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11日报道:本周末是上海民办中小学校集中招生的日子。以往,每到招生季,总有一些家长在网上群聊或朋友圈炫耀自己的孩子接到四五所知名民办小学的录取通知书,而这些被成为“牛娃”的孩子也成为其他家长竞相效仿的对象。这些培养出所谓“牛娃”的家长还热衷于向其他家长传授所谓的“赶考经验”,助推了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跨区择校风。
因此,今年教委关于民办小学招生的新政策出台后,不少家长松了口气。“每人限报2所”,“同一天面谈”的条件的限制,让那些之前打算赶场“扫荡”的家长不可能同时报四、五所学校。
这个周末,对于一些家有“幼升小”、“小升初”孩子的家长来说,过得有些紧张;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的焦虑有些多余,民办学校的招生无须一纸一笔考试,仿佛是游戏一般的“面谈”让不少学生觉得很轻松。那么,这些民办小学究竟是如何面谈学生的呢?
民办宏星小学:10人一组做游戏
在“两个限定”新政策的影响下,一些最热门的民办小学不再接受外区学生报考,不少家长选择“回流”报考本区的民办小学,导致一些次热门的学校报名人数增长。记者在虹口区民办宏星小学面谈现场了解到,今年该校共有1500多名学生网上报名,较去年增加了400多人。
在该校的招生面谈现场,记者看到接受面谈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上楼进教室参与活动。每个教室有30个孩子,10人一组参与游戏。孩子们将经过“听录音看表达”“学算盘看思维”“做游戏看创新”等三个环节的活动。
每组孩子围圈而坐,面前的桌子上放有积木和扭扭棒,孩子们根据老师给出的图案将扭扭棒扭出各种造型,并通过合作共同完成积木的拼搭。老师则在旁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如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行为习惯、观察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校长许佩莉说:“孩子在团队中的表现,很容易显出高下。”
民办丽英小学:考察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民办丽英小学招生面谈现场,参加面谈的孩子将组成不同的小队进入“数宝宝的家”“火眼金睛”“奇思妙想”“快乐森林”“对对碰”“欢乐蹦蹦跳”“拷贝不走样”等6个不同主题的活动教室参与活动。在“欢乐蹦蹦跳”活动室里,孩子们会先看一个卡通短片,然后跟着老师舞蹈,最后回忆出之前短片中出现的动物。“这个过程观察的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校长孙幼丽表示。
招生面谈并不涉及奥数、英语、拼音等知识性的问题,而更注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孩子通过各种活动或游戏,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爱好。让面谈变得“无痕”而轻松,这也是大部分民办学校今年招生工作的又一新举措。
上外附属双语学校:没有试卷不用纸笔
早上8点半,位于杨浦区的上外附属双语学校门口,孩子由老师引领进入校园,家长在校门外等候。孩子进入校园后,由引导老师带领前往不同的楼层,家长则在保安的管理下在2号门口等候孩子出来。
今年,上外附属双语学校网上报名的学生有1700多名,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名,但实际前来领取面谈通知的为1400多名,学校的新生录取人数为6个班级180人。如何在1400多名孩子中选择180名?
没有试卷,不用纸笔,原来学校采取的是听单词模仿、看图讲故事、拼图分类、做律动操等五个环节来考查孩子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以及肢体协调等能力。
打一外国语小学:面谈请学生讲故事
在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采取的则是另一种面谈方式,即家长和孩子一起与老师面对面交流。面试时,每个孩子由一名家长陪同进入候场大厅。由于今年限定本区招生,因此在这里工作人员将检查报名学生的户籍地。然后,由引导老师根据编号将家长和孩子带到教室外等候。
在面谈教室,记者看到,老师询问孩子平时喜欢做什么,如果是喜欢画画,老师就拿出纸和笔让孩子现场画一幅画,并说说画的是什么;如果喜欢跳绳,老师则拿出绳子让孩子现场跳绳,并询问他如果绳子太长了碰到桌子了怎么办;还有的孩子说喜欢拼积木,老师则拿出积木让孩子现场拼图,并问他拼的是什么……
一名住在新江湾城小女孩在完成面谈后乐呵呵地说,这个活动很好玩,一点也不难,“我给老师讲了一个故事,老师说我讲得真棒!”
