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测试方案
(一)口试内容及评价方式
1.内容
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的内容编排为命题的主要参照依据,选题尽量做到紧扣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题型及分值如下:
试题分为三个部分:(1)话题情景问答 (4分)
(2)看图说话 (4分)
(3)简单口译表达 (2分)
每场口试的时间约为15分钟,口试内容的详细说明及复习教学建议由市教科院通过教研活动组织各校英语教师进行学习和研讨。
2.评价方式
英语口语测试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的方式进行,即“人机对话,网上评改”。各考点完成测试后将考生的答案文件刻录成光盘,密封后通过区派巡视员交各考区,各考区应于4月13日12:00前送至市招办。
4月17、18、19日市招办组织抽调评卷教师在市招办进行网上评改,评卷教师的抽调组织办法详见附件。
3.口试时间
4月11日:第一时段8:00—10:00,第二时段10:30—12:00
第三时段14:30—16:00,第四时段16:30—18:00
(二)口试的组织管理
1.考务组织安排
⑴ 各考点必须根据本校电脑教室的实际情况,确定用于考试的计算机考场数量及每个考场同时与考的考生座位数,于3月12日前书面报告考区。设置考生座位数时应注意座位之间必须保持间隔,防止相互干扰,每个考场可以设置的考生数为15、20、25、30、35、40等,但最多不得超过本考场学生电脑数的1/2。有条件的考点学校可设多个考场同时进行口试。
考区应于3月23日前填好考区2009年厦门市英语口语测试考点情况表报送市招办。市招办将根据考区上报的情况表编排考试数据,各考点应于4月2日9:00至17:00从中招网站下载考试数据及考生照片。
⑵各考点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组织本考点各项工作。每个考点设主考1人、副主考2人,每个考场设监考员4人(含计算机设备维护技术员和系统管理员各1人),视考点实际情况设考试工作人员若干人(其中每个考场配2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把考生从候考室引导到备考室、从备考室引导到考场,其余考试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候考室考生的点名、秩序维护、保卫、医务等后勤工作)。
⑶考点应做好口试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相对独立的教学楼的若干教室或会议大厅为考生的候考室,选择离考场较近的教室为备考室。制定详细的考务细则,编制本考点的考务手册,考务手册至少应包括:①组织机构名单,②岗位设置,③考点平面图,④考生行进路线示意图,⑤考生考试时间、场次安排,⑥口试流程。考务手册应于4月6日前完成,并送一份至考区备案。
⑷考点应张贴候考室(考生报到处)、备考室、考场的平面图,考点(含候考室、备考室、考场沿路有关地段)内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考生进入考点后往候考室、备考室、考场至离开考点的路线设置,要保证不同考试场次考生的隔离。考点必须严格按照编定的场次、考生座位号组织考试,不得擅自变动考生的场次、座位号。各考点在安排候考室和备考室时要与考场编号对应,即每一考场对应一间备考室和若干间候考室,候考室和备考室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点名核对工作,防止考生走错候考室、备考室和考场。
⑸考生必须于所在考试时段第一批开考20分钟前进入考点,规定的进场时间10分钟后,迟到的考生不能进入考点。考生不准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点,严禁任何人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凡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点并使用的考生,取消今年口试资格。工作人员(含监考人员)从进入考点警戒线起至本段结束前不得与外界联系。
⑹英语口语测试考试通知单由报名点于4月2日下载考试数据后打印(借考考生由考点打印),考试通知单上的准考证号共有十位,具体为:区号(2位)+考点代码(2位)+考场编号(2位)+场次号(2位)+座位号(2位)。
(7) 考试期间,市招办考务值班电话为:5703106、5703115,并开通网上指挥系统。
2.考场建设
⑴ 各考点依照厦招考[2005]040号文检查考场计算机设备是否按照要求配置,确保软硬件设备正常运行和考场网络环境顺畅,彻底清理病毒,口试期间考场网络应与外网隔离。
⑵ 服务器须根据该考点考生人数,预留足够空间存放考生考试数据(至少1G以上),而且该分区不能设硬盘还原卡。服务器、考试计算机正确安装所需系统软件,关闭与考试无关的程序,如屏保、杀毒软件、防火墙、教学广播系统等。
