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浙江中考 - 温州中考 - 正文

2013年温州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事项通知

来源:2exam.com 2013-3-5 19:48:49

各县(市、区)教育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教体局,市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为做好201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以下简称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容要求

(一)考试对象:全市所有已报名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学生。

(二)考试时间:2013年5月4日、5日两天。每天分5个时段,每半天时段之间的间隔为5分钟,前四个时段分3个批次,最后一个时段分2个批次,共14个批次,每批次30分钟。每批次考生人数为25人,同一考场除尾数批次外,其它各批次考生人数应保持一致。具体时间安排表如下:

54

55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第一时段
13批次)
8
301000

第三时段
79批次)
13
301500

第六时段
1517批次)
8
301000

第八时段
2123批次)
13
301500

第二时段
46批次)
10
051135

第四时段
1012批次)
15
051635

第七时段
1820批次)
10
051135

第九时段
2426批次)
15
051635

 

第五时段
1314批次)
16
401740

 

第十时段
2728批次)
16
401740

 

备用时段

1745-1815

 

备用时段

1745-1815

(三)考试题型:听力部分采用“听对话,选图片”、“听长对话,选答案”和“听独白,完成信息记录表”三个题型;口语部分采用“篇章朗读”、“根据情景/话题回答问题”和“说话”三个题型。

(四)试题分值:听力部分的三个题型各5小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口语部分“篇章朗读”2分,“根据情景/话题回答问题”5小题,每题1分,“说话”3分,共10分;全卷满分25分。考试成绩计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科总分。

考试的具体要求、内容等参见《温州市初中毕业生英语听力口语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二、组织领导

(一)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工作在温州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相关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学校由所在县(市、区)教育局负责。

(二)市教育考试院负责制定考试方案、考试报名、考务培训、系统操作员考核、考试组织及阅卷、成绩发布等工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负责制订《考试说明》、命题、教师培训等工作;市教育信息中心负责考试硬件设备配置检查等工作;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中心负责考试设备的招投标与管理等工作。

(三)各县(市、区)教育局普教科(初中)、招生办(考试中心)、教研室、教育装备管理等部门负责本辖区的考试设施建设、经费保障、考务培训、考试和管理等工作。考试部门作为本次考试的牵头单位。

三、实施步骤

(一)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加强英语教师培训工作,以适应新的英语考试评价方法。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要加强英语教学研究和指导,提高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命题能力,熟练掌握听力口语考试的操作方法。考点技术人员须由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较高的信息技术教师担任;监考人员须由工作认真负责的初中英语教师担任。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做好考点技术人员的选拔及监考人员的选聘与培训工作。市教育信息中心要做好考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实行系统操作员持证上岗制度,连续两年测试合格者给予连续三年免试资格(在考试系统不出现重大升级的前提下)。本次培训测试全市集中于3月7日在温州市第十二中学举行,全市未取得免试资格的考点系统操作员均需参加(非考点系统操作员不用参加),测试合格者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本年度系统操作员名单。各考点如无数量达标的合格系统操作员,不予批准设立考点。各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于3月4日前上报参加本次培训测试的人员名单。

(二)加强考点考场建设。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考生人数确定考点、考场,考点原则上以2012年考点为基础,对不符合《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考场计算机及网络配置要求》(见附件2)的考点,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新增考点,应严格按照“三核查、三保证”要求设立,即“学校查、县级查、市级查;场地保证、人员保证、维护保证”, 各县(市、区)教育局于3月7日前提出书面申请(见附件4),3月底前完成检查验收。考点学校要根据《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考场计算机及网络配置要求》和《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考务实施细则》中的要求,加强学校网络和机房建设,各考点学校要配备备用监考机、10%的备用计算机、UPS电源、空调或电扇、带锁铁皮柜等设备,同时确保互联网络畅通,考试时可配备合适功率的发电机以备用。备考室须配备投影仪用来播放考前培训视频,考场内考试用计算机和备用机座位须按一隔一的方式设置并编号,个别学校若因条件限制无法确保一隔一设置考试座位,须确保两台考试机之间的距离大于80厘米。

(三)做好考前准备工作。各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根据今年中考报名人数,于3月22日前上报考点汇总表(见附件3);对新增考点的耳麦及时进行采购,对原有耳麦进行检查,有故障的及时进行更换。4月25日举行全市统一的考点网络上传测试,要求落实到位,做好考试考的准备工作,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四)自行组织模拟考试。2013年不组织全市统一的模拟考试,由各县(市、区)在4月中上旬自行组织。模拟考试试卷由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统一制作,但不进行统一的试场编排和阅卷。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重视模拟考试,使考生熟悉考试系统,掌握考试技能,增强考试心理的稳定性,对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上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工作的领导。名单如下:

组  长:谢树华(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戚德忠(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万小峰(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

        胡海帆(市教育局直管处处长)

