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4年太原小学报名新政出台 本报记者岳娟红
4月29日,市教育局召开小学招生工作会,安排今年小学招生工作,报名后增加了资格审查环节、学区划分要覆盖辖区等内容成今年政策亮点。小学招生流程改变增加资格审查环节
今年全市小学入学工作流程为:报名登记;学校审查学生报名资格;按照“2014年太原市小学入学服务系统”要求录入报名学生相关信息;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公办学校招生情况,主要审核学区、年龄、班容量;全市统一发放小学入学通知书;办理学籍注册;均衡编班。报名登记时间为7月6日至15日。
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学校应在5月20日前完成所辖区域内适龄儿童的摸底调研和生源情况分析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在生源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组织做好各小学学区范围划分工作并进行公示。
各小学根据生源情况,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在规定时间按照隶属关系申报规模轨制,经教育局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公示,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划分学区要坚持学区覆盖辖区原则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数量及分布等情况进行认真摸底,合理划分学区范围,保证学区覆盖辖区内所有居民区,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一个公办学位。
学区划分的原则是尊重历史,注重衔接。按照户籍与实际居住地相一致的原则,划定学区范围;学区实行动态管理,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学区内生源数量适当进行调整。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小学合理划定学区范围。
对于调整范围较大的学区,根据实际需要,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或委托相关小学组织召开小学学区范围划分听证会,邀请行风监督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
各小学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格式将已确定的学区范围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或缩小区域进行招生。坚持“零起点”入学政策
凡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可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年龄不够的学生不得报名。报名时,本市户籍的儿童,家长要提供四证,即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出生证明、山西省预防接种证,到规定学区范围内的公办小学直接报名登记。
非本市户籍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须提供四证,即居住证、家长用工合同或营业执照、出生证明、预防接种证或体检证明,到居住地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报名,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面试、考试、测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小学入学的依据,不得以学前班或各类培训班成绩为依据招收学生,要坚持“零起点”入学。
人户分离的儿童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学区小学报名登记;对户籍、住址分离的适龄儿童,视具体情况,也可由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小学就学,但不得择校。
市教育局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的相关规定,采取有效办法控制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市教育局将对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超过10%的县(市、区)和学校进行通报和问责;要严格控制班容量,提倡并鼓励小班化教学;严禁义务教育学校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任何费用;坚决杜绝“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