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联考说明
一、考试性质
体育特长生联考是由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我市特长生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招收体育特长生的高中阶段学校根据考生的术科和文化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应具有必要的区分度,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考试说明适用于中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体育特长生联合考试,是评定考生体育术科考试成绩的唯一依据。
二、考试项目和成绩计算
(一)考试项目和赋分比例
体育术科考试包括100米跑、原地掷实心球、立定三级跳远和中长跑(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四个项目。各项目赋分比例如下:
1.100米跑 25%
2.原地掷实心球 25%
3.立定三级跳远 25%
4.中长跑(男:1500米、女800米) 25%
(二)考试形式及成绩计算
1.体育术科考试采取现场测试的形式进行,总分满分为100分,四个项目满分均为75分,汇总后总分折算为百分制。
2.体育术科成绩计算办法:
体育术科考试总分=(100米跑得分+原地掷实心球得分+立定三级跳远得分+中长跑得分)/3,如四个项目皆满分(75分),则体育术科考试总分=(75+75+75+75)/3=100分。
三、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100米跑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1.考试方法
(1)考试在标准的400米塑胶田径场内进行,采用分道跑,运动员必须自始至终在各自的分道内跑进。每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2) 起跑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并使用考场提供的起跑器。凡不按田径竞赛规则的要求起跑的考生将被警告或取消考试资格。考生可穿钉鞋(自备)进行考试,但钉鞋必须符合规则规定(鞋钉长不得超过9毫米),鞋钉长度不符合规定的将被取消本项目考试资格。
(3)起跑犯规按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对单项比赛的起跑规定进行判罚:对于第一次起跑犯规的相关考生给予黄牌警告,并向该组所有考生亮黄牌警告,对于之后出现起跑犯规的相关考生(不论是一名或多名),均出示红牌并取消相关考生的本项目考试资格。
(4)考试采用全自动终点摄像计时装置和人工手计时方法同时计取成绩,以全自动终点摄像计时成绩进行评分。当全自动终点摄像计时装置出现故障时,以手计时成绩加0.24秒换算评分。如计时成绩在评分表的两个相邻分值之间,则取其中较小的分值评分。
2.评分标准
100米跑评分标准详见“表1:男子100米跑考试评分表”和“表2:女子100米跑考试评分表”。
表1:男子100米跑考试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75 11.25 50 12.60 25 14.60
74 11.30 49 12.68 24 14.68
73 11.35 48 12.76 23 14.76
72 11.40 47 12.84 22 14.84
71 11.45 46 12.92 21 14.92
70 11.50 45 13.00 20 15.00
69 11.55 44 13.08 19 15.10
68 11.60 43 13.16 18 15.20
67 11.65 42 13.24 17 15.30
66 11.70 41 13.32 16 15.40
65 11.75 40 13.40 15 15.50
64 11.80 39 13.48 14 15.60
63 11.85 38 13.56 13 15.70
62 11.90 37 13.64 12 15.80
61 11.95 36 13.72 11 15.90
60 12.00 35 13.80 10 16.00
59 12.06 34 13.88 9 16.10
58 12.12 33 13.96 8 16.20
57 12.18 32 14.04 7 16.30
56 12.24 31 14.12 6 16.40
55 12.30 30 14.20 5 16.50
54 12.36 29 14.28 4 16.60
53 12.42 28 14.36 3 16.70
52 12.48 27 14.44 2 16.80
51 12.54 26 14.52 1 16.90
说明:表中为电计时成绩。手计时成绩加0.24秒换算。
表2:女子100米跑考试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75 12.50 50 13.85 25 15.85
74 12.55 49 13.93 24 15.93
73 12.60 48 14.01 23 16.01
72 12.65 47 14.09 22 16.09
71 12.70 46 14.17 21 16.17
70 12.75 45 14.25 20 16.25
69 12.80 44 14.33 19 16.35
68 12.85 43 14.41 18 16.45
67 12.90 42 14.49 17 16.55
