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厦门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5年厦门市中考生物质量分析报告
前言
厦门市初中生物中考,是检查、评价初中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考查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考试,各校普遍重视。根据厦门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组织本次考试,并采用网上阅卷的方式获得考试结果数据。
一、命题与考试的组织
1.命题依据
⑴《生物课程标准》
⑵ 福建省2015年生物中考考试大纲
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⑷ 厦门市2015年生物中考考试说明
2.中考成绩的呈现方式与使用
我市初中生物学科中考成绩以A、B、C、D等级参与2015届初中毕业生的中考评价,C等级以上可报考普通高中。中考“九科三A”及以上,可报考一级达标学校。等级划分按照A:B:C:D=4:3:2:1的比例,今年划分情况为:A(78以上),B(61-77),C(36-60),D(35以下)。
二、试卷内容分析
1.试卷结构
(1)试卷的考试形式、时间及卷面情况
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 卷面总分 选择题
比例 非选择题比例 阅读量 答题量 图表数 页码数
闭卷笔试 60分钟 100分 50% 50% 3585 210字左右 10 6
(2)命题规范细目表 (备注:能力维度a.识记;b.理解;c.实验与探究;d.信息处理;e.应用;f.评价)
题号 分值 题型 内 容 目 标 预估
难度值 实测结果 估分
知识/技能 能力及分值 难度值 区分度
a b c d e f
1 2 选择题 说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名称。 2 0.9 0.897 0.607 1.8
2 2 选择题 说出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解释规范要求。 2 0.9 0.810 0.784 1.8
3 2 选择题 按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说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 0.9 0.821 0.767 1.8
4 2 选择题 说出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2 0.8 0.883 0.643 1.6
5 2 选择题 说出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2 0.9 0.904 0.588 1.8
6 2 选择题 说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2 0.9 0.774 0.837 1.8
7 2 选择题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 0.8 0.649 0.954 1.6
8 2 选择题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实验原理、结果和结论。 2 0.9 0.943 0.465 1.8
9 2 选择题 说出受精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 2 0.8 0.815 0.777 1.6
10 2 选择题 说出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 0.7 0.345 0.950 1.4
11 2 选择题 说出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 0.8 0.768 0.844 1.6
12 2 选择题 举例说出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2 0.8 0.711 0.907 1.6
13 2 选择题 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 0.8 0.844 0.727 1.6
14 2 选择题 说出藻类植物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2 0.8 0.867 0.679 1.6
15 2 选择题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 2 0.9 0.797 0.804 1.8
16 2 选择题 说出鸟卵的基本结构名称与功能。 2 0.8 0.798 0.802 1.6
17 2 选择题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 2 0.8 0.809 0.786 1.6
18 2 选择题 说出爬行类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 0.7 0.599 0.980 1.4
19 2 选择题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说出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2 0.9 0.827 0.757 1.8
20 2 选择题 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2 0.7 0.503 1.000 1.4
21 2 选择题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相互关系。 2 0.7 0.561 0.992 1.4
22 2 选择题 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2 0.6 0.723 0.895 1.2
23 2 选择题 举例说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 0.9 0.706 0.912 1.8
24 2 选择题 结合图示说出体循环、肺循环途径,知道两条循环途径是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 2 0.5 0.563 0.992 1.0
25 2 选择题 举例说出生物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0.8 0.793 0.810 1.6
26-1 1 非选择题 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1 0.8 0.587 0.206 0.8
26-2 1 说出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1 0.6 0.6
