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按照2014年内高班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安排,8月6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2014年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录取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2014年内高班招生录取工作情况。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4年内高班招生计划,今年内高班共录取新生9880人(其中:地方9530人,兵团350人),比去年扩招758人,保持了连续10年扩招的增长势头。截至今年,内高班已累计完成15届6.68万人的招生任务。到今年秋季,内高班办班城市45个,办班学校将增加到93所(新增:天津市双港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4万人。
按照“阳光招生”的政策要求,自治区教育厅从每一名考生的切身利益出发,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内高班招生录取管理和监督工作力度,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自治区教育厅专门成立了2014年内高班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厅领导担任组长,自治区纪委和内学办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下设纪律检查组、体检审核组、档案审阅组、预录审核组、档案管理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秘书组等下设机构。按照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工作人员本着对每一名考生、每一个家庭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招生录取各个环节的工作。二是严格公示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严格实行“六公示”制度,认真做好招生各个关键环节的公示工作,顺利完成了前期考试成绩、体检名单、体检结果及建档名单公示等四个环节的公示,每次公示期5天。同时,录取期间,对外公布了招生录取咨询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接待来电来访,为各族考生和家长提供便捷的政策咨询服务。三是严格招生纪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招生期间,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全过程参与录取工作,并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招生录取工作开放日活动,邀请内学办行风评议员、部分地州考生家长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等深入录取工作现场,零距离感受录取工作流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各族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的要求,今年内高班招生录取工作继续实行分地区招生与全区统招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向南疆四地州和农牧民子女倾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与往年相比,今年招生录取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内高班招生继续实行分地区招生与全区统招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分地区计划占45%,完成招生4360名,全疆统招计划占55%,完成招生5170名。随着统招人数的逐步增加,进一步优化了生源结构和质量。二是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向南疆四地州和农牧民子女倾斜,今年南疆四地州录取5814人,农牧民子女招生比例达到77%以上。三是继续执行和落实招生加分奖励政策,今年分别有6名自治区“双语”口语大赛获奖学生、2587名农村计划生育领证家庭子女在内高班招生考试中享受了加分政策。四是从推进全区“双语”教学工作要求出发,在兼顾生源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了“民考汉”、“双语班”类别的招生录取比例,两个类别的比例都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五是内初班毕业生升学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内初班升学政策,内初班毕业生统一参加了全区内高班考试,经公平竞争选拔,今年内初班毕业生升入内高班的比例达75%,针对未升入内高班的内初班毕业生,将根据考生本人填报志愿,一部分选拔进入区内高中班学习,一部分选拔进入内地新疆中职班学习,另一部分选拔进入“自治区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学习。六是继续对人口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治民族给予倾斜照顾,同时保证各民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录取比例不低于本地州少数民族总计划的15%。今年,增加塔吉克族录取计划7个、达斡尔族录取计划3个、柯尔克孜族录取计划22个。此外,还照顾录取了2名阿勒泰地区蒙古族图瓦人子女。七是在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内地办班学校的体卫艺办学特色,今年向4所内高班学校输送了20余名体育特长生。
从8月7日凌时起,自治区公布录取结果,各族考生和家长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查询录取结果:1. 网站查询:登录新疆教育厅门户网站(http://www.xjedu.gov.cn)或新疆班网站(http://www.xjban.com)进行查询;2.短信查询:移动手机用户可编辑短信(NGBLQ#准考证号)发送到10658333进行查询。3. 当地教育部门查询:各地同时进行录取结果公示,考生可在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查询。
按照日程安排,8月7日至11日,自治区及各地将同时进行内高班招生工作第五个环节--录取结果的公示,公示期5天。
据悉,今年内高班报考人数36740人(其中内初班毕业生5508人,兵团生源考生902人),继续保持了各族适龄青少年积极报考内高班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