66 12.95 41 14.57 16 16.65
65 13.00 40 14.65 15 16.75
64 13.05 39 14.73 14 16.85
63 13.10 38 14.81 13 16.95
62 13.15 37 14.89 12 17.05
61 13.20 36 14.97 11 17.15
60 13.25 35 15.05 10 17.25
59 13.31 34 15.13 9 17.35
58 13.37 33 15.21 8 17.45
57 13.43 32 15.29 7 17.55
56 13.49 31 15.37 6 17.65
55 13.55 30 15.45 5 17.75
54 13.61 29 15.53 4 17.85
53 13.67 28 15.61 3 17.95
52 13.73 27 15.69 2 18.05
51 13.79 26 15.77 1 18.15
说明:表中为电计时成绩。手计时成绩加0.24秒换算。
(二)原地掷实心球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1.考试方法
(1)考试场地
① 投掷区:在宽5米、纵向长3米的区域内掷球,地面为塑胶材质,起掷线以5厘米宽白线后沿(投掷方向为前)为准。
② 落地区:考试在宽5米,纵向长30米的长方形场地内进行,场地边线和起掷线均用5厘米宽白线标定,边线线宽不包括在落地区域内,使用可产生明显落地痕迹的地面作为有效落地区。
(2)考试器材:实心球
① 实心球球体为生胶铸造,球体内不得有空腔。球体直径14厘米(误差 1厘米)。
② 重量:男、女考试用球重量均为2公斤,超重不大于30克,重量不足的实心球不能用于考试。
③ 实心球球体表面应有防滑胶粒,胶粒高度小于3毫米。
(3)动作要求
①考生双脚前后或平行站立于起掷线后,双手持球于头上,双手同时用力将球经头上方向落地区方向掷出。
②在掷球过程中,出现单手掷球,判为犯规。
③双脚必须经静止站立后方可掷球,不可在走动或跑动中直接掷球。掷球前双脚不可离地或在地面滑动。实心球出手时,双脚可离地交换。
④掷球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可触及起掷线或起掷线前方地面。
⑤掷球后,向后离开投掷区,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掷线或起掷线前方地面离开投掷区,均被判为犯规。
(4)测试方法
①考试时,每人有3轮次试掷机会,以其中最佳一次有效成绩为考试成绩。
②允许考生佩戴护腕或护肘参加考试。考生在考试时穿平底运动鞋,不可穿钉鞋。
③考试时,考生可以在手上涂镁粉,但不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指缠在一起(开放性创口除外)进行掷球,不可在足底或足底地面放置防滑物质。
④测量的最小单位为1厘米,计取成绩得分时,以成绩对应的得分计取,若测量成绩在评分标准的两个相邻分值之间,则按其中较低的分值评分。
⑤测量方法:从实心球有效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垂直测量至起掷线后沿。使用测距仪测量计取成绩,当测距仪出现故障时,用钢尺丈量计取成绩。
2.评分标准
原地掷实心球评分标准详见“表3:男子原地掷实心球考试评分标准”和“表4:女子原地掷实心球考试评分标准”。
表3:男子原地掷实心球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75 17.50 50 15.19 25 11.54
74 17.42 49 15.07 24 11.35
73 17.34 48 14.95 23 11.16
72 17.26 47 14.83 22 10.97
71 17.18 46 14.71 21 10.78
70 17.10 45 14.59 20 10.59
69 17.01 44 14.47 19 10.35
68 16.92 43 14.35 18 10.11
67 16.83 42 14.23 17 9.87
66 16.74 41 14.11 16 9.63
65 16.65 40 13.99 15 9.39
64 16.56 39 13.84 14 9.15
63 16.47 38 13.69 13 8.91
62 16.38 37 13.54 12 8.67
61 16.29 36 13.39 11 8.43
60 16.19 35 13.24 10 8.19
59 16.09 34 13.09 9 7.95
58 15.99 33 12.94 8 7.71
57 15.89 32 12.79 7 7.47
56 15.79 31 12.64 6 7.23
55 15.69 30 12.49 5 6.99
54 15.59 29 12.30 4 6.75
53 15.49 28 12.11 3 6.51
52 15.39 27 11.92 2 6.27
51 15.29 26 11.73 1 6.03
表4:女子原地掷实心球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75 11.90 50 10.00 25 7.45
74 11.84 49 9.91 24 7.34
73 11.78 48 9.82 23 7.23
72 11.72 47 9.73 22 7.12
71 11.66 46 9.64 21 7.01
70 11.60 45 9.55 20 6.90
69 11.53 44 9.46 19 6.76
68 11.46 43 9.37 18 6.62
67 11.39 42 9.28 17 6.48
66 11.32 41 9.19 16 6.34
