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招生热点问答
1.如何查询各区义务教育施教区划分及招生方案?
答:我市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出台本区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布学校的性质、办学规模、招生计划及施教区范围等。预计具体招生方案近期就会出台,家长和学生可在各区教育局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2.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施教区学校入学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报名条件为:应具有所在施教区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监护人)一致。
符合下列两种情况的,也可以在施教区学校报名:①儿童少年户籍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一方,并在施教区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的;父母离异,其子女户籍随法定监护人,并在施教区常住的。②父母双方均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其子女户口单立或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的。
3.本市户籍小学新生报名时需要带哪些材料?
答:本市户籍小学新生报名登记时除带孩子以外,还须出具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及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及预防接种证等有关证件(证明)。
4.南京有哪些艺术、体育特色的初中校?
答:家长可在南京招生信息网(www.njzb.net)查询到相关学校的招生信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初中特长生的招生要求,理性选择适合的特色学校。
5.小升初入学报名时为何需要小学学籍卡?
答:小学毕业生的学籍卡是初一新生注册的重要依据,如监护人想在初一时更改学生姓名或身份证号等信息,应在小学学籍卡打印前到小学调整或在初一注册成功后再调整,以确保初中学籍注册时的学生信息能对应上小学的学籍信息。外地来宁就读的小学毕业生也需携带当地小学毕业生学籍卡,否则无法在我市注册学籍。
部分特殊学生上学有政策
1.残疾儿童少年
我市有盲、聋、培智三类共13所特殊教育学校(班)。南京市盲人(低视力)学校和南京市聋人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各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班)面向本区招收智障儿童少年。雨花台区、化工园区因为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班),户籍在雨花台区的智障儿童可在秦淮区特教学校就读,户籍在化工园区范围的智障儿童可在六合区特教学校就读。
另外,残疾儿童少年经教育评估诊断、具备随班就读能力的,也可申请到施教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2.照顾生
在义务教育招生过程中,我市将对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模及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子女等给予适当照顾。
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我市公办小学、初中就读,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市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可向我市暂住地区教育局提出就学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或暂住证;(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4)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钱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