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蚌埠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皖教办〔201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3年我市中考和中招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发挥其在推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中的正确导向作用,努力完成2013年我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各项任务。
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学业考试成绩既作为学生的毕业成绩,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报名
参加考试的考生应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应届毕业生由就读学校组织集体报名,历届毕业生回原毕业学校参加集体报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根据本人意愿,可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参加考试录取,也可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在外地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户籍在我市的学生自愿回我市报考升学的,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中考中招部门报名录取。
(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目、分值
2013年我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由统一考试和学校考查两部分组成。
1、统一考试
(1)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科目: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以及理科实验操作。其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时间组织考试。
体育考试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办法,分别见蚌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3年蚌埠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蚌教〔2013〕8号)和《关于做好蚌埠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通知》(蚌教仪〔2013〕3号)文件。
(2)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时间:
语文 6月14日上午8:30-11:00
物理和化学 6月14日下午3:00-5:00
数学 6月15日上午8:30-10:30
思想品德和历史 6月15日下午3:00-5:00
英语 6月16日上午8:30-10:30
(3)各学科分值: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体育40分,理化实验操作15分。
(4)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5)地理、生物学科结业考试由市教育局依据《2013年安徽省初中地理、生物学科学业考试纲要》统一组织命题,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时(6月份)进行,分值均为为100分,其中生物学科卷面成绩90分,实验操作10分,考试成绩作为初中毕业的依据之一。
(6)听力残障学生(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英语听力。听力免试后英语成绩折算方法为:免试听力考生的英语成绩=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1.25。申请听力免试的考生可凭《残疾证》或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向毕业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初审后报市教育局考试院审批。
2、学校考查
学校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考查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各毕业学校制定,考查结果作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证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考生进行信息技术的上机操作考查。
3、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共同呈现的方式。各学科等级分别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比例按参加考试学生总人数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其中,A等约占15%,B等约占25%,C等约占30%,D等约占25%,扣除A、B、C、D等级考生以外剩余部分考生该科成绩确定为E等。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分别将两科成绩合成划定等级。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开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依据之一。(具体要求见《2013年蚌埠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四)初中毕业生的毕业标准
初中毕业生毕业标准由初中学生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包括统考科目、学校考查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考查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均必须达到合格方能毕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习,学业考试不合格学生可由所在学校认定其学业成绩,成绩合格,且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发给毕业证书(九年义务教育完成证书)。
(五)阅卷
中考阅卷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市县教研部门具体实施。
(六)普通高中招生录取
1、录取原则
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志愿、注重发展、促进公平、择优录取的原则,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省统考科目成绩、体育考试成绩、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下同)、政策加分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总评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
2、志愿填报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结束后,由学校组织毕业生填报志愿,统一使用《2013年蚌埠市高中阶段报考志愿表》。要充分尊重考生的报考志愿,志愿一旦填报,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更改。
3、招生方式和录取办法
(1)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市县教育部门按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统一管理的要求,根据报考人数,严格按照蚌埠市2013年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划定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为确保2013年高中阶段招生目标的实现,公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超计划、超班额招生。三县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需经市教育局同意后方可执行。低于最低分数线的考生,普通高中不得录取,任何高中学校不得招收线下考生,市教育局将不予线下学生办理办理普通高中学籍,以维护招生计划的严肃性。
(2)2013年继续实行将省示范高中部分统招指标分配到各完中、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2013年各省示范高中拿出80%的统招指标,依据蚌埠市普通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结果等因素分解到各完中、初中。
(3)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形式和办法
录取普高的考生,综合素质总评结果须达到C等级及以上,其中录取省示范高中的考生须达到B等级及以上。
考生查分工作结束后,按照考生志愿顺序、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依据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成绩(含政策加分,政策加分因素见附件2)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考生综合素质总评结果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改革普通高中录取的单一形式,在完全中学实行推荐优秀毕业生直升高中(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1);在省级示范高中招收规定比例的特长生(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3)。
(5)继续实行市级示范高中特色班招生。特色班招生方案必须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公布与实施,特色班招生专业测试必须在市教育局参与监督下实施。
(6)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和本市户口同等待遇。
(7)普通高中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各校招收的择校生均不得突破本校当年招生计划(不包括择校生数)的20%,招收择校生必须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方式予以录取,择校生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凡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最低控制线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一律不能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所造成的后果由招生学校和考生个人负责,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8)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的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
(9)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纳入市、县统一管理,招生计划和办法由市、县教育局批准。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跨市招生,但应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意,不得自行录取无档案考生。民办普通高中要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规范的学生电子学籍,并纳入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