27 2 非选择题 举例说出食物一般的保鲜方法有:脱水法、巴斯德消毒法、高温灭菌密封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 2 0.9 0.966 0.098 1.8
28 3 非选择题 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并举例比较。 3 0.7 0.684 0.644 2.1
29-1 2 非选择题 说出细菌、真菌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0.8 0.751 0.625 1.6
29-2 2 说出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 2 0.8 0.725 0.546 1.6
29-3 1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 0.8 0.577 0.596 0.8
30-1 1 非选择题 正确书写食物链。 1 0.7 0.692 0.578 0.7
30-2 1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1 0.7 0.556 0.659 0.7
30-3 1 说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 0.7 0.727 0.508 0.7
30-4 2 推断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行动。 2 0.8 0.840 0.414 1.6
31-1 3 非选择题 说出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说出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3 0.7 0.690 0.463 2.1
31-2 2 结合图示说出体循环、肺循环途径。 2 0.7 0.533 0.624 1.4
31-3 2 叙述尿液形成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 0.35 0.328 0.550 0.7
32-1 1 非选择题 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1 0.9 0.584 0.675 0.9
32-2 2 2 0.8 1.6
33-1 3 非选择题 根据特征,将常见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并进一步归入所属动物类群。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3 0.7 0.550 0.616 2.1
33-2 1 说出植物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 0.7 0.553 0.687 0.7
33-3 2 说出鸟类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 0.75 0.772 0.445 1.5
34-1 2 非选择题 说出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2 0.8 0.597 0.637 1.6
34-2 1 结合图示,举例说出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 1 0.9 0.656 0.657 0.9
34-3 2 说出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说出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动作。 2 0.7 0.492 0.356 1.4
35-1 1 非选择题 说出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半。 1 0.7 0.503 0.798 0.7
35-2 1 说出植物有性生殖的定义。 1 0.8 0.563 0.656 0.8
35-3 3 举例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 0.4 0.491 0.441 1.2
36-1 2 非选择题 能发现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2 0.8 0.809 0.465 1.6
36-2 1 拟订探究计划,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1 0.9 0.633 0.568 0.9
36-3 1 拟订探究计划,重复多次实验。 1 0.8 0.704 0.637 0.8
36-4 2 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 2 0.9 0.768 0.460 1.8
36-5 1 根据实验结果,能清晰地表达结论。 1 0.4 0.032 0.090 0.4
累计 100 18 27 11 27 17 0 76
(3)试卷的题型及所占分值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合计
判断题 连线题 填空题 识图作答题 分析说明题
50 2 2 9 15 22 100
(4)考试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
主题 题 型 分数 比例
科学探究 选择题 2 9%
非选择题 7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选择题 6 6%
非选择题 0
生物与环境 选择题 2 4%
非选择题 2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选择题 4 5%
非选择题 1
生物圈中的人 选择题 4 18%
非选择题 14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选择题 4 5%
非选择题 1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选择题 12 20%
非选择题 8
生物体的多样性 选择题 12 26%
非选择题 14
生物技术 选择题 0 2%
非选择题 2
健康的生活 选择题 4 5%
非选择题 1
合 计 100 100%
2.试卷试题的主要特点
本卷在省考纲、市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命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设计试卷。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试题内容规范、覆盖面广。试题注重结合本地资源创新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所学的概念、方法、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学习;同时,引导教师关注学科特点,关注人与自然,重视平时教学,重视探究活动。
