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送走一模考,4月上旬又将迎来二模考。同一模考不同的是,二模考的考试范围要更广。但是学生还是能够从一模的各区质量分析中总结失分点、吸取教训,从而找到解题方法,在二模考中一飞冲天。
[语文篇]
初三:对照《考试手册》查漏补缺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主任陈兆施表示,虽然相对于一模考,二模考的考察范围要更大,但是一模考对二模考依然有很多借鉴意义,比如学生可以由此检查自己的弱项,查漏补缺。其实,对于学生集中的失分点,出题人还会在以后的试卷中换种方式考察,所以对于失分点,学生务必要攻克。
在一模考中,学生集中失分点主要在以下方面:文言文部分,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品质、特点,还有段落所要传达的主旨的概括能力有欠缺。有些学生对某些特定的诗词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现代文部分涵盖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有四种说明方法,学生往往对列图表这种说明方式比较陌生,当然这种说明方式在教材中也只出现过一次。还有有些学生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把握不清。议论文中对学生最大的挑战是把握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分不清议论文中哪个是论点哪个是论据,哪些论据是有价值的。在记叙文方面,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还是蛮得心应手的,但是在提炼人物品质、特点以及主旨方面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复习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只注重正确答案,而忽视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陈兆施建议学生,在准备二模考时先看一下今年的《考试手册》,了解中考要求的14个能力点是否已经掌握。在语文的准备过程中,作文还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回顾过去半年或者一年以来的写过的作文,找出自己认为还比较满意的作品,请有经验的人帮助修改,看看还能不能有所提高;第二,查看有没有自己缺漏的作文题材,并查漏补缺。其实中考的作文题材比较狭窄,往往都是考察学生身边发生的人或者事,对学生成长的启迪。
在复习备考时,不要忘记背诵环节,需要记诵的部分还是要背诵的。当然,据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学生在背诵默写部分的得分率在95%以上,这个分数还是蛮高的。但如果有的考生达不到95%的正确率,那说明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高三:三方面积累 攻克二模语文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杨勇介绍,这次语文一模考基本上在题型、类别上都向高考看齐。分析下来,有几个比较大的考点,也是基本集中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的失分点。
第一,对文章艺术价值的鉴赏和评价。
一篇文章除了艺术价值,还有思想价值、经济价值等。而对艺术价值的鉴赏要求考生从构思、表达、特色等角度来对文章做一评价,这是一项紧扣考纲要求,对考生提出较高要求的考核。
第二,语法知识的考察。比如对于主谓宾定状补等基本知识的考察、段落里语句不同的组成顺序分别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这些题型拟题比较规范,答案也规范。要求考生做到简洁、符合题干要求做出准确回答。这对考生而言是又一大难点,失分也比较多。
第三,开放性试题。这类题不设固定答案,只要考生能做到自圆其说。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遵循他们个性化的解读。
如何能对上述失分点做一查漏补缺,以在接下来的二模考中有一飞跃,杨勇提醒考生,尤须注意以下三方面的积累。
一、语法知识的运用和考察。即语序的变化所致表达情感的不同。这对考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失分点,应在基础知识上予以加强。
二、语言辨析能力。首先,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的建立,包括词的结构、语序的变化、关联词的选用等。其次,对文本的解读还需要一个整体把握。这样能使得考生对文章和考题有一完整、准确的理解,不至于本末倒置,被小题牵绊。最后,要明白命题者的指向,即读懂题目。一般来说一道考题要考学生的一个是知识点,一个是能力点,在题干上都会有精确的描述。
三、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杨勇表示,如今材料作文偏多,这时对于材料的解读至关重要,要求有根据、全面, 以及合乎逻辑。根据高考手册,对于语文作文有四大方面的要求,考生不妨据此来备考,以求进步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