65 11.25 40 9.10 15 6.20
64 11.18 39 8.99 14 6.06
63 11.11 38 8.88 13 5.92
62 11.04 37 8.77 12 5.78
61 10.97 36 8.66 11 5.64
60 10.90 35 8.55 10 5.50
59 10.81 34 8.44 9 5.36
58 10.72 33 8.33 8 5.22
57 10.63 32 8.22 7 5.08
56 10.54 31 8.11 6 4.94
55 10.45 30 8.00 5 4.80
54 10.36 29 7.89 4 4.66
53 10.27 28 7.78 3 4.52
52 10.18 27 7.67 2 4.38
51 10.09 26 7.56 1 4.24
(三)立定三级跳远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1.考试方法
(1)场地规格
①跳跃区与落地区在同一水平面内,起跳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
②起跳线至落地区(沙坑)距离,男子不少于5米,女子不少于4米;
③为了便于考生完成跨步跳和跳跃动作,在起跳线和落地区(沙坑)之间至少有1.22米宽的塑胶地面或塔当道;
④考生可以采用钉鞋试跳,钉鞋的规格须符合田径规则规定(鞋钉长度不得超过9毫米);
⑤立定三级跳远场地示意图;
1.22米 起跳线 2.75~3.00米
男5米;女4米
图1 立定三级跳远场地图
⑥起跳线至沙坑近端的距离,男考生均设7米、6米、5米,女考生均设6米、5米、4 米,考生在测试前可选择任何一条起跳线,一旦确定,在测试过程中则不能更改,违者取消考试成绩。
(2)动作要求
①考生原地双脚站立在起跳线后,做预摆动作的过程中,前脚掌不能离地,如有违反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②考生起跳时不能触及或超越起跳线,如有违反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③立定三级跳远的动作要求:考生原地双脚起跳后,可以用任何一只脚落地(第一跳),跨步跳时用另外一只脚落地(第二跳),最后双脚落地完成跳跃动作(第三跳),然后起身向前走,离开沙坑。凡不符合上述动作要求,则判为试跳失败。
④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的触地点较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3)测试方法
每位考生有三轮次试跳机会,每轮次均测量成绩。
(4)测量方法
①考试采用电子激光测距仪测量计取成绩,当电子测距仪出现故障时,以钢尺丈量计取成绩。
②测量最小单位以1厘米计算;
③测量成绩时,从考生身体任何部位在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如测量成绩在评分表的两个相邻分值之间,则取其中较小的分值评分。
2.评分标准
立定三级跳远评分标准详见“表5:男子立定三级跳远评分表”和“表6:女子立定三级跳远评分表”。
表5:男子立定三级跳远评分表
分 值 成 绩(米) 分 值 成 绩(米) 分 值 成 绩(米)
75 9.30 50 8.05 25 6.80
74 9.25 49 8.00 24 6.75
73 9.20 48 7.95 23 6.70
72 9.15 47 7.90 22 6.65
71 9.10 46 7.85 21 6.60
70 9.05 45 7.80 20 6.55
69 9.00 44 7.75 19 6.50
68 8.95 43 7.70 18 6.45
67 8.90 42 7.65 17 6.40
66 8.85 41 7.60 16 6.35
65 8.80 40 7.55 15 6.30
64 8.75 39 7.50 14 6.25
63 8.70 38 7.45 13 6.20
62 8.65 37 7.40 12 6.15
61 8.60 36 7.35 11 6.10
60 8.55 35 7.30 10 6.05
59 8.50 34 7.25 9 6.00
58 8.45 33 7.20 8 5.95
57 8.40 32 7.15 7 5.90
56 8.35 31 7.10 6 5.85
55 8.30 30 7.05 5 5.80
54 8.25 29 7.00 4 5.75
53 8.20 28 6.95 3 5.70
52 8.15 27 6.90 2 5.65
51 8.10 26 6.85 1 5.60
表6:女子立定三级跳远评分标准表
分 值 成 绩(米) 分 值 成 绩(米) 分 值 成 绩(米)
75 7.90 50 6.65 25 5.40
74 7.85 49 6.60 24 5.35
73 7.80 48 6.55 23 5.30
72 7.75 47 6.50 22 5.25
71 7.70 46 6.45 21 5.20
70 7.65 45 6.40 20 5.15
69 7.60 44 6.35 19 5.10
68 7.55 43 6.30 18 5.05
67 7.50 42 6.25 17 5.00
66 7.45 41 6.20 16 4.95
65 7.40 40 6.15 15 4.90
64 7.35 39 6.10 14 4.85
63 7.30 38 6.05 13 4.80
62 7.25 37 6.00 12 4.75
61 7.20 36 5.95 11 4.70
60 7.15 35 5.90 10 4.65
59 7.10 34 5.85 9 4.60
58 7.05 33 5.80 8 4.55
