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写出流程中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流程中,除水外,还有二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27.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缠上细铁丝,放入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的变化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铅笔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放入铅笔后,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看到的水中铅笔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8.如图甲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图乙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心脏的不同部位。
(1)图甲中“剪刀”模拟消化液中的_____________。
(2)葡萄糖最终在__________处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_____(选填数字)。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9.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30.小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电阻。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2.0 2.5 3.O
电流/A 0.26 0.30 0.34
(1)在电路图的○中填入小灯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位置,是为了_________。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重复实验三次。计算电阻,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互换,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0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Ⅰ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042-
Ⅱ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_____________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SO42-
Ⅲ ①取样品,滴加Ba(N0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042-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32.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3小题6分。第34小题7分.第3s小题8分.第36小题9分。共30分)
3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
目的是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_______。
式①: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式②: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4)若图乙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0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
34.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
(1)黄岩岛是我国传统渔业区,它位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处。该岛及岛上所有生物是一个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中国310渔政执法船,最大航速达40.7千米/时。4月18日上午,它驶离广州渔政码头,开赴南海某海域执法。以310渔政船为参照物,渔政码头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310渔政船以最大航速到达离广州1100千米的南海某处,需要_____小时(保留整数)。
(3)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①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通过A过滤,B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C加适量盐酸,D加过量碳酸钠溶液,E蒸发等操作,得到较纯的氯化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操作限用一次)
35.如图甲。是小敏设计的一个红、绿两灯能交替发光的未完成电路,电源的电压是可以变化的,两灯规格相同,额定电压是2.5伏,灯的电阻R1和保护电阻R2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路连接完成后,两灯交替工作时的任一电路如图丙所示。电磁铁电阻不计。为方便计算,不计衔铁在触点间来回时间。求:
(1)灯在额定电压时的电阻值 (2)灯的额定功率 (3)请完成电路的连接
(4)闭合开关S,灯正常工作5分钟,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36.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_(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浙江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科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B 4.B 5.C 6.B 7.D 8.C 9.D 10.B
11.C 12.A 13.D 14.B 15.D 16.B 17.C 18.D 19.B 20.A
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1.(1)不属于 (2)无性特异性 22.杠杆势能转化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