1.立足基础。本卷基础题占70%左右。题目文字简洁干练,利于学生答题。基础知识的考查灵活多样,通过答题引导学生体会平时生活积累、课堂听课效率、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明白机械识记、考前突击的低效性。
2.贴近生活。本卷设置了许多新颖恰当、贴近生活的情境。如,做“清明果”的鼠曲草,植物园的夜观活动,海水里的海葵,市花三角梅的结构层次,常见的手足癣病等情境。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提取生物信息,解释生物现象,发现生物规律,解决生物问题。
3.讲究方法。本卷通过各种题型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方法。本卷有10幅图表,多篇文字材料,意在引导学生能从文字和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会归纳整合、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图文转换等能力。本试卷还重点考查了多个专业术语易错字,希望由此改变当代学生只看不写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和书写的能力。
4.深入探究。本卷通过探究题提醒学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研究重金属铜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桃的果肉颜色遗传实验”这些探究实验题,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严谨地分析实验现象、数据和图表,从探究实践中找到答案,得出结论。
本卷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创设新颖、恰当、贴近生活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也有利于缓和学生考试压力。以33题为例,选用的是厦门植物园夜观活动素材,是由一批生物爱好者发起的公益活动,常年举行,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此境可引导更多学生感悟厦门生物多样性,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重视体现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对教学有积极导向作用。本卷以初中生物学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演绎归纳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如2、6、12、20、24、30、31、35、36。以36题为例,本题以科学研究论文为素材,重点考察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结合了曲线图考察学生图文转换、逻辑推理的能力。
本卷不足之处,主要是个别题目题意可更明确,表述可更严谨,图片标注可更美观一些。另外选择题题干部分如果统一调整为陈述性题干更好。
三、成绩的统计数据
1.全市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及成绩总体情况
考生数 平均分 得分率 及格率 满分率 0分率
(含缺考) 优秀率
(≥85) 标准差
31746 68.95 69% 73.0% 0.03% 0.02% 24.1% 19.66
2.全市选择题实测数据
题号 赋分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平均分 难度值 标准差 区分度
01 2 89.74% 3.85% 2.73% 3.62% 1.795 0.897 0.607 0.298
02 2 4.14% 9.12% 5.64% 81.03% 1.621 0.810 0.784 0.440
03 2 12.17% 82.07% 2.24% 3.41% 1.641 0.821 0.767 0.465
04 2 88.30% 3.87% 3.61% 4.07% 1.766 0.883 0.643 0.315
05 2 0.78% 5.33% 3.32% 90.43% 1.809 0.904 0.588 0.258
06 2 1.90% 77.37% 6.71% 13.89% 1.547 0.774 0.837 0.429
07 2 3.96% 22.42% 64.95% 8.52% 1.299 0.649 0.954 0.389
08 2 94.26% 1.61% 3.30% 0.78% 1.885 0.943 0.465 0.173
09 2 11.97% 81.45% 3.46% 3.03% 1.629 0.815 0.777 0.490
10 2 0.73% 34.46% 3.77% 60.93% 0.689 0.345 0.950 0.550
11 2 3.18% 16.19% 76.85% 3.66% 1.537 0.768 0.844 0.540
12 2 71.08% 13.00% 12.01% 3.70% 1.422 0.711 0.907 0.608
13 2 4.31% 6.29% 84.36% 4.88% 1.687 0.844 0.727 0.326
14 2 86.70% 4.73% 7.18% 1.25% 1.734 0.867 0.679 0.265
15 2 2.04% 13.77% 4.37% 79.73% 1.595 0.797 0.804 0.488
16 2 18.12% 1.13% 79.84% 0.74% 1.597 0.798 0.802 0.462
17 2 80.93% 6.34% 10.49% 2.10% 1.619 0.809 0.786 0.422
18 2 8.36% 28.01% 3.59% 59.87% 1.197 0.599 0.980 0.648
19 2 5.39% 82.67% 8.80% 2.98% 1.653 0.827 0.757 0.375
20 2 50.29% 31.14% 12.02% 6.37% 1.006 0.503 1.000 0.264
21 2 2.80% 7.11% 33.83% 56.12% 1.122 0.561 0.992 0.524
22 2 11.99% 12.26% 72.31% 3.36% 1.446 0.723 0.895 0.539
23 2 1.29% 18.16% 70.56% 9.83% 1.411 0.706 0.912 0.432
24 2 9.87% 25.17% 8.33% 56.29% 1.126 0.563 0.992 0.504
25 2 12.21% 79.34% 1.58% 6.66% 1.587 0.793 0.810 0.416
合计 50 37.42
3.全市非选择题实测数据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值 区分度 题号 满分 均分 难度值 区分度