⑶根据考场座位数量配置带有麦克风的耳机;麦克风不能附在连接线上,能灵活调整与考生嘴巴间的距离;耳机需要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并至少准备10%机动。声卡和耳麦须经测试符合口试录音效果的要求,应采用测试软件进行测试(下载网址:www.xmzskszx.net)。
⑷ 应将口试用计算机的IP地址(含备用机)和座位号标记在显示器的右上方, IP地址应按顺序排列,与服务器设在同一网段,各考场应事先按实际画出考场座位示意图,粘贴于系统管理员工作位置,以便系统管理员实时监控测试过程。
⑸安装指定版本的英语口语测试系统,并且调整口试服务器和口试计算机的时间为标准北京时间。
⑹各考点学校要提前安装好英语口语测试软件,于4月7日前完成模拟测试,确保口试的顺利进行,如有技术问题可以致电咨询:8503509,8503206,5703115。每个考场应另准备一台备用口试服务器,并安装英语口语测试系统;每个考场还应至少预留每场考生数15%的计算机做为预备用。4月11日8:00正式开考前,须对服务器中口语练习试题进行一次历史清空,导入考生信息和考生相片。
⑺市招办将于3月27日8:30至11:30在市招办二楼计算机房对英语口语测试系统进行培训,各考点学校每个考场派1名系统管理员参加。
3.口试组织安排
⑴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候考室报到,按安排的口试顺序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口试,考生在本场次考试结束后离开考点。迟到或缺考考生仅能参加5月23日统一组织的补考。
⑵发生偶发事件时,按照《偶发事件处理办法》及时处理(具体办法3月27日系统管理员培训时下发)。
4.数据汇总与整理
⑴每场口试结束后,系统管理员须确认该考场所有考生答案均已成功上传,如出现正常完成考试但未成功上传的情况,需要手工复制该考生答案到服务器,全部结束后将考试系统的“answers”和“db”目录从服务器备份到移动硬盘或刻录成光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⑵ 所有口试结束后,答案汇总用的移动硬盘或光盘和口试试题光盘、密钥当场整理,完毕后交驻点巡视员,由驻点巡视员上交考区。考场所使用的口试服务器在口试结束后,须封存口试数据三个月。
⑶按场次顺序整理好《考场签到表》、《偶发事件登记表》、《缺考情况登记表》,上交考区。考生测试答案数据以考点为单位汇总,上交前,将光盘密封并贴好标签,标记所属考区与考点的名称。
⑷ 数据整理期间,如果发现数据存在问题(数据不完整、丢失等现象),系统管理员须及时查找原因。需要重新提供答案录音等数据时,由市招办确认通知,考点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提供。
5.成绩管理
口语测试成绩由市招办下发给考区,由考区转发至各报名点。
6.简要工作流程(详细工作流程3月27日系统管理员培训时下发)
步骤 |
时 间 |
操 作 流 程 |
1 |
口试前一天下午 |
1.后勤人员清理考场、候考室、备考室,张贴各种考场标志。2.系统管理员导入考生数据,考场全面检测确保无误。 |
2 |
开考前35分钟 |
1.驻点巡视员携带试题光盘和密钥,抵达考点并向主考报到。2.设置警戒线,封闭考点。3.监考、考务工作人员到主考室报到,分发各种标志。4.主考主持考务短会,强调考务工作的主要事项和考场纪律。 |
3 |
开考前20分钟 |
1.考生持准考证和考试通知单进入相应候考室,工作人员检查准考证、宣布考场纪律和注意事项,考生在考场签到表上签名。 2.主考与巡视员共同启封测试试题光盘和密钥交系统管理员。3.系统管理员装入本时段试题,做好口试的各项准备。4.工作人员就位做好准备。 |
4 |
开考前10分钟 |
考试工作人员把考生从候考室引导到备考室,向考生宣读口试规定,指示考生按照考试通知单上的座位安排入座,分发座位号(牌)。 |
5 |
开考前5分钟 |
1.工作人员引导考生进入考场,并检查考生准考证、考试通知单,考生按照指定的位置入座。2.考生输入准考证号登陆口语测试界面,测试设备,等待口试。 |
6 |
口试开始 |
1.系统管理员启动“开始考试”指令按钮,考生正式开始口试。2.监考员密切注意考试异常情况,及时制止考生可能影响答题的行为。 |
7 |
开考后每隔15分钟 |
工作人员从候考室根据考生场次安排引导考生到达相应考场的备考室。指示考生在考场的对应座位,分发座位号(牌),向考生宣读口试规定。 |
8 |
每场口试结束后 |
1.系统管理员启动“考试结束”指令按钮;传输考生答案,确认答案成功上传后,考生离开考场。2.考点所有口试结束后将考生答案复制到移动硬盘或光盘,密封做好标记交驻点巡视员。 |
注:考场签到表由工作人员在候考试点名、考生签到后随本场口试依次传递到备考室、考场,由考场监考收集整理。
(三)关于补考
各考区应根据本考区的实际情况,统一组织补考工作。
1.补考对象:
(1)4月11日英语口试不合格或缺考的考生;
(2)5月16日至18日参加中招补报名的考生;
2.补考时间:5月23日上午,具体事项由各考区另行通知;
3.补考的题型、内容与2009年中考英语口语测试的要求一致,口试的方式相同;
4.补考考务要求与正式口试相同,由考区确定一个考点承担补考工作;
5.补考成绩由市招办下发给考区,由考区转发至各报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