陪同孩子前来报名的家长告诉记者,下午还要带孩子去另一所区内的民办学校面谈,自己选择民办学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持居住证的不确定分到哪一所公办学校,“所以我们就报两所民办学校试试看,事先也没有做什么准备。”
该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为了公正公平,当天参加面谈的所有老师都不允许带手机进入教室,每名教师工作“岗位”也是当天早上7点到校后才进行分配。
“我们让家长一起参与面谈环节,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另一方面也是让家长了解我们学校,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在评价家长,另一方面家长也是通过这样的面谈对我们学校和老师进行打分。”这名老师表示,在面谈过程中,他们看重的不是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更看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从而看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得当。
世界外国语小学:录取比19:1
“妈妈,面谈怎么还没开始呢?”刚参加完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招生面谈的小程同学疑惑地问道。事实上,所谓的招生“面谈”已经在孩子们轻松自如的活动体验中结束了。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是本市报名人数最多的民办小学之一,要在一天内要完成3000多名学生的面谈。今年,学校招生4个搬家160名学生,虽不再面向全市招生,但依旧人气爆棚。
据校长张悦颖介绍,今年该校的面谈分为两部分:一是体验式活动区域,通过唱歌、广播操、画图等形式,考查学生的交流和协调能力;二是IPAD活动区域,学生们可以利用IPAD倾听音乐、寻找出相应场景配图,或倾听人物对话、选择相应的情绪符号。
每个学生的面谈过程约持续30分钟,全程没有凝重紧张的“考试”“面谈”氛围。以至于刚刚参加完“面谈”体验的小程同学不禁奇怪地问道:“妈妈,面谈怎么还没有开始呢?”她说,这只是像跟小伙伴们玩了一场游戏,不紧张,也没有负担。
“这不是面谈,我们也并没有想考学生什么知识。”张悦颖校长说,“面谈是体验式的游戏过程,重在考查孩子们的观察、模仿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希望孩子们是快乐的、有潜能的,懂得观察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盛大花园小学:面谈结束奖励小点心
而在民办小学盛大花园小学的招生现场,面谈也像一场丰富的幼儿体验活动,分为“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跳一跳”和“走一走”等环节。
比如“看动画故事”,让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其他小朋友;让孩子们在简单的“三角”图形上,发挥想象来画画;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小木片,把拼出来的图形与伙伴们分享。
盛大花园小学校长王一坚表示,学校以运动和艺术为特色,倡导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面谈中还会让孩子们听乐曲、跳跳操,并在校园里逛一逛,进行环境体验。参加完面谈的学生还能获得“点心小吃”作为奖励,让家长和孩子都能轻松而来、愉快而去。
培佳双语学校:面谈玩“闯关游戏”
在培佳双语学校里,面谈活动是一连串的“闯关游戏”。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把“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等考核内容转化进适合幼儿理解的情景中去。学生在一次次的“闯关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学校也达到了筛选的目的。
培佳双语校长张平希望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第一关注的不是所谓学校的“名气”,而是自身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认同。该校在招生报名前,先组织了“看校团”,让对该校有兴趣的家长到学校实地考察。张平表示,推出此举是希望报考培佳双语的家长不是跟风而来,而是真正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毕竟“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民办金苹果学校:先让孩子认识学校
民办金苹果学校今年预计招生198人,因“两限”政策的出台,网络报名人数下降到200人左右,和计划招生人数基本持平。该校周玉薇校长介绍:“今年报名我们学校的家长真的是很诚心,这其实也减轻了我们面谈的压力。”
在当天的面谈环节,金苹果学校设置了3个步骤。首先是观看学校宣传片和答疑,其次是参观校园。在家长和孩子熟悉学校环境和教学特色后,再安排孩子们进入课堂。面谈运用的是学校的特色教学课堂形式——唤醒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