26 2 1.174 0.587 0.206 331 3 1.649 0.550 0.616
27 2 1.932 0.966 0.098 332 1 0.553 0.553 0.687
28 3 2.052 0.684 0.644 333 2 1.544 0.772 0.445
291 2 1.501 0.751 0.625 341 2 1.194 0.597 0.637
292 2 1.450 0.725 0.546 342 1 0.656 0.656 0.657
293 1 0.577 0.577 0.596 343 2 0.984 0.492 0.356
301 1 0.692 0.692 0.578 351 1 0.503 0.503 0.798
302 1 0.556 0.556 0.659 352 1 0.563 0.563 0.656
303 1 0.727 0.727 0.508 353 3 1.474 0.491 0.441
304 2 1.681 0.840 0.414 361 2 1.617 0.809 0.465
311 3 2.070 0.690 0.463 362 1 0.633 0.633 0.568
312 2 1.066 0.533 0.624 363 1 0.704 0.704 0.637
313 2 0.657 0.328 0.550 364 2 1.536 0.768 0.460
32 3 1.753 0.584 0.675 365 1 0.032 0.032 0.090
4.各分数段人数统计
(1)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项目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20 19-10 9-1 0
人数 9 3904 7685 6777 4801 3128 2105 1598 1201 498 34 6
百分比 0.03% 12.30% 24.21% 21.35% 15.12% 9.85
% 6.63% 5.03% 3.78% 1.57% 0.11% 0.02%
累积 9 3913 11598 18375 23176 26304 28409 30007 31208 31706 31740 31746
(2)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图
(3)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考试人数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20 19-10 9-1 0
直属 6047 2 1059 1783 1382 836 455 219 156 96 55 4 0
思明 7252 7 1417 2060 1513 933 541 313 231 180 53 4 0
湖里 3982 0 542 1150 951 598 344 172 102 84 36 3 2
集美 3789 0 229 841 928 723 466 259 174 121 46 2 0
海沧 2401 0 216 540 546 406 263 188 129 76 35 2 0
同安 4258 0 278 779 846 702 546 478 309 225 86 9 1
翔安 2511 0 140 419 450 411 311 284 226 175 89 6 3
社会 3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民办 1497 0 23 113 161 192 201 192 270 243 98 4 0
5.考试总体情况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85) 难度 区分度 α信度
31740 69.0% 73.0% 24.1% 0.69 0.47 0.94
总的看来,本次考试信度(α信度)、区分度较好,难度较往年有一定提高,特别是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学生在能力要求上是比较高的。90分以上分数段学生数所占比例较去年下降了近20%,60分以下分数段学生数较去年增加了近10%,这些变化可能与试题对学生审题、作答要求比较严格有关,也导致了均分、及格率下降。60%左右的学生集中在60-89分段,说明本卷对这段学生的区分度不大。
分析各区考试数据,直属校、思明区在高分段上学生比例较高,对均分做出贡献,但是,与去年中考数据比较,这两个片区均分、及格率下降的幅度较全市平均值大。湖里区、集美区比去年有新的进步,湖里区与直属、思明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差距主要是由于90分段上相差6%左右;集美区与八年级质检相比进步明显。海沧区优秀率较高,但40分以下的占比达到17.9%,拉低了平均分和及格率。同安区、翔安区情况相近,两区均较八年级质量有明显进步,但低分段比例仍较高,整体实力较弱。民办学校除火炬学校外,与公办学校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均分、及格率都远远低于市平均。
从学校水平来看,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五缘实验、莲花、外国语、双十、九中、厦门一中、湖里、五中、观音山中学、十一中、槟榔、同安一中及格率在85%以上;厦门一中、三中、九中、十一中、同安一中、东孚、乐安、杏南、上塘、大嶝、刘五店等学校进步明显。
综上所述,各区各校情况不同,应针对性地分析改进策略。要注重优质学校的经验分享,各区应组织校际交流,发挥优质学校的带头作用。成绩下滑的学校、暂时落后的学校应立足校情,分析原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四、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1.总体答题情况分析
全卷整体上看,选择题平均得分37.42,非选择题平均得分31.53。实测难度分布如下表,相对于2014年中考难度分布,在容易题分值下降20分左右。
难度值 0.9以上 0.8-0.9 0.7-0.8 0.6-0.7 0.5-0.6 0.4-0.5 0.3-0.4
2015 8 24 22 15 21 5 5
2014 16 36 23 14 7 2 2
容易题(0.7以上)54分,中难题(0.4-0.7)41分,难题(0.4以下)5分。中难题比重加大,是本卷难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选择题部分,容易题38分,中难题10分,难题2分,题目呈现方式简明多样,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兼顾能力考查,有一定的思考量,概念模糊是导致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非选择题部分,容易题17分,中难题31分,难题2分,学生对新名词、新情境以及图文转换等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阅读、逻辑推理、综合分析、书面表达等能力仍需着力提高,错别字依然相当普遍存在,纠正错别字还需继续想办法。从能力维度统计情况看,学生在识记、理解维度上得分率较高,在信息处理维度上得分率较低。
