比1.2:1的比例进入名额分配的范围,最后根据中考成绩由志愿校择优录取。李奕表示,考虑到过去名额分配在操作环节上有分配指标、推优性质,存在最优秀不一定想参加,推良不推优等情况,今年取消推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面向所有初中,在录取时单独设立批次。同时,为兼顾公平,将按优质高中所含初中和普通初中两个序列分别依分数和志愿录取。这意味着,今年中招录取将在原有的提前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中,再增加一个“名额分配”的录取批次。
>>名额分配招生报名指南
答:本市具有升学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非京籍按京籍对待的8种人)、具有连续三年正式学籍均有资格参加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拟回户籍报考(含报名前从外省回京)及往届生一律不参加名额分配计划招生。
答:报名参加名额分配招生坚持自愿原则。具有升学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按照区域内优质高中对本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并结合自身条件可选择1-5个志愿学校自愿报名。
答: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将采用单独批次,按照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当名额分配计划未完成时,从未完成名额分配计划数的初中校按照考生成绩依次补录,直至完成名额分配招生计划。

>>释疑
名额分配
1.什么是名额分配?
市教委:名额分配是指将各优质高中当年总招生计划的30%计划(名额)分配给本区域的各初中校,使各初中校的毕业学生都有一定比例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
2.参与名额分配的学校如何确定?
市教委:优质高中的确定原则主要是市级示范高中,还有一些受广大百姓认可的普通高中。具体名单由各区县确定。
3.名额分配是怎么分的?
市教委:为体现机会均等,分配原则是按照市级统一要求,根据各初中校初三毕业生占全区初三毕业生的比例,计算出名额分配计划数。
4.名额分配比例提高是否会影响考生的入学机会?
市教委:名额分配工作的逐步深化,扩大了一般初中校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同时,2014年取消择校生计划,并在优质高中招生计划中增加了3000个名额,通过增量推进改革的方式,可以确保广大考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