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南海全省首试“普职融通”
文/羊城晚报记者 赖逸秀
图/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从今年起,南海尝试高中或职校学生读完一年后,通过转学考试的方式,让学生拥有读高中抑或职校的“第二次选择”。据悉,南海是全省首个试点区域。
今年南海区选取了办学条件较好的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和罗村高中作为试点学校,只要通过了转学考试——区内所有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可以在该学年结束时选择转读罗村高中;区内所有普通高中的一年级学生,也可选择转读南海信息技术学校。
按照规定,5月13日截止报名,记者了解到,中职报名“转读高中”的人数远超“高中转读中职”。
双融通 两校试点收转读生
据了解,今年南海区选取了办学条件较好的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和罗村高中作为试点学校,只要通过了转学考试——区内所有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可以选择转读罗村高中;区内所有普通高中的一年级学生,也可选择转读南海信息技术学校。
有转读意愿的职校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前(每年6月),向学校提出转学申请,通过相应的考核录取后,9月份入学。
据悉,两所学校试点“普职融通”后,通过考试选拔转入罗村高中二年级就读的中职学生,在中职学校第一学年所得学分可计入普通高中总学分,完成学习任务并修满学分,可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级中学毕业证书,并可参加普通高考。
职转高 圆大学梦机会再临
听到学校广播“普职融通”的消息,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小林很兴奋——这是上天再给自己一次“圆梦”的机会吗?
来自南海区小塘中学的小林,初三时父母闹离婚,后来小林的妈妈离家出走了,家庭的变故让小林承担了巨大压力,成绩受到严重影响,中考成绩不佳,无法读上高中。“这是我的遗憾,我希望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弥补。”小林说,“这是我实现‘大学梦’的途径,哪怕我成为班里最后一名也无所谓。”
记者了解到,今年报名转学到罗村高中的考生,需于5月25日参加考试,考一张该校自主命题的综合试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难度略低于高一学生要求。
在中职念书的小茹,本身不太情愿转读高中,却被父母狂打十几个电话,强迫一定要抓住机会报名。“我本身成绩一般,去高中或许会跟不上,也很害怕被同学歧视。”小茹说,自己已经熟悉了职校的环境和同学,不想轻易离开,但父母认为,能读高中,不管成绩多差,也能够上大专。在父母的逼迫下,小茹无奈报了名。
高转职 差生心动父母反对
此次试点,除了中职转入普高外,有意转读职校的罗村高中普通高中生,可在高一第一学年结束前转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二年级就读。学生在普通高中一年级所得学分,同样计入职校的总学分,剩下两年按照中职学习要求,完成职校学习任务并修满学分后可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小杜是罗村高中高一理科生,听到这个消息她心动了。目前她是学校里唯一一个申请转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特别是理科学起来比较吃力”,小杜说,以自己的成绩将来也难考上大学,还不如到职校学一技之长早日就业。对于小杜的选择,她的父母反对,他们认为还有两年时间奋斗,小杜仍有希望考上大学。
跟进度 “职转高”压力很大
原来在文化课基础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中职转校学生转读高中后,能否跟上新的课程?
罗村高中副校长查军说:“今年学校招收(转校生)专业以文科类为主,也可报读体育、音乐、美术等术科类,如果是报考理科,中职转校生基础知识方面不容易衔接,相比之下文科更容易补上落下的课程。”
对于转入高中的中职学生,查军表示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让转入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文理科并分散到各个班级,让学生融入集体,也方便得到同班学生的帮助;另外一方面,对于这批学生存在共同问题的,将定时将他们集中起来特训。
然而,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教务处主任朱惠不无担忧地说:职校学生本来成绩稍微差些,加上平时学习以技术为主,语、数、英三科课时少,难度也较低,转读高中后,学生直接插班到高二,学习压力会十分大,“要跟上其他高中生的步伐,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和毅力。”
报名数“冰火两重天”
“中职低人一等”作祟
按规定,5月13日是“普职融通”报名截止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南海区教育局获悉,目前报考“中职转普高”的学生有20多人,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学生居多,而“高中转中职”报名的只有3个,并且还有不确定因素。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教务处主任朱惠表示,该校本来有60多个学生报名“转读高中”,但出于维护学校教学稳定的考虑,除了先给学生进行摸底考试筛选外,还要结合专业去“过滤”(该校每个专业中最多只能让1至2名学生报名转读),确保全校最终的报名人数不超过20人。朱惠表示:“这是防止一些学生盲目跟风。”
“职转高”与“高转职”的报名情况如此悬殊,罗村高中副校长查军指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择业观——很多家长认为中职学生“低人一等”。查军直言,其实家长应给孩子正确的定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能认为只有读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搭成才“立交桥”
破解“普职阻隔”
“哪怕只有一个人报名转读,这个政策都是成功的,因为这代表着这条路走得通。”罗村高中副校长查军说。
教育部资深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职业学校本来就和高中一样,是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政府在职校的投入方面往往比高中要少,重视程度也不够。张敏强表示,这种方式相当于在政策上开了一条“通路”,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打破“普职阻隔”的现状,做到优势互补、学分互认、学籍互换,为学生搭建成才“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