57 7.00 32 5.75 7 4.50
56 6.95 31 5.70 6 4.45
55 6.90 30 5.65 5 4.40
54 6.85 29 5.60 4 4.35
53 6.80 28 5.55 3 4.30
52 6.75 27 5.50 2 4.25
51 6.70 26 5.45 1 4.20
(四)中长跑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1.考试方法
(1)考试在标准的400米塑胶田径场内进行,每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2)女子800米每组考试人数不超过12人,男子1500米每组考试人数不超过16人,均采用不分道跑进行。
(3)起跑采用站立式,考生的手不得触地,起跑时只使用“各就位”口令,在所有考生稳定时鸣枪;起跑犯规按田径竞赛规则对单项比赛的起跑规定进行判罚:对于第一次起跑犯规的相关考生给予黄牌警告,并向该组所有考生亮黄牌警告,之后出现起跑犯规的考生(不论是一名或多名),均取消其该项目的考试资格。
(4)考生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考生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目的考试成绩。
(5)考试采用全自动终点摄像计时装置和人工计时同时计取成绩,以全自动电子计时成绩进行评分。当全自动终点摄像计时装置出现故障时,以人工计时成绩为准。如计时成绩在评分表的两个相邻分值之间,则取其中较小的分值评分。
2.评分标准
中长跑评分标准详见“表7:女子800米跑评分表”和“表8:男子1500米跑评分表”。
表7:女子800米跑评分表
分数 成绩(秒) 分数 成绩(秒) 分数 成绩(秒)
75 2:30.00 50 2:53.00 25 3:21.50
74 2:30.80 49 2:54.10 24 3:22.80
73 2:31.60 48 2:55.20 23 3:24.10
72 2:32.40 47 2:56.30 22 3:25.40
71 2:33.20 46 2:57.40 21 3:26.70
70 2:34.00 45 2:58.50 20 3:28.00
69 2:34.90 44 2:59.60 19 3:29.40
68 2:35.80 43 3:00.70 18 3:30.80
67 2:36.70 42 3:01.80 17 3:32.20
66 2:37.60 41 3:02.90 16 3:33.60
65 2:38.50 40 3:04.00 15 3:35.00
64 2:39.40 39 3:05.20 14 3:36.40
63 2:40.30 38 3:06.40 13 3:37.80
62 2:41.20 37 3:07.60 12 3:39.20
61 2:42.10 36 3:08.80 11 3:40.60
60 2:43.00 35 3:09.00 10 3:42.00
59 2:44.00 34 3:10.20 9 3:43.50
58 2:45.00 33 3:11.40 8 3:45.00
57 2:46.00 32 3:12.60 7 3:46.50
56 2:47.00 31 3:13.80 6 3:48.00
55 2:48.00 30 3:15.00 5 3:49.50
54 2:49.00 29 3:16.30 4 3:51.00
53 2:50.00 28 3:17.60 3 3:52.50
52 2:51.00 27 3:18.90 2 3:54.00
51 2:52.00 26 3:20.20 1 3:55.50
说明:表中为电计时成绩。
表8:男子1500米跑评分表
分数 成绩(秒) 分数 成绩(秒) 分数 成绩(秒)
75 4:25.00 50 4:56.00 25 5:40.00
74 4:26.00 49 4:57.60 24 5:42.00
73 4:27.00 48 4:59.20 23 5:44.00
72 4:28.00 47 5:00.80 22 5:46.00
71 4:29.00 46 5:02.40 21 5:48.00
70 4:30.00 45 5:04.00 20 5:50.00
69 4:31.20 44 5:05.60 19 5:52.20
68 4:32.40 43 5:07.20 18 5:54.40
67 4:33.60 42 5:08.80 17 5:56.60
66 4:34.80 41 5:10.40 16 5:58.80
65 4:36.00 40 5:12.00 15 6:01.00
64 4:37.20 39 5:13.80 14 6:03.20
63 4:38.40 38 5:15.60 13 6:05.40
62 4:39.60 37 5:17.40 12 6:07.60
61 4:40.80 36 5:19.20 11 6:09.80
60 4:42.00 35 5:21.00 10 6:12.00
59 4:43.40 34 5:22.80 9 6:14.40
58 4:44.80 33 5:24.60 8 6:16.80
57 4:46.20 32 5:26.40 7 6:19.20
56 4:47.60 31 5:28.20 6 6:21.60
55 4:49.00 30 5:30.00 5 6:24.00
54 4:50.40 29 5:32.00 4 6:26.40
53 4:51.80 28 5:34.00 3 6:28.80
52 4:53.20 27 5:36.00 2 6:31.20
51 4:54.60 26 5:38.00 1 6:33.60
说明:表中为电计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