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全国中考 >> 海南中考 >> 文章正文
 
海南省教育厅2009年中考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
整理自:海南省教育厅 2009-3-19 16:19:19

海南省教育厅文件

 

琼教中招〔2009〕1号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教育(教科)局,省农垦总局教育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厅直属中学,高校直属中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琼发〔2008〕16号)提出的“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将《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教育  体育  考试  方案  通知

  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3月16日印发

  校对:陈昌伟  打印:封君丹             (共印10份)

 

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琼发〔2008〕16号)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并让学生逐步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考试时间

2009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10日至5月10日。

三、考试范围和对象

凡报考我省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升学体育考试。

四、考试项目

2009年必考项目为50米跑、坐位体前屈,自选项目为男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考生可以自选一个项目。

2010年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自选项目男生为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女生为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投掷实心球。考生可以自选二个项目。

五、测试方法

按《2007年海南省中等学校招生实行体育考试的意见》执行。

六、计分办法

市县中招办组织体育考试的成绩按《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表》计分,每项满分为10分,共30分(21—30分为A等,得等级分3分;18—20分为B等,得等级分2分,17分以下为C等得等级分1分),以实际取得的等级分计入中招升学考试总分。

七、免试和缓考

免试:身患严重疾病及残疾的学生,凭市县教育局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及考生家长签署意见,经学校报市县中招办批准后,可准予免试,并按18分B等级得分2分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凡获准免试的学生名单必须在学校张榜公布。医院证明和申请书原件装入该生升学档案,供招生学校录取时参考。

缓考:对考前突发伤病(含女生例假)无法参加考试的学生,由学校报当地主考,经在场医生核准,当地主考签字后可以缓考。缓考应在考试日期后一周左右统一组织补考,届时仍不能考试的学生可按免试办法予以处理。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如考生自行放弃考试项目,则该项目作零分处理,已考项目按最后得分计入升学考试总分。无故缺席者不予补考。

八、组织实施

(一)为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领导,省教育厅成立体育考试领导小组,由基础教育处、体卫艺处、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各市县教育局要相应成立中招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中招体育考试实施方案,并于2009年4月10日以前报海南省教育厅中招办。

(三)各市县应根据本地考生人数分布情况,本着就近方便,能保证考生当天往返,又易于组织管理和保证考务工作质量的原则,集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全封闭式考场,考场设施及条件必须符合各项考试要求。

(四)各市县要编排好“中招体育考试秩序册”并提前分发到各校。考生须持中招体育考试准考证,并经逐项验证后参加体育考试。每名考生的三项考试应在半天内完成。

(五)“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登记表”作为考生成绩的原始记录依据,每项考试结束后,必须立即由考生本人签名。完成成绩的计算机处理后,每名考生的成绩必须在学校显著位置统一公示5天以上,在无异议后,市县教育局中招办将体育考试成绩封存并于5月30日前转送省中招办,之后任何人不得对中招体育考试成绩进行更改。各市县中招办均以考生在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登记表上的成绩计入考生升学考试总分。

(六)各有关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加强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紧张畏难情绪,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练习,尤其是加强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和提高速度耐力素质的综合性练习。同时,要落实学生体检制度,严格加强医务监督,对患有心脏疾病的学生要避免参加大运动量练习。各地中招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在考试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建立安全保卫机构,确立安全保卫责任人,要制定应急预案。主动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做好考场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七)学校要重视考生往返考场的交通和饮食卫生安全工作。集中运送考生的车辆必须正常,驾驶人员必须证照齐全,安全信誉度高,不准超载。集中饮食点要注意卫生要求,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八)各考场应封闭。考试过程中,除考务人员、各校带队教师及临考的考生外,任何人员均不准进入考场或以各种方式干扰考试工作的进行。考场内必须安排医务人员值班。

九、奖励

凡在初中阶段参加全国、全省及市县教育局组织的体育竞赛中,获省级以上体育竞赛集体项目前六名、个人项目前八名或市县体育竞赛集体项目前三名、个人项目前六名的考生可申请免考,凭比赛秩序册、成绩册、成绩证书到市县教育局体卫艺科(股)审核确认后,将获奖免考的学生情况在学校显著位置统一公示5天以上,在无异议后,将学生证书和申请书送中招办。其成绩按满分30分(A等)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十、处罚

为保证体育考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准确,各地要严密组织考试各个环节,严肃考场纪律,建立监督机制,杜绝考场作弊事件的发生。对于违纪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凡发现考生请人替考的,要一律清退出场,取消该考生考试资格;考试结束后发现有替考的,除一律取消考试成绩外,还要取消该考生和替考者当年报考省、市县重点中学的资格。如果开学后才被发现并查实的,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十一、经费

体育考试报考费,按省发展与改革厅、省财政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体育科目考务费标准的复函》(琼发改收费函〔2007〕392号)执行。

十二、各市县(单位)中招办要认真总结中招体育考试工作,并于2009年6月30日前报省教育厅中招办。

 

附件: 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表

 

附件

 

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表

 

50跑(秒)

坐位体前屈

立定跳远(米)

男生引体向上

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

分数

7.0

8.0

16.1以上

17.4以上

2.46

1.97

13

40

10

7.1

8.1

16.015.1

17.016.1

2.42

1.93

 

38

9.5

7.2

8.2

15.014.1

16.015.1

2.38

1.89

12

36

9

7.3

8.3

14.013.1

15.014.1

2.34

1.85

 

34

8.5

7.4

8.4

13.012.1

14.013.1

2.30

1.81

11

32

8

7.5

8.5

12.011.1

13.012.1

2.26

1.77

10

30

7.5

7.6

8.6

11.010.1

12.011.1

2.22

1.73

9

28

7

7.7

8.7

10.09.1

11.010.1

2.18

1.69

8

26

6.5

7.8

8.8

9.08.1

10.09.1

2.14

1.65

7

24

6

7.9

8.9

8.07.1

9.08.1

2.10

1.61

6

22

5.5

8.1

9.1

7.06.1

8.07.1

2.06

1.57

 

20

5

8.3

9.3

6.05.1

7.06.1

2.02

1.53

5

18

4.5

8.5

9.5

5.04.1

6.05.1

1.98

1.49

 

16

4

8.7

9.7

4.03.1

5.04.1

1.94

1.45

4

14

3.5

8.9

9.9

3.02.1

4.03.1

1.90

1.41

 

12

3

9.1

10.1

2.01.1

3.02.1

1.86

1.37

3

10

2.5

9.3

10.3

1.00.1

2.01.1

1.82

1.33

 

8

2

9.5

10.5

0.0-1

1.00.1

1.78

1.29

2

6

1.5

9.7

10.7

-1.1-2

0-1

1.74

1.25

 

4

1

9.9

10.9

-2.1以下

-1.1以下

1.70

1.21

1

2

0.5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