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跳出教材框框
学历史可不是死记硬背
“今年试题考查的都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且知识覆盖率广。全卷28道试题涉及的考点有60多个。”景山中学初三历史老师时同楼告诉盐城晚报记者,就选择题来看,考点涉及河姆渡原始居民、丝绸之路、戚继光抗倭等等。“广泛的知识覆盖率、密集的考点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考查内容的均衡分布。”
“材料题中的26题的第4小问‘明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跳出了教材的框条。”时同楼说,由课本延伸课外视野宽阔,充满人文关怀,“这在告诉我们,学习历史不应是死记硬背或乱抄书本资料,而是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总体上,整套试题图文并茂、活泼生动。图表的使用虽然较去年有所减少,2013年命题达到了‘一卷十15图(表)’,今年仅10张图片,但“图述历史”“表述历史”功效没有变。”时同楼分析。
“学生考完试后,反映今年的历史试卷比较难。”盐城市初级中学初三历史老师吴海燕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今年的试卷侧重于考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要有一种带入史实分析材料的能力,这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有一题考的大概是哪个朝代,春耕的方式是什么,”吴海燕说,涉及的知识点是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块,很多学生拿不准。
“第二个大题目是把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三个伟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联系,”吴海燕说,虽然平时对这方面的练习比较多,但还是有同学会有疑问。“孙中山做的两件事情,一个是主张,一个是实践,学生区别的不是很清楚。”
“这两年,历史试卷考得越来越灵活,材料之间的条理性也更强。”吴海燕说,这给所有的老师和考生传递一个信息,历史可能不会像过去才考的那几年这么简单,“还是需要学生和老师重视的,也为高中学历史打下好的基础。”
“感觉今年的试卷与以往相比,历史的味道非常浓厚。”毓龙路实验学校初三历史老师宋从兵告诉盐城晚报记者,历史学科有一个特点:以史为据,论从史出。这个特点在今年的试卷中,尤其是最后的几道大题目上能体现出来。
“从选择题角度看,选择题的类型很全面,”宋从兵说,有图片题、有材料式的、有图表式的,“今年的试卷保持了近两年的平稳度,基础的题目放得很足。”
“对于较难的题目,有一个特点:难而有理,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宋从兵说,这份试卷紧扣当前的热点,凸显时代性,“比如说材料题27题,考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3位伟人,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宋从兵说,考题与这个热点联系得很紧密,也较好地突出了历史学科承担的任务,比如说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