2.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第10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Ⅰ)。
【难度值】0.345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理解,60.93%学生选择“D.有机物”,说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肥料的作用,与教师该知识点的教学不到位有关,通常比较关注教材中黑体字“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的解读,而对于肥料与无机盐的关系,未能有效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肥料与无机盐的关系。
第12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Ⅰ)。
【难度值】0.711
【分析】本题采用表格的形式的题干,信息量比较大,列表有利于学生比较思考,得出结论。从答题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回答。
第18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Ⅱ)。
【难度值】0.599
【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选出能“说明爬行动物更好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错误选项集中在“B”(28.01%),即选择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有脊柱两个特征。有老师提出,直接问“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正确率可能会较高,这说明学生在该知识点上还缺乏整体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本题学生也可通过反正法,只要能举出反例,就能排除“③有脊柱”。
第20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列举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Ⅰ)。
【难度值】0.503
【分析】本题出自教材叙述的改造。学生错误选项主要集中在“B蛋白质”(31.14%)和“C.糖类”(12.02%)。有老师提出,由于脱离教材前后文具体情境,可能导致不同的思考方向,或者从消耗多,或者从补充少,可能导致不同的思考结果。也有老师提出,直观地看“消瘦”与“脂肪消耗”相关,但如果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功能及其转换分析,情况就比较复杂。命题者认为该题要抓住关键词“快速消瘦”、“主要”答题。
第21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Ⅰ)。
【难度值】0.561
【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从四个角度设计选项,切中学生常见错误理解。由于主要考查数量关系,而非常见的位置、组成关系,可能增加理解难度。学生主要错误集中在“C.一条染色体有多个DNA分子”,说明学生对三者关系理解不到位。建议教师结合图解教学,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
第24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概述血液循环(Ⅱ)。
【难度值】0.563
【分析】本题题图只有心脏的部分,但回答问题时,既需要学生熟悉心脏四腔的结构,也要对血液循环有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如果学生平时学习重视图文对照,头脑中有血液循环的路线图,回答起来就比较容易。否则思维过程就会比较抽象,容易出错。主要错误选项是“B.②①③④”(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25.17%),可能与循环路线不熟悉有关。
第26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Ⅱ)。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Ⅱ)。
【难度值】0.587
【分析】本题采用有地方特色的鼠曲草为背景,有利于拉近学生和题目的距离。第(1)小题表述为“分辨”,由于学生的日常分辨经验和科学分类依据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可能导致混淆。也有学生不知道鼠曲草是被子植物,影响了答题。另外,题干信息如果能充分与答题关联,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答题。
第27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列举保存食品的一般方法(Ⅰ)。
【难度值】0.966
【分析】本题结合生活,问题比较直接,连线方式答题直观,正确率比较高。
第28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列举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Ⅰ)。
【难度值】0.684
【分析】本题属于考查单一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简单情境中识别。第一、三空答题正确率较高,学生出现一些笔误,如“不安全变态”、“不完成变态”、“不变态”等,“骼”出现多种错误写法。第二空问及蝉脱壳的原因,学生在表述上出现一些困难,词不达意或用词不当,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帮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29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Ⅰ)。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Ⅱ)。
【难度值】0.751 0.725 0.577
【分析】手癣、脚癣是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以此为背景设问,帮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生活有一定指导意义。题目设计有层次,第(1)小题考查真菌的结构和繁殖特点,繁殖速度快其传染性的基础之一;第(2)小题需要学生根据资料信息和生活经验回答;第(3)小题体现了对学生的生活指导。答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概念不清,如第(3)小题答成“控制传染源”;专有名词不准确,如“传播源”、“切除传播途径”;资料分析不到位,如生存条件答成“充足的阳光”,脱离资料杜撰或死记硬背;知识运用灵活性上,还有待于加强训练。