        周平珊(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王振中(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市教师教育院院长)

        黄岳明(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陈建淼(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英语听力口语考试领导小组,组织指导考试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初中学校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日常练习工作的检查与指导,各初中学校要经常利用机房开展听力口语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考试技能。

(二)宣传引导。通过媒体等途径,进一步加强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改革宣传,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积极引导英语教师重视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工作,加强对学生英语听力口语教学。

(三)经费保障。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所需经费必须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做好专项经费预算,确保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所需经费。各校要根据考场建设标准,预算所需经费,报主管部门审核,确保英语听力口语考试顺利进行。

附件1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主要工作安排表

时期

内容

负责单位

3月上旬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含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报名)

市教育考试院、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

37

全市集中对考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市教育考试院、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考试系统软件服务商

322

各县(市、区)上报考点汇总表

各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

3月底前

确定县(市、区)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考点

市教育考试院、市教育信息中心

4815

各县(市、区)自行组织模拟考试

各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

418

各县(市、区)上报正式考试数据(已编排试场)、照片和免考考生材料及名单

各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

422

编排正式考试试场并交考试系统软件服务商

市教育考试院、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

424

对正式考试考点进行抽查

市教育考试院、市教育信息中心

425

全市统一的考点网络上传测试

市教育考试院、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

426

召开领卷会议,布置考试工作要点

市教育考试院

4月底前

完成2013年正式考试命题、审卷、录制试卷

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545

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听力口语考试

市教育考试院

5710

全市集中机器阅卷

市教育考试院、市教育信息中心


 

附件2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考场计算机及网络配置要求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使用计算机进行考试的全过程控制,包括发卷、答题、收卷和检验等,为了保证考试全过程的顺利进行,要求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达到一定的要求。

    考试所要使用的计算机包括“学生考试用计算机(考试机)”和“教师监考用计算机(监考机)”,考试机是参加考试的学生用来答题用的计算机,监考机是监考老师用来发卷、控制考试开始和结束以及收卷等步骤所用的计算机。在一个考场(计算机教室)中,有数十台考试机和一台监考机(及备用监考机)。对这两种计算机的最低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

学生考试用计算机(考试机)

最低硬件配置

软件配置

CPU:主频1.6 GHz以上

内存:最低256

硬盘:系统盘的剩余空间大于500M字节

网卡:100兆以太网卡

USB接口:至少1个空闲启用(用来连接USB耳麦)

显示器:至少支持800 x 600的分辩率,32位色

键盘/鼠标:通用

还原卡:至少一个磁盘分区关闭还原保护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 4)简体中文版,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 3)简体中文版,Windows Vista / 7 简体中文版。

教师监考用计算机(监考机)

最低硬件配置

软件配置

CPUP4 2.0 GHz以上

内存:最低256

硬盘:某单一分区剩余空间大于4G字节

网卡:100兆以太网卡

USB接口:USB2.0,至少1

显示器:至少支持1024 x 768的分辩率

键盘/鼠标:通用    还原卡:关闭

UPS电源:500/0.5小时以上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Service Pack 4)中文版,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 3)中文版,Windows 2003 Server中文版,Windows Vista / 7 中文版。

网络及环境等要求:考试机和监考机位于同一个局域网内,通过100M局域网交换机连接,考试时电脑机房局域网与外界网络断开;每半天考试结束后,连通外网上传答卷时,需关闭所有限速或影响上传速度的软件,保证监考机与温州市教育网上传接收服务器保持稳定连接;机房安装空调或电扇,考试时温度控制在21-26范围;考试时可配备合适功率的发电机以备用。


 

附件3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考点汇总表

县(市、区):(公章)                                          样张


考点
代码

考点
名称

考场
序号

备用
机数

考生

批次

时段

考试
天数

尾批次
人数

1

2701

某县XX中学

1

4

505

21

8

2

5

2

2702

某县YY中学

1

4

350

14

5

1

25

3

2702

某县YY中学

2

3

330

14

5

1

5

4

2703

某县ZZ中学

1

3

298

12

4

1

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注:第二、第三栏是指同一个考点设2个考场。

附件4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新增考点申报表

县(市、区)

 

学校名称

 

本校考生数

 

学校地址

 

联系电话

 

拟设考场数

 

计算机数

 

配置年月

 

机房面积

 

空调或电扇

 

UPS电源

 

设备达标情况及说明

 

系统操作员毕业专业

 

从事教学或机房管理年限

 

考点申报说明

 

 

 

 

 

 

校长(签字)    

学校盖章

                   

县(市、区)教育局检查结果及意见

 

 

 

 

 

 

 

公章

   

市教育考试院

 

 

 

 

 

公章

   

注:本表一式两份,由各县(市、区)招生办(考试中心)报市教育考试院。

如拟设多个考场,各信息间可用“/”分隔;如某设备暂未到位,填写预计到位时间。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