第30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Ⅰ)。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Ⅱ)。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Ⅱ)。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Ⅱ)。
【难度值】0.692 0.556 0.727 0.840
【分析】本题由真实事件素材改编,将人、动物、环境相互关系包含其中,信息量比较大,设问也比较综合。学生答题中,暴露出概念不清、审题态度和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部分学生对题文提示不够重视,难以正确定位答案。答题主要问题有:食物链的写法错误,没有根据资料信息书写食物链,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混淆,错别字多(如虱、挣、氧等)。在第(4)小题表达上,部分学生回答比较宽泛,如保护海洋、保护海洋栖息环境等,不能贴近“日常生活”力所能及;或者是海洋环境保护关联度小,如“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第(2)小题“在此海域中,虱目鱼与丁香鱼由 关系转为捕食关系。”要求学生从题目情境中理解“竞争”关系,有一定难度,答题情况也不太乐观。(难度值0.556)
第31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Ⅰ)。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Ⅰ)。概述血液循环(Ⅱ)。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Ⅱ)。
【难度值】0.690 0.533 0.328
【分析】本题设计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以教材插图改造、综合的图为题干,对学生读图能力要求比较高。三个小题设问有一定层次性,设问角度比较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消化、循环、排泄等多系统知识思考和回答。特别是第(3)小题要求学生熟悉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变化,并且有一定的图文转换能力,难度值仅0.328。通过本题暴露出不少学生审题、图文转化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能力、答题规范等方面的欠缺,这些问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研究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还有一些学习习惯上的因素,如第(3)小题学生在答题中需要写多个数字,由于书写潦草、答题填写错位等也造成失分,还有错别字、答题不按题目要求也造成失分。
第32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Ⅰ)。
【难度值】0.584
【分析】本题以学生熟悉的放风筝活动为背景,考察眼球结构、视觉形成等知识在简单生活情境中的应用。由于给出相应图解,设问比较直接,因此答题正确率比较好。主要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填写序号,而是直接填结构名称,还是审题不够仔细。
第33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Ⅰ)。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Ⅱ)。
【难度值】0.550 0.553 0.772
【分析】本题选用厦门植物园夜观活动为素材,题目描述有趣,有几种动物的名称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厦门生物多样性,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也是由于动物名称新颖,但题目提出进一步要求,比如判断有几个类群的动物、小龙虾属于哪个类群动物时,部分学生遇到了困难。另外,本题错别字很多,脊、柱、节肢、翼、蜗、囊等都出现各种错别字,特别是“囊”字至少有20种错误写法。
第34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Ⅰ)。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Ⅱ)。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Ⅱ)。
【难度值】0.597 0.656 0.492
【分析】本题以图表示了手遇到火时缩手反射的过程。第(1)小题设问直接,是简单的知识再现。第(2)小题考查反射弧,以“反射途径”提问,并要求以“箭头和序号”表示,学生基本上看图说话能够回答,但许多学生未使用箭头。第(3)小题考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答“脊髓”正确率较低,也反映出平时教学中,教师在缩手反射的插图解读上不到位,学生对于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路径、脊髓和大脑的关系等不甚理解。本题也有不少错别字,如髓、神经、突起、缩等。
第35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Ⅰ)。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Ⅰ)。举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Ⅱ)。
【难度值】0.503 0.563 0.491
【分析】本题以我国有悠久的桃树栽培历史、桃仁入药历史等入题,对学生有情感教育的价值,数据表来源于科学论文,真实且有代表性。三小题分别考查不同知识点,且逻辑关系良好。第(1)、(2)小题,比较直接,学生错误多数不是理解问题,而是概念表达不准确的问题,比如有性生殖写成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被子繁殖等近10种不准确的答案。第(3)小题有一定难度,超出考纲要求,主要是对学生遗传学概念融会贯通、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错误率比较高,比如要求回答“甲、丙”两组,需要理解并综合分析数据后才能得出。由于表格给出四组数据,虽然具体数据不要求学生具体分析,但趋势是要清晰的,限于初中学生知识背景,容易产生误解,造成了对白色果肉基因组成判断失误。
第36题
【考查目标及要求】能发现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拟订探究计划;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多次实验。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难度值】0.809 0.633 0.704 0.768 0.032
【分析】本题以科学研究论文为素材,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结合了曲线图考察学生科学阅读能力、图文转换、逻辑推理的能力,有一定综合性,对教学有较好的导向。相对于以往科学探究题的情境,本题出现浓度梯度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新的挑战。由于需要表述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的表达形式非常丰富,评卷组的老师非常认真地收集各种答案,负责任地慎重对待。答案被扣分的原因,一是信息理解错误,二是表达不完整,三是不够具体。特别是第(1)小题的实验目的、第(3)小题的曲线分析,第(5)小题写出实验结论,表达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第(5)小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也是造成极低难度值的原因之一。
六、教学建议
从能力立意到学科素养立意,是命题改革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次命题所体现的对掌握重要概念、理解科学探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学生归纳比较、信息分析与提炼、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完整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要求,对教学中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积极导向作用。
1.重视学生亲历概念的建构过程
新课标强调凸现科学探究和重要概念的对接,就是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学习科学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科学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课堂才有意义。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真正凸现学生的学,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要重视学生亲历概念的建构过程,重视在教学中重视分析概念的关键点,辨析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钻研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如何实现科学探究和概念建构的有效对接,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双优化。
2.重视体现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拓展生物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可迁移的学习能力;要关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中有关生物学的事件,及时整合到教学中,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发挥学科教育价值。事实证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
3.重视理科阅读能力的培养
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不同于文学类文章,对阅读中的理性思考有较高要求,理科阅读能力既是科学素养的体现,也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途径之一。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仔细阅读科学类文章的习惯,培养学生快速抓住重要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对文、图、表等多形式信息解读和整合。
4.重视在学生表达能力训练
传统讲授教学中,往往重视教师单向信息传递,忽略学生表达,可能是导致被动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语言或文字准确、完整表达生物学事实、观点,不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内化的程度,也是其学科素养的体现。教学中不仅应充分保障学生的表达机会,还应教给学生表达得方法,要讲究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能力,切忌教师过度控制课堂。
5.重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应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优化评价任务的设计,将评价和目标、教学统一起来,使评价有机结合到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和改善学生学习。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上的优缺点,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学生表现的质量;鼓励和强化学生良好行为、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行为,避免简单处理,导致学生积极性受挫;要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促进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
6.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结构化程度,是复习课有效性的基本体现。教师要应坚持重视研究复习方法,重视复习过程中学生亲历知识的总结、梳理过程,切忌教师包办代替。复习教学要基于考试大纲,适当进行适应性训练,切忌题海战术,切忌死记硬背,切忌随意拔高要求或扩大范围,要切实减轻学生复习压力,提高学生迎考的信心和复习主动性。
